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的区位选择 知识讲解

农业的区位选择 知识讲解

农业的区位选择
编稿:李永华审稿:王艳欣
考纲解读
农业的区位因素。

知识清单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________
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________、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科技、政策、________、劳动力
区位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________
区位因素的变化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处于变化之中;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环境因素比较________,对农业区位影响________;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________,对农业区位影响________。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自然因素:高地________和低地沼泽化,水果、花卉、蔬菜产量低而不稳定→市场和交通:交通不便,本地市场狭小,生产规模________→灾害和市场:“________”大规模的生产受灾时的损失大,市场竞争________。

2.农业地域的形成
概念:是指在一定的________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________、科技、文化和自然________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________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形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________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________,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混合农业的概念: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________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世界________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世界最大的________生产国和出口国。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分布:东南部和________部
区位因素: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较好;气候________;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________。

摸式:“土一草一畜一市场”
措施:________放牧、划区轮牧;天然草场改良为半人工草场;播种优质________牧草并施肥。

参考答案
1.地理位置相互联系地形交通运输合理利用稳定极大较快很大水土流失小时鲜业激烈
2.地域经济条件经营因地制宜地域分布畜牧业小麦羊毛西南部温暖湿润高围栏豆科
要点精析
要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高清课堂: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
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
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区位布局
区别强调客观存在强调主观安排
强调微观(如某个农场的区位)强调宏观(如农业的布局)
联系都强调某一事物(如农场)与其他事物(如地形、气候)的空间关系,影响布局的因素也就是区位因素
记忆方法:
(1)用图示法记忆农业区位选择及主要区位因素。

(2)用歌诀法记忆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气候地形与土壤,运输科技寻市场。

水源灌溉有保障,劳力政策也帮忙。

【典型例题】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1)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来阐述;地形的特征应从地形的类型和地势特征等来描述;从该地区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和图例是地形特征判读依据。

(2)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气候温和、水量适宜等,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且地势海拔高,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蒸发较小,雨量较充沛,光照相对充足,适宜花卉生长。

(3)花卉生产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市场,该地自身市场较小,只能利用航空运输;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广阔;该地劳动力廉价,成本较低;政府政策的扶持,有力地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答案:
(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要点二: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每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科技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
农业生产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热量
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地形
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市场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土壤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科技
【典型例题】
图1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2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2)若图2中箭头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3)m、n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B.市场广阔C.鲜果上市早D.技术条件好
解析:(1)图中西欧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c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

(2)图2中箭头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地域类型最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与图1中b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

(3)m、n两地交通、市场、技术条件差别不大,m地比n地纬度低,鲜果上市时间早。

答案:(1)C (2)B (3)C
要点四: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高清课堂:农业的区位选择】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地形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水源灌溉条件较好(墨累河和达令河、东水西调)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交通有公路连接港口
市场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科技机械化程度高
政策政府扶持鼓励
拓展:我国农耕区在发展种植业同时,也饲养猪、羊、兔、鸡、鸭、鱼,但不属于混合农业。

因为农耕区的家畜、家禽的饲养大多不上规模,只能作为副业。

思维拓展
下图是山西、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属于________(温度带)。

发展苹果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是________。

(2)该区域发展苹果、核桃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________。

(3)该区域发展苹果、核桃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解析:山西、陕西位于黄土高原区,为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集中,但相对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来讲,大陆性强,光照充分,气温日较差大,这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糖分)的积累,苹果品质较好。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当地农民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种植及其果品深加工。

与它的社会成本支出较低有关,由此可想到它的社会经济优势是政策优惠、劳动力廉价丰富和土地价格(租金)较低。

该区距海较远,降水相对不足,水资源贫乏。

另外,由于土质疏松,地表植被差,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丧失较多。

答案:
(1)暖温带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2)国家政策(鼓励退耕还林),劳动力廉价
(3)水土流失、水资源不足
课外拓展
1.
农作物适宜的自然条件
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天然橡胶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椰子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苹果、梨暖温带气候区
花生热带、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地区泰国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东南部
区位因素自然因素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种植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适于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粮食需求量大,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