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2017年1月14日启用前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1卷 (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1所示的分封形势出现于A.商朝B.西周C.西汉D.东汉2.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A.建立三公九卿制B.实行三省六部制C. 废丞相设内阁D.设立军机处图13.“条约有四项,赔款和通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是小明同学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影响是A.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
”歌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瑞金B. 遵义C.会宁D.吴起镇6.图2是某教师讲授“祖国统一大业”时设计的板书其中方框的内容应是A.和平共处B. “九二共识”C.平等互利D.“一国两制”7.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针对与会国家伺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A. “另起炉灶”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求同存异”8.图3(跨洋握手)记录了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
该事件表明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美国彻底改变了遏制中国的立场C.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9. 公元前6世纪初,废除债务奴隶制的雅典着名改革家是A. 梭伦B. 克里斯提尼C. 伯里克利D.亚里士多德10.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它的制定标志着A. 古罗马习惯法的形成 B.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D.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11.将社会主义理论从理想变为现实,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12. “冷战”泛指荑苏之问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发表“铁幕”演说 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13. 下列描述中,符合宋代商业活动特征的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京城和大商埠等地出会馆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江南地区必起一批工商业市镇14.图4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
它反映了当时A.人民公社的巨大成就B.脱离实际的浮夸之风C.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D.畜牧业生产的真是情况图4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影响是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完善了合作社的组织形式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彻底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16.《申报》报道民国时期的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A.大众传媒的普及B.男女平等的实现C.西方文明的影响D.封建思想的根除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人类由此各民族分散、孤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文中“地理大发现”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B.宗教改革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18.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对该民谣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永久性衰退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得到解决C.资本主义制度彻底崩溃—1933年经济政治危机爆发19.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离不开中国,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
1991年中国加入的经济区域合作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20.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其中“第三种”东西指的是A.造纸术 B.火药C.指南针 D.印刷术21.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之一。
下列书法作品可供某同学想练习楷书临摹的是2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其中主张从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23. 1919年,李大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 《庶民的胜利》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4.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的“领导阶级”是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25.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977年,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A.开展扫阿和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C.制定《义务教育法》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7.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其代表人物普罗塔戈(哥)拉的名言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 D.“人生而平等”28.主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29.“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瓦特的贡献是A.改良蒸汽机 B.研制火车机车 C.研制发电机 D.发明电灯30.列夫·托尔斯泰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战争的文学作品是A.《十日谈》 B.《唐璜》 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201 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Ⅱ卷 (非选择题加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某校举办辛亥革命纪念展。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5同盟会16字纲领 图6十八星条旗飘扬与湖北军政府图7《中案题目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华民国临时约法》(1)图5中的宗旨被孙中山阐释为什么思想?据此指出同盟会的性质。
(2分)(2)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分析图7中法律条文制定的直接目的。
(3分)(3)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分) 32.近代以来,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摘自1787年宪法(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为建立该制度,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哪一部法律文献?(3分)(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该宪法有何积极作用?(4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政体的核心特征。
(1分)3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现代企业,使中国经济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
从时间上说,洋务企业虽比外国在华企业迟,但比私人资本主义现代企业早。
……洋务企业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
这批企业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图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4分)(2)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是在图8中的阶段。
(1分)(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分)34.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阅读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田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
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一一瞿秋白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在苏俄考察的记载材料二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材料三 1 913一1 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生生产情况注:①此栏是1925年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
(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攻策的主要特点。
(2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影响。
(4分) 3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材料二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
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材料三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1)材料一的思想主张是谁提出的?其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治学的方法。
(2分)(3)材料三中的。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被后人传习和引用时概括成什么警句?(2分)(4)综合上述材料.举一例说明儒家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的借鉴价值。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