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新生儿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一般治疗:
半卧位、合理供氧 镇静镇痛:芬太尼,适用于伴有PH的CHD患儿,0.5~1.0μg/(kg.h),
最大量2~4μg/(kg.h),新生儿3~8μg/(kg.h) 充足热卡:心衰婴儿热卡150~160kcal/kg.d),可经口喂养、间断/持续
2.心电图
较特征的心电图改变有: ※左冠状动脉畸源:新生儿持续烦躁哭闹时出现
病理性Q波及胸前导联ST-T改变 ※青紫+电轴左偏:TA、PA、右室发育不良等 ※V1~V6导联QRS波形一致:单心室 ?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先心病最重要最理想的无创诊断方法 ①直接观察心脏解剖畸形: ※对单纯左 右分流先心病(VSD/ASD)诊断符合率可达99% ※对包括复杂型在内的新生儿先心病的诊断
TGA并PDA ※若下肢发绀而上肢无青紫:
导管前主动脉缩窄合并PDA
3.呼吸浅促
心源性
肺源性
呼吸增快为主
气促
鼻扇和三凹征少见 鼻扇
三凹征
均明显
4.心力衰竭
※新生儿期最常见原因为先心病 ※上海新华医院1980~1990年
住院新生儿心脏病636例 伴心力衰竭216例(34%) 其中先心病181例(83.8%)
完全符合率79.4%,主要诊断符合率99.8% ②测量心腔大小: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间接分析可能的
心脏畸形
心脏超声测量正常值(简易记忆法)
——省立医院286例总结
cm 新生儿 1岁
3岁
LV 2.0±0.3 2.5±0.3 3.0±0.3
RV =(1/3~1/2)LV
AO 0.8±0.1 1.0±0.1 1.2±0.1
1.心脏杂音
●AS、PS杂音典型且出现早 ●PDA、VSD杂音可不典型、不稳定 ●有杂音不一定有先心病(生理性杂音、心肌炎等) ●无杂音也不一定无先心病 (SV、TGA)
1.心脏杂音
Rein曾观察20323名活产婴儿
3年后
生后即有杂音者170例 UCG证实
CHD 147/170(86.5%) (包括左向右分流97例,占66%)
糊阴影,有时可见叶间积液现象 (2)确诊心力衰竭 具备以上三项加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二项加以下二项可诊断心衰 ①肝脏肿大≥3cm,短期内进行性肿大,治疗后缩小 ②奔马律 ③明显肺水肿 (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 (3)严重心力衰竭: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5. 其他
※原因不明的苍白、肢软、脉弱、体重不增
※心音改变有重要的提示价值
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诊 断和治疗
发病率
1995年Hoffman:1980~1990新生儿 10186 /1606236,占6.3‰
1989年上海新华医院:1984~1985年杨浦区 76/11420,占6.7‰
先心病分布(上海杨浦区)
非青紫型 61(81%) 青紫型 15(19%)
共76例
心电图
心肌损伤
+
心电轴异常,房室肥大+
超声心动图
功能结构异常
+
败血症、低血容量休克 ↓
- 不增大或轻度 正常或缩小
- -
-
(二)辅助检查
1.胸部X线 2.心电图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4.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
1.胸部X线
不能直接显示心脏畸形 可显示肺血多少、心脏外形及其他内脏的位置
有价值的特殊X线影像—— ※ 靴形心:TOF ※ 卵圆形心:TGA ※ “8”字形心:TAPVD(心上型) ※ 右房扩大为主的球形心:Ebstein’s畸形 ※ 心脏右位:右位心 ※ 不定位心:无脾症或多脾症,常伴复杂心内畸形
LA <1.3×AO
CA <0.16×AO
IVS 0.25
LVPW ≈IVS
6岁 3.6 1.6
0.5
9岁 12岁 15岁 3.9 4.2 4.5 2.0 2.4 2.8
0.8
4.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
※为有创检查方法 ※复杂型CHD术前获取全面
的解剖和生理资料 ※TGA或PA合并完整的IVS
等严重青紫型先心病,在 新生儿早期行房间隔造口 术等介入导管治疗
二者常同时存在 ④新生儿心衰时容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上海新华医院参考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1992年)制订)
(1)提示心力衰竭 具备以下三项者考虑心力衰竭 ①心动过速>160次/分 ②呼吸急促>60次/分 ③心脏扩大(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胸比>0.6) ④两肺底部出现不固定的湿罗音,X线表现为肺血增多,两肺出现斑片模
TOF 4(5.3%)
TGA 3(4.0%)
TAPVD 2(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A
1(1.3%)
F3
1(1.3%)
TA
1(1.3%)
新生儿先心病特点
复杂畸形较多见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急诊发生率高 病死率高 手术难度大
一、新生儿先心病的诊断
心脏杂音 青紫 (一)主要临床呼表吸现急促 心力衰竭 其次: 苍白、肢软 声音嘶哑、吃奶呛咳 合并心外畸形等
※心外畸形有时与CHD同时存在,发生率约25.45%
如: 先天愚型
马凡综合征
常 合
心脾综合征 并
ASD/VSD 主动脉畸形 复杂CHD
6.心源性休克
主要见于左心发育不良或CHD术后所致低心排
新生儿心源性休克与败血症、低血容量休克的鉴别
心源性休克
静脉压 奔马律
↑>10cmH2O +
肝脏增大
增大
X线
心影增大
二、新生儿先心病的治疗
(一)急危重症监护
①温度及环境:置红外线床或监护暖箱中 ②心电、呼吸、血压、SaO2监测
③供氧:鼻导管或nCPAP供氧(PDA依赖者慎用!)
④纠正水电解质及代谢紊乱 ⑤保证热量供应,必要时肠道外营养
(二)新生儿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 基础病因和恶化因素的治疗 复杂型CHD及时手术 心律失常的积极处理 积极抗感染 输注浓缩RBC维持HCT≥35%
左 右分流型83例(38.4%),生后2周内出现心衰 TGA-45例(20.8%),出生15天后出现心衰 其他(左、右室梗阻型)
新生儿心衰的特点
不典型、进展快、全心受累、周围循环衰竭多见 ①心率不一定快,呼吸不一定促 ②颈静脉怒张少见,而肝增大发生较早且明显 ③新生儿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不易明确区分,
无CHD 23/170 (13.5%)
1.心脏杂音
应注意: ①正常新生儿可出现轻度收缩期杂音 ②多数严重复杂性先心病常不伴有心 脏杂音 ③许多新生儿先心病需在控制心力衰 竭后才出现心脏杂音
2.青 紫
中央型 按部位周围型
差异性青紫
持续性 按暂持时续性时间
2.青 紫
差异性青紫: ※上半身青紫重于下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