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最新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热平衡
❖地球上高低纬之间热量输送通过大气 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
❖0-30°N 海洋输送热量>大气输热
❖30°N以北 大气输送热量>海洋输热
❖50°N附近 海洋输送热量给大气,大 气环流输送到高纬
第四章 海 — 气作用
第二节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 沃克环流 ★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这种现象叫做厄尔尼诺。
沃克环流减弱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大气环流状况
太平洋中东侧: 干燥少雨——洪涝灾害 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上升气流
太平洋西侧: 湿润多雨——干燥少雨,旱

上升气流
减弱或消失——下沉气流
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 对热带太平洋与环太平洋地区影响最大
1. 沃克环流异常偏强 对
2.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 抑制 对 3.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减弱
错 4.一般而言,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后,紧接 着出现拉尼娜现象 对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7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用——水平衡
❖通过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等水体循 环流动,使全球蒸发,降水达到平衡。
❖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水汽是基础, 海水运动与大气运动是途径。
海 气 相 互 作 用
— 热 平 衡
★ 拉尼娜现象
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温度湿度有何不同?
东:温度低,湿度低
西:
温度高;湿度高
太平洋中、东侧:晴朗、干燥;海温低、海 洋斜(跃)温层浅。
太平洋西侧:多雨、湿润;海温高、海洋斜 温层深。
正常状况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
太平洋东、西侧气压差值减小 沃克 ——厄尔尼诺现象 环流 太平洋东、西侧气压差值增大
厄尔尼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的原因
东南信风的减弱可能是主要原因 其他观点: 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引起。 火山活动引起。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
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 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拉尼娜期间大气环流
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异常低温, 下沉气流加强,沿岸更加干旱。
西部海区上升气流加强,沿岸更加湿润
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判断
判断:
1.澳大利亚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
强、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错
2.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 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 旱灾严重。对
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影响 3.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对 4.沃克环流异常增强 错 5.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 低于正常状态; 错 6.对我国影响:一般河套一带干旱;淮河 下游一带多雨,东北常出现低温冷害,粮 食减产,南方入梅偏迟或空梅。下年河套 一带多雨,淮河下游干旱 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