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区别吗?
1、教师作用的差别
2、对课题的选定、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同
3、“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4、“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活动课程”的延续和发展。
总体说来,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应该彼此取长补短。
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注重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我获得过程,自我理解过程。
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追根溯源;而探究性学习注重的结论的寻求,重点强调在找寻结论外的新发现,发现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根本。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教师作用的差别:“探究性学习”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但学生的活动仍然都是在教师精心安排实施,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指定。
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平等参与者身份介入的,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都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