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K224+000—k226+500)
一、工程概况
K224+000—k226+500段涵洞工程包括K224+338 (1—4×3.0m)钢筋砼盖板涵一道,涵长44.3m;K225+131(1—4.5×3.0m)钢筋砼盖板涵一道,涵长35.6m;K225+424(1—6×3.5m)钢筋砼箱涵一道,涵长39m。
二、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的规模及特点,安排一个涵洞工程作业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作业队长1人,副队长1人,技术负责1人,技术员3人。
组织三个作业班组,分别负责三道涵洞的施工,每个班组由一个作业组长负责。
三、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控制导线点复测加密已完成,全部闭合。
水准点加密也已完成,全部闭合。
其精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点位布设满足施工测量验收要求。
对各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已完成。
四、机械设备进场情况
进场的机械设备有PC220挖掘机1台,50C装载机1台,混凝土拌和楼1座,砂浆搅拌机3台,插入式振捣器6部,电焊机2台,钢筋切割机1台,混凝土罐车2辆,钢筋调直机1台,抽水泵2台,发电机3台。
五、材料情况
工程所需砂、碎石、水泥、钢材等已取样进行各项原材料试验及配合比试验。
六、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K224+000—k226+500段共有钢筋砼盖板涵2道,钢筋混凝土箱涵1道,由涵洞工程作业队的三个作业班组完成。
各班组分别采用平行作业法,班组内部展开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
1、钢筋砼盖板涵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开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并准确放出基础位臵,在施工中及时复核。
(2)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施工,土质基坑开挖放坡1:1.5。
(3)基础施工:基础砼施工模板均采用钢模,砼采用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台身施工:台身施工在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号90%后进行,浇注前将砼基础顶面凿毛,台身模板采用定型大块钢模,钢筋现场绑扎成型,砼由人工配合汽车吊运通过串筒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浇注前对模板拼缝及支架的刚度和稳定性详细检查确保浇注后外表平整美观。
(5)台身与基础的沉降缝上下一致,沉降缝填料采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填塞紧密。
(6)涵洞盖板采取集中预制,平板拖车、载重汽车运至现场安装,待台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用平板拖车运输,吊车
吊装就位。
(7)台背填土在板梁安装且进出口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0%后进行。
填筑4%的灰土,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严格控制含水量,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涵洞底部每侧的长度为3m,上部每侧为8.2m。
(8)进出口的铺砌与原有道路或沟槽的连接顺直。
2、钢筋砼箱涵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开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并准确放出基础位臵,在施工中及时复核。
(2)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施工,土质基坑开挖放坡1:1.5。
(3)基础施工:基础砼施工模板均采用钢模,砼采用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现场浇注
①砼拌和按照设计配合比,电子计量、精确下料,根据砂石料含水量变化情况调整水灰比并确保砼施工配合比准确;严格控制拌和时间,保证拌合均匀。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②钢筋要求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使用时进行分批检查,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抽检、批准后进行施工作业,按设计文件要求布设钢筋,按照规范要求支撑模板。
③在浇注底板之前,将基座上的杂物清除干净。
④须在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在底板上立模,浇注侧板和顶板。
⑤箱涵为了保证搭板与箱体的连接,在浇注箱体时,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预埋锚固筋。
(5)变形缝
①宽度和设臵位臵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缝隙采用沥青浸过的麻絮填塞严密,并用有纤维掺料的沥青嵌缝膏或其它填缝材料封缝。
②变形缝处加铺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如沥青玻璃纤维布和油毡等。
加铺的层数及宽度按图纸所示,具体施工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6)防水
①箱涵混凝土结构外表上涂刷沥青胶结材料,以形成防水层,达到防水目的。
②防水涂料的涂刷层数或厚度应严格按照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完成,施工程序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③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mm,涂后不再另抹砂浆。
七、质量保证体系
1、本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
2、成立了以施工队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副队长为施工质量直接责任人,技术负责为技术质量直接责任人,相关部门互相配合,落实责任。
3、质量保证措施
1)、作业队设立测量组,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管理,测量数
据按制度严格把关,认真整理,确保资料准确齐全。
2)、作业队配备专职质检人员,工班设兼职质检人员。
负责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检查,落实各项工序的检查工作,并严格进行自检,按规定的程序、时间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并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的抽查和重点检查。
八、安全保证体系
1、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为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事故。
2、成立了以施工副队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保证体系,确定三个施工班组长为施工安全直接责任人,相关部门互相配合,落实责任。
3、安全保证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工作,合理安排进行施工。
上岗人员持有效证件,遵守劳动纪律及有关规章制度。
2)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全员学习施工安全常识,端正劳动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施工意识,杜绝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存在,齐心协力,共同实现安全生产。
3)加强职工教育,禁止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积极做好防火、防汛、防盗、防爆炸、防中毒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对机械的操作和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细则与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杜绝因机械操作不当,触电等伤亡事故。
九、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环保教育
组织职工学习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贯彻环保法规
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有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特点,及时申报环境保护设计,切实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
3、强化环保管理
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主动联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4、美化施工场地
场地废料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处理,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排水通道畅通,工地干净卫生。
施工中还尽量减少对周围绿化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5、消除施工污染
生活污水源要采用渗井或其它措施处理。
工地垃圾及时运往指定地点深埋,含有沉淀油污的废水,采用过滤的方法或沉淀池处理,使生态环境受损减到最低程度。
6、加强全员文物保护意识,做到不损坏文物,对施工中发现的地下文物,及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对文物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