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 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 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一、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一)器官的用进废退学说
伟大的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不超越其发展
界限的每一种动物中,任何器官的比较频繁的持 续使用会逐渐增强这个器官,使他发达起来,扩 大起来,并且给他一种跟他的使用期成正比的能 力;相反的,任何器官的经常不用,会逐渐使他 衰弱,能力越来越弱,最后引起他的消失。”
卡尔· 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
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 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 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 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 威特的教育》。 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 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我国的《宪法 》、《残疾人保护法》、《义务
教育教育法》
4、 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案(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94-142公法) 5、 残疾人教育法修正案(Education of The Handicapped Amendments)(99-457公法) 6、 美国障碍者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101-336公法)
人的器官尤其是器官的功能发挥是器官不断
使用的结果,即器官的持续使用一方面促进 器官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器官功能的发展; 反之,人的器官或功能就会退化甚至消失。
(二)器官功能的补偿或代替
这是一种生物现象。当机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
生病变或功能失常时,有机体通过新的条件联系 的建立,可调动器官的残存能力对失去的功能进 行替代和补偿。
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 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 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




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 沙利文· 梅西》 荣获哈佛 大学荣誉学位 。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 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 凯勒” 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了一种帮助致残儿童顺利入学的教育方法,并编 写了一套“波特奇早教方案”。方案由美国残障 教育局主持开发,专业机构编写,供教师进行家 访,指导家长时使用,适用于0—6岁。
包括婴儿刺激活动、社会行为、语言、生活自理、
认知和运动六个领域的训练。它既适合于健全儿 童进行早期教育,也适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 育。该计划的指导手册内容详细、具体,更适合 家长直接参与对幼儿的训练活动时使用。实施过 程以家庭为中心。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将这种模式形象化的称 之为“三人行”,即教师、家长、孩子的三方互 动。
海伦凯勒
海伦· 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
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 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 安· 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 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 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 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三)个体发展的关键期理论
1.脑细胞分裂和发育的关键期 2.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3.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人格发展的关键期 5.感觉器官的敏感期—器官致畸的敏感期
二、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实践基础
卡尔威特
卡尔· 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
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 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 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 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 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 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 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 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二、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法律保障
1、 大学附设机构(University Affiliated
Facilities)(88-164公法) 2、 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援助法(Handicapped Ct) (90-538公法) 3、发展障碍法(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ct,DDA)(93-112公法)
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
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 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20世纪中期美国的先行教育方案——教
育机构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
为贫困线以下的儿童实施补偿教育
波太奇方案——家庭访问和家庭指导的
形式
1969年,在美国的维斯康星州的波特奇镇,推行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
《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 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