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沟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边沟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边沟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海畔村一社街巷硬化边沟涵工程。

本分项工程具体桩号为K1+610.
二、施工进度计划
日历工期:2016年5月6日-2016年6月2日
三、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用人员分工
现场施工总人数为30人
四、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
材料主要为砾石。

所需材料均根据需要自检合格后进场,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方可使用。

所有的组织机构人员及施工人员,工程开工所需设备等均已进场。

准备工作已完成。

五、边沟涵的施工方案
1、材料的一般要求
(1)集料要求
集料应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尘土、盐碱、壤土、云母、有机物或其它有害物质。

必要时,集料应予以清洗和过筛,以除去有害物质。

不同来源的集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

细集料由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构成。


采用饮用水。

水泥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其标准应符合GB/T的有关规定。

对每批水泥均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复检。

水泥运到工地后应尽快使用,水泥由于受潮或其它原因,监理工程师认为变质右不能使用时,要坚决清理现场。

(2)砂浆配合比设计
a、砂浆配合比设计应在砌筑前完成,并能过严格计算和试配合格,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右使用。

b、普通砂浆
普通砂浆配合比通过试配和调整确定,其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标号应不低于325号,其初凝时间不早于2.5小时。

2)、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3)、抗硫酸盐水泥应按图纸说明,或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采用。

4)、水灰比宜为0.2-0.3。

5)、除非监理工程师另有许可,水泥用量应不少于350㎏/m3,但不超过500㎏/m3。

2、边沟涵的施工
1)施工准备
a、施工放样
按路基排水设计图,边沟图纸进行放样,以确定的路基中心线为准,先确定好设排水结构物段的路基边缘线及高程,以此控制边坡及
沟底高程,在按设计尺寸要求设好边沟中心线桩,中心桩按设计类型段落布设。

再根据地势、地形进行调整。

要求线形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转弯处宜做弧形,半径不应小于10米。

b、开挖沟槽
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基底,开挖的位置、断面尺寸和沟底纵坡应符合图纸要求。

挖沟时用样板控制。

在有超高的边沟沟底纵坡,应在曲线前后沟底相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积水或外溢。

路堑与路堤连接处,边沟应缓顺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或边沟涵,勿使路基附近积水,亦不得冲蚀路堤。

开炸石质边沟,应用小孔、少量炸药。

超挖部分,要用小石块浆砌密实,沟底凸出部分,应予凿平。

c、沟底处理
根据地面高与边沟设计高,
计算出沟底填高及挖深,填土部位的边沟以路基形式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密实度达到95%以上,满足设计要求。

上部边沟开口处填土宽度,每侧从开口起不小于0.5米,边坡要进行夯排,外坡为1:1.5,内坡与设计坡度相同。

在挖好的排水构造物的基础上,铺设10㎝砂砾垫层,进行整平压实。

2)施工要求
a、立样板挂线进行砌筑,先砌沟底,梯形构造物的沟底为梯形,
要求座浆砌筑,砂浆饱满,表面平整,底线清楚,宽度与设计宽度相同,保证设计厚度,沟底视为护坡基础,边坡视为护坡。

b、边坡砌筑也要座浆砌筑,坡脚石底面与沟底斜面相接,保证设计厚度,坡面垫层要随砌随填随夯。

砂砾垫层的砂砾不准浸入石砌边坡之内。

砌筑时不准将石料立砌,也不准贴面,石料之间要有一定的搭接长度,错缝咬码,不准有通缝存在。

石料间距要小于4㎝,但也不得小于2㎝。

砌缝要留有勾缝的深度,一般为2㎝,勾缝要勾平缝,做到美观大方,几何尺寸正确,排水能畅。

3)边沟涵施工
边沟涵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应小于1米。

因纵坡过在产生水流速度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冲刷流速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盖板工程
预制盖板当涵身达到强度后进行盖板安装。

盖板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预制盖板如有缺陷处应按规定修补。

各管节应顺水流方向坡度安装平顺,盖板接缝宽度应为1.0~2.0c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调整盖板宽度。

盖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接缝的砂浆灌注。

5)质量检验
边沟涵
(1)基本要求
a、边沟涵砌体的砂浆和构件混凝土配合比准确,砌缝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

b、基础设有缩缝时应与墙身缩缝对齐,填缝材料饱满。

(2)检查项目
(3)外观鉴定
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整齐、无裂缝、空鼓现象。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经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运用业务系统的严格组织和科学管理制度,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具体职责、相应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机,使质量管理制度化。

(二)质量检查程序:
质量体系必须结合工程施工的进行顺序、进展情况及时,有效的开展工作。

在开工前负责进行:1)原材料的验证试验、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及定线等测量工作;2)特殊材料或工艺的试验、研究、论证及报批;3)施工准备情况的自检;4)开工报告完成及报批。

在施工过程中负责进行:1)进行工序及工艺过程的试验检测控制。

纠正不良操作方法,改进和提高落后的工艺水平,控制工程的质量标准。

2)记录整理施工原始记录。

3)对完工的分项工程或部位进行自检评定,形成自检记录,对自检合格的工程提交转序申请报告。

4)对
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情况、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改正和处理。

5)对施工出现的质量事故负责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生理。

6)负责落实有关方面关于工程施工及质量的要求或指令。

工程竣工后负责进行:1)对工程进行自检评定工作。

2)整理竣工资料。

3)完成竣工报告。

4)负责工程质量责任期内的质量问题生理。

5)合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交(竣)工工程质量鉴定和工程验收工作。

2、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设计方面的原因外,单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就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质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

因此,保证施工操作量,就必须按不同工种的质量要求,全理解决施工水平问题。

对一些专业动手术工种,必须要做到考核持证上岗。

施工操作中,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对工程必须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思想。

所有工序要坚持样板制,有隐预检要求的还必须坚持隐预检制。

要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意识。

做到操作任务
明确,质量责任清楚。

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做好施工工程的成品保护。

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

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

3、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测”这六要素,人是决定的要素。

施工管理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对施工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必须通过学习不断提高。

各专业技工、高级技工等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及原有操作技能水平。

4、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进度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

实际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

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

主管领导尤其是项目经理,一定要摆正“进度必须服从质量”这个关系。

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

绝不能因为抢工期而忽视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