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教学(上)(王道俊-郭文安编)说课讲解

第七章-教学(上)(王道俊-郭文安编)说课讲解


和技巧;
(二)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即
创新);这是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新人的要求。
创造才能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态,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教学“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

力”
20(20/6三/29 )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13
在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掀起高潮的今天,我国学校的教学往往 容易出现重知识、技能传授和智力、创造才能发 展而忽视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的培养的不良 倾向。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组织和进行教学更 要注意全面完成教学的任务。
2020/6/29
10
(三)教学与自学关系:关系较复杂、紧密
联系。学生自学有两种:一种是在教师指导下 的自学,包括配合教学进行的预习、复习、自 习和作业,它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是在 教学过程以外,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教学由 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 进行的自学。
2020/6/29
2020/6/29
14
第二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
(一)古代中国
1.在公元前6世纪时,我国孔子及儒家注重伦理
政治教育,倡导修身以治国、平天下,其教育思 想中便含有教学过程理论的萌芽。其提出了“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躬行” , 形成了“学”“思”“行”的学习过程思想。
2.儒家思孟学派在《中庸》中明确提出了“博学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学习
过程理论。
2020/6/29
15
3.《学记》教学思想
▪ 《学记》(相传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著)。 《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较系统 完整的一篇教学论专著。《学记》全文共1200 多字,篇幅短小,却系统地概括了先秦中国的 教育经验,精辟地阐明了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地 位与作用、教育目的与任务、教育制度与内容 、教学原则等。
2020/6/29
6
(二)教学的含义
布鲁纳(美国)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 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 学习中的理解。”
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 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 识和技能,同时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 品德。”
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 学习的活动。”
第七章-教学(上)(王道俊-郭文安 编)
内容要点:
一、教学概述;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
2020/6/29
2
教学目标:
1. 掌握教学、教学过程的概念、意义及 理论;
2. 了解中外教学过程的相关理论; 3. 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过程规律进行教学。
2020/6/29
3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开发文化
2020/6/29
16
2020/6/29
17
18
小结:
学记——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教学专著。 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3.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
学的人——主要是指学生,教师教的对象,又 是学习的主体与发展的主体。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020/6/29
9
区别几组概念:
(一)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 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对学生教 育)
(二)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交叉关系,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 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是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 需要通过课外与校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
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
导”。
——叶圣陶
❖ “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 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 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
2020/6/29
——华中师大教授 杨再隋
4
2020/6/29
7
(三)教学的概念(界定)
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规范下的,在 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掌 握系统的课程预设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 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 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体素质的活动。
简言之,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 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素质发展的活动。
(三)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
要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提高教育质量。
2020重/6/29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12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的任务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在教学活动中
的具体体现。
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有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
方面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11
二、教学的意义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为教学有以下作用:
(一)社会发展功能: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播
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传承文 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起着引领的重要作用。
(二)个体发展功能: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传承科学文化、师生、 生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引领培育及奠基作 用。
第七章 教学 (上)
第一节 教学概述
2020/6/29
5
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传授和学习一定的生活经验、 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风俗习惯活动就已存在。这 时教学活动同生活本身是同一回事。其特点是自 发的、偶然的、非定型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 和复杂,文字出现,体脑分工,过去那种同生活 混杂在一起的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 要。此时,学校产生了。学校的产生促使教学活 动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学从生活本身分化出来, 其特点是自觉的、经常连贯的、也日益定型。
2020/6/29
8
教学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导、引导、辅
导、 指导;教的能动性
学:主动学习,学的能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的人——主要是指教师,组织者、引领者, 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