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识字写字 (共11题;共16分)1. (4分) (2018五上·抚宁期末) 端正书写。
2014年10月10日是红军长征80周年纪念日,历史的足迹仍历历在目。
yuǎn zhēnɡ________中,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qí qū________的山路,jí duān________的天气,风雪的qī línɡ________,没有让战士们jù pà________和jǔ sànɡ________,mó nàn________锻造了jiān dìnɡ________的信念,他们令后人jìnɡ yǎnɡ________,凭借着准确的pàn duàn________打乱敌人追剿(jiǎo)计划,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
2. (1分) (2019六上·汉川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 七律(lù)云崖(yá)等闲(xián)B . 逶迤(yí)铁索(suǒ)泥丸(wán)C . 长征(zhēng)磅礴(páng)磅秤(páng)D . 岷山(mín)蒙骗(méng)蒙眬(méng)3. (1分)选出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 . 弥高(ní)硕果(shuò)迭起(dié)B . 地壳(ké)校补(jiào)衰微(shuāi)C . 疏懒(shū)慷慨(kǎi)澎湃(bài)D . 典籍(jí)独裁(cái)宝藏(zànɡ)4. (1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 柏树(bó)柏林(bó)B . 熟睡(shú)熟食(shóu)C . 埋怨(mán)埋伏(mái)D . 缝补(féng)缝隙(féng)5. (1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摄氏度(sè)杀菌(jùn)B . 掌舵(duò) 苔藓(xiān)C . 矫健(jiāo)驯良(xùn)D . 树杈(chà)勉强(qiǎng)6. (1分)找出下面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 . 嫉妒融化血统吮吸B . 滋味容纳遭偶幸亏C . 呼啸代替怜昔劝慰D . 梢头疲圈贪婪湖泊7. (1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控制捐增疲倦活泼B . 聪明普通转变亲切C . 铁锤饱含容易发显8. (1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锲而不舍司空见惯震耳欲聋无独有偶B . 集思广益举一反三古为今用长途拔涉C . 神轻气爽竭泽而渔革故鼎新触类旁通D . 波光粼粼久别重逢可见一般饶有兴趣9. (1分)下列字的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A . 盔冤寇B . 嘲撒嫣C . 凹玄鸟D . 沸卧苍10. (2分)给句子中带横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我和小明是好朋友。
()A . 完,完成B . 友爱,和睦C . 容易11. (2分)下面词语中的“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 惊讶B . 惊愕C . 惊动D . 惊喜二、语言积累 (共4题;共16分)12. (10.0分)补全诗句,并写出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
________13. (2分)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要不,我就要死了!这一段话应读出的语气是()A . 请求B . 强求C . 哀求14. (2分)选择正确的一项。
诗中“疑”的意思是:_____A . 怀疑B . 好像C . 不能解决15. (2分)下列四项,哪一项不是风筝的别名?()A . 风鸢B . 纸鸢C . 风鹞D . 纸鹞三、阅读 (共4题;共45分)16. (14分)课外阅读轩。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一位美国朋友说:“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
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河改名叫黄河。
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
近5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07厘米厚。
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万吨,相当于100座年产2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
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
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黄河浑浊不堪,因此有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
黄河的年径流量为432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
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
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厘米。
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
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
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年到400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
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1)笫四自然段中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________。
(2)“黄河之水天上来”本来的意思是________,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各是什么?(4)“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作为结束句,有什么作用?17. (13.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①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都是永生不死的。
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
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
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
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
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
这里的奥秘何在呢?②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
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
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③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把这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写在下面。
如果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仔细阅读文章,或许你会从某个语句中受到启发,答好这道题。
(2)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3)选文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如果你感到回答困难,就从作者看问题的态度方面想一想,你会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4)用一句话概括第①自然段中所举事例的内容。
作者列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5)第③自然段中列举了一个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个实验的价值?18. (7.0分)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与日逐走________ ②河渭不足________③北饮大泽________ ④弃其杖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③弃其杖,化为邓林(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19. (1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蔓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有删改新华网)(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我国大部分公民都知道什么叫垃圾分类。
②知道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的民众不足三成。
③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大类。
④大部分民众知道垃圾怎么分类,并能坚持做到垃圾分类、投放。
⑤只有极少部分的民众从未对垃圾进行分类。
(2)据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多少元左右?()A . 200亿B . 300百万C . 300亿D . 300(3)下列对垃圾分类作用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B . 垃圾分类处理费时费力且意义不大C . 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D . 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4)你对垃圾分类怎么看?又会怎么做?四、习作 (共1题;共23分)20. (23分)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