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维生素(8学时)
2. 缺乏症
• 严重缺乏时可引起坏血病。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维生素C是最不稳定的一种维生素,由于它容易被氧 化,在食物贮藏或烹调过程中,甚至切碎新鲜蔬菜时都 能被破坏。因此,只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或生拌菜才是 维生素C的丰富来源。人缺少维生素C时会发生坏血病, 出现易出血,牙齿松动,伤口不易愈合,易骨折等症状。 食用不含维生素C的食物3~4个月后才会出现坏血病。人 体每天需要量为20~30毫克,妊娠后期及哺乳期为50毫 克。
C.坏血病
D.恶性贫血
E.癞皮病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4.临床上常用哪种维生素辅助治疗婴儿惊厥和妊娠呕吐
A.Vit B12 C.Vit B6
E.Vit E
B.Vit B2 D.Vit D
5.坏血病是由哪种维生素缺乏所导致的
A.核黄素 C. Vit C
B. Vit B1 D. Vit pp
E.硫辛酸
■ 性质
对热不稳定的酸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必需由食物供给。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1. 生理功能
• 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参与胆 固醇转化
• Vit C作为抗氧化剂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铁 的吸收
• Vit C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毒的作用。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视黄醇从动物类食品(肝、蛋黄)吸收,或从植物类 食品(胡萝卜,玉米)吸收β-胡萝卜素后自身合成。β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合成的前体,又叫维生素A原。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二)维生素D
种类:VitD2(麦角钙化醇) VitD3(胆钙化醇)
■ 活性形式:1,25-(OH)2-D3
• 摄入量不足;吸收利用率降低;需要量增加;食物以 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
■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Vit-A、D、E、K) (脂溶性维生素大量摄入,可引起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Vit-B族和Vit-C)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不溶于水,溶于脂。
(一)维生素A
天然形式:A1(视黄醇) A2(3-脱氢视黄醇)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八)维生素B12
■又称钴胺素,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 活性形式:甲基钴胺素;5 -脱氧腺苷钴胺素
1、生理功能:
• Vit B12是转甲基酶的辅酶。 • Vit B12缺乏,影响叶酸利用率。
2、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贫血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十)维生素C
■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
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 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1.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维持眼的暗视 觉。
缺乏:夜盲症。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 生理功能与缺乏症
•1、维持上皮组织结构与功能健全。 •2、 缺乏:皮肤干燥、干眼病 •3、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抗肿瘤作用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二)维生素B2
■ 又名核黄素 ■体内活性形式: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1.生理功能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如脂酰CoA脱氢酶、琥珀 酸脱氢酶)的辅基,主要起传递氢的作用。参与体内 氧化还原反应。
2.缺乏症
• 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等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临床应用
维生素与美容护肤 维生素A与皮肤正常角化有关,缺乏时可出现皮肤干燥、角质 层增厚、毛孔堵塞,严重时影响皮脂分泌。所以,皮肤干燥、 粗糙、无光泽、脱屑者服用维生素A 有一定疗效。维生素B6 与氨基酸代谢相关,能促进氨基酸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 为细胞生长所必需,对脂肪代谢亦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相关, 因而,可用于治疗头皮脂溢、多屑。维生素C是强氧化剂,能 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利于保 持细胞间质物质的完整。维生素E公认有抗衰老功效,能促进 皮肤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使毛发、皮肤光润,并使皱 纹展平。
(五)生物素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也 属于维生素B族,B7。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 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是一种维持人 体自然生长、发育和正常人体机能健康必要的营养素。
生物素是秃头一族的救星,不但防止落发及头顶见 光颇见功效,还能预防现代人常见的少年白发。
第四章 维生素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维生素
■ 定义
• 维生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少不能满足机体 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过程 所必需一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 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 • 不构成机体组织细胞成分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每日需要量:毫克、微克
■ 维生素缺乏常见原因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六)泛酸
活性形式: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ACP)
生理功能
CoA及ACP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七)叶酸
■ 叶酸因绿叶中含量丰富而得名 。 ■ 体内活性形式:四氢叶酸(FH4)
1. 生化功能
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 合成。所以叶酸对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有促进作用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三)维生素E
包括:生育酚和生育三稀酚。 性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1.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保护生物膜的结构与功 能。
与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关 促进血红素合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减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新生儿维生素E缺乏:引起轻度贫血 临床应用:治疗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维生素PP
维生素PP在酵母、花生、肝、鱼及瘦肉中含量丰富, 玉米中缺乏维生素PP。人缺乏维生素PP时,表现为神经 营养障碍,初时全身乏力,以后在两手、两颊、左右额 及其他裸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炎。
临床上,结核病患者因长期服用异烟肼,应补充维生 素PP。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四)维生素B6
■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 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生理功能
• 1、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 (临床用于治疗小儿惊厥、妊娠呕吐和精神焦虑)
• 2、磷酸吡哆醛是血红素合成关键酶(ALA合酶)的辅酶。 缺乏可导致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三)维生素PP
■ 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尼克酰胺
■ 体内活性形式: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烟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1.生理功能
• NAD+及NADP+是体内多种不需氧脱氢酶(如苹果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的辅酶,起传递氢的作用。 缺乏症: 癞皮病(皮肤暴露部位的对称性皮炎、腹泻和痴 呆)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四)维生素K
天然形式: K1 K2---肠道细菌的产物
人工合成;K3
1.生理功能
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Ⅱ、Ⅶ、Ⅸ、Ⅹ 促进骨代谢。
2.缺乏症
易引起(皮下、肌肉、内脏、)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 体内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
1.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维生素B1缺乏,TPP减 少,糖有有氧化受阻,对机体的供能减少。 缺乏症:脚气病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维生素B1缺乏,乙酰胆碱分解加强及 合成减少,导致迷走神经冲动传导受阻。
缺乏症:末梢神经炎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脚气、脚脚气病
1.脚气 相传,当年整日穿长靴的英军来到香港,不适应当 地闷热的气候,患上了脚气,“香港脚”由此得名 。引起脚气的罪魁祸首是足部的真菌。 2.脚气病 因饮食上过于精细不吃粗粮,导致体内维生素B1缺 乏,出现水肿,下肢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强化练习
1. 维生素B2以哪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A.CoA
B.NAD+或NADP+
C.TPP
乏时,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2 C.维生素PP
B.维生素B1 D.叶酸
E.维生素K
3.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可导致
A.佝偻病
B.骨质软化症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1.生理功能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对钙、磷的重吸 收;
影响骨组织钙代谢,维持血钙、血磷的正常水平, 促进骨和牙的钙化。
2.缺乏症
• 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发生软骨病。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 缺乏症:巨幼红细胞贫血 • 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注意补充叶酸
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教研室
知识扩展
由于叶酸与核酸的合成有关,当叶酸缺乏时,DNA的合 成受到抑制,造成巨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广泛存在于肝、酵 母及蔬菜中,人类肠道细菌也能合成叶酸,故一般不易发生 缺乏症。当吸收不良,代谢失常或长期使用肠道抑菌药时, 可引起叶酸缺乏症。人体每日需要量约400μg,孕妇需要量 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