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映,彼此烘托,有实有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绘就一幅冬日美丽画景。
由于三清山冬季平均的气温较低,冰雪景观
好的文学作品, 不等于好的新闻作品
时间保留较长,形成了三清山独特的雪景奇观。 放眼望去整个山脉沟壑峰峦,银装素裹,玉树琼 枝,美不胜收。
雪景如画,吸引大批游客
东方卫视
√ 点评:
• 对画面进行补充写作 • 客观描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
电视新闻 1、接收方式:一遍播放 即意味结束。 2、受众:对文化水平不 做要求。 3、表述方式:谈话式语 言风格。
报纸新闻 1、接收方式:可多遍阅读。 2、受众: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3、表述方式:书面化语言。
电视新闻写作与广播新闻写作
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1、传播方式:声+画+文字。 1、传播方式:声音+文
书面语:山地宜林不宜粮。
口语:山地适合种树不适合种粮食。
看
电视新闻的写作特点
解答画面无法解决的四大问题
新闻五要素(5W、1H)
1 2 政策、知识等信息
缝合段落之间的裂隙
3 4 输出观点、思想
报告文学《刘焕章》:头发既长且乱,胡子也是那样茂密,好 像是压缩了的原始森林。
电视解说词:他叫刘焕章,今年52岁,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的研究员。
2、接收方式:看。 3、文字要配合画面。
字 2、接收方式:听。 3、文字要塑造画面。
8月17日,在云南四川交界的乌蒙山下,一辆黑色轿车 在公路上急驰。车内后排座位上,躺着以为身着迷彩服 的解放军战士。他浑身是血,脸色苍白,呼吸困难。
广播通讯《人们崇尚这颗星》
三、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准确客观 口语平实 补充画面
电视新闻写作
文学写作
报纸新闻 写作
广播新闻 写作
电视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
新闻写作 1、对生活的客观报道。
2、新闻语言描摹事实,必 须精准、客观。拒绝暧昧 与想象。
3、逼近事实。
文学写作 1、对生活的艺术加工。 2、文学语言表情达意, 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 强烈的主观性,多意、 暧昧。 3、感觉真实。
练习题:
• 请根据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对江西卫视《三清山雪景,宛 如梦幻胜景》新闻报道进行修 改。
为听而写
1、通俗化。 2、协调性。
为看而写
调用电视语言系统 中的画面、声音 (同期声、解说、 音乐、音响)元素, 进行统筹与创作。
(一)为听而写——通俗化
1
2
3
已——已经 或——或者 可——可以 应——应该
现——现在 虽——虽然 能——能够 如——例如
并——并且 易——容易 因——因为 但——但是
少用代词
案例分析
长句: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关于中 国在今年年底以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题的谈判。
短句: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谈判, 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达成协议,让中 国能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数字:南海某岛在涨潮时的面积仅仅 为490平方米。
形象:南海某岛在涨潮时的面积仅仅 为490平方米,相当于半个篮球场。
较——比较 将——即将 愿——愿意 曾——曾经
仍——仍然 时——的时候 即——也就是 非——不是
(二)为听而写——通俗化
4
5
6
少用典故
少用专业术语
氧化铬催化剂制备是××集团绿色环保制冷剂 134a的核心技术,从氯化铬制备的氧化铬系列催 化剂,结晶度很低,催化性能有一定波动,长期以来 一直没有搞清楚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一 度影响了绿色环保制冷剂134a的生产能力。
白雪覆盖的杭州西湖,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
山水画卷,虽然室外气温接近冰点,但还有很多 游客专程赶来,欣赏雪西湖的美景。
断桥人潮涌动。采访:很幸运赶上杭州的第
一场雪。而位于浙江北部的嵊州山区,积雪超过 8厘米,被大雪覆盖的茶花、香榧林等,形成了
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积雪最深的当属安井天荒坪,
达到11厘米。
二、电视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比较
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目录 一、雪景新闻案例 二、电视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比较 三、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一、雪景新闻案例分析
江西卫视
东方卫视
三清山雪景,宛如梦幻胜景
× 点评:
• 对画面进行复述,文字多余。 • 华丽文字、艺术描写。
江西卫视
三清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连日 来的冰雪低温天气,使得三清山银装素裹,美不 胜收。三清山的树木山峰都被厚厚的白雪包裹。 整个世界洁白一片,云海和奇松、山峰等交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