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30)1.教育研究(6)教育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2.定量研究(6)定量研究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验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预定假设,它通常是从量的方面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对所收集的量化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和解释。
实验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
3.定性研究(6)定性研究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综合、比较和归类、归纳与演绎等分析方法,对研究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提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它一般采用如下步骤:一是明确研究的问题;二是选择研究场所与研究样本;三是进入研究现场,建立良好关系;四是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五是构建理论。
个案研究就是典型的定性研究。
4.文献研究(6)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并通过研究者的思维加工而取得研究成果。
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不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通常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和反思者。
许多研究对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教育变革的历史分析、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反思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5.现场研究(6)现场研究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
虽然这种研究也需要作文献的考察,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它强调研究者必须亲临教育活动的现场,通过直接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对现实存在的与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人、事、物及活动过程进行如实的记录、分析和推论。
研究者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真实状况,体现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一致性。
这种研究最适合于了解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课题研究。
二、简答题(50)1.教育研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0)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与研究具有同质性。
但是由于人们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教育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
但是不论侧重于哪一方面,教育研究都至少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即发展教育理论或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二是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问题;三是它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促使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们认为,教育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认识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理论的创造性活动。
它以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现象或问题为主要对象,以探索教育的规律、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丰富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
2.教育研究有哪些特点?试概述。
(10)教育研究通常来源于教育实践,并根据教育的实际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并服务于教育实践。
但教育研究不同于日常的教育实践工作,它属于科学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活动,具有研究活动的一般特点:(1)组织性与自觉性研究活动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目的明确、计划周密是它区别于非研究活动的特点所在。
同时,研究者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有意识地选择真实的问题或对象,自觉遵从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严格搜集和筛选数据资料,严格依据研究数据资料得出研究结果,而不能随意编造、篡改数据资料。
(2)继承性与创新性研究活动是以人们已经达到的认识水平作为基础,经过科学的研究过程,达到发现和创造的目的。
已有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是研究活动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研究活动可以少走弯路。
但同时,研究活动还要在继承已有研究活动和认识基础上进行新的发现,探索新规律,寻求新知识。
因而,研究活动必然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3)探索性与长期性科学研究要认识的是未知的世界,要掌握的是人类还没有掌握的客观规律,它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究,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要经历一些无法回避的失败或挫折。
因而它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专门知识,要有必要的耐心和勇气,要有不断求索的精神。
教育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研究活动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杂性和难控性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不仅涉及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内部因素,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传统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制约,并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
这使得教育研究变得极其复杂。
教育研究往往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操控,难以对无关变量实行严密的控制,因此容易出现社会误差、被试误差和主试误差。
因此,教育研究必须做周密的研究设计,综合分析和整体把握教育现象或问题的因果关联和内在本质,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2)广泛性和反思性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队伍构成及其社会影响都表现出广泛性的特点,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但是,教育研究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它既是对教育实践进行不断审视、反思、探究与评价的过程,也是对教育理论进行不断地反思、前瞻与创新的历程,还是对教育信念不断追寻和确认的过程。
在教育研究中,需要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教育研究过程和方法、教育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以及整个教育研究过程不断进行反思,以不断地完善教育研究,确保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3)长期性和时代性教育研究的长期性是由教育周期长决定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使是某种具体的教育活动,其效果也要经过多年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研究研究,特别是实验研究,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研究结论,其研究成果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或跟踪研究,才能比较准确地评价教育的效果和研究成果的效益。
此外,因为不同时代教育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教育研究还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性。
3.教育研究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0)教育研究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在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够遵循特定的研究原则,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就可使整个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否则,就容易失误甚至错误。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就是要求教育研究既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与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统一起来。
教育研究应当建立在前人有研究的基础之上。
当然,强调继承,并不是无条件地全盘接受,而应该是在扬弃基础上的继承。
正确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是要运用辩证的分析方法,对历史的经验理论进行批评性的继承,使一切有价值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发展。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教育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选题的新颖、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手段新颖、研究结论新颖。
教育研究的创新性是教育研究最突出的特征。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把继承与创新对立起来,而应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在批判继承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
继承是为了创新的继承,创新是基于继承的创新。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求既要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并努力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同时又要强调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教育实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育理论研究以教育基本理论、范畴、体系为研究重点,重在揭示教育规律,寻找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扩展或重构教育科学体系。
教育理论虽然来源于教育实践,但它也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因为教育理论的获得、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创新过程,具有自身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它不仅是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产物,而且是以已有的教育理论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教育研究的任务不仅在于揭示教育规律,还表现在指导教育实践方面。
教育研究成果能否真正为教育实践服务,也是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这就要求我们把教育研究的视野指向教育实践,研究教育实践,回答教育实践中提出的众多问题,从而提高教育研究的有效性。
中小学教育研究是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中小学教育研究者所从事的教育研究应直面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措施。
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应以微观研究为主,应更多地体现为行动研究、校本研究。
(3)客观性与教育性相结合教育研究必须尊重客观事实,采取客观态度,全面系统地收集资料,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收集材料要实事求是,内容必须真实可靠,运用的材料应当经过严格的查证和核实。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地改变客观规律。
教育研究要保持客观性,不仅要做到研究资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而且要做到研究设计的客观性、研究过程的客观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教育研究在尊重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符合教育性原则。
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研究成果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培养,教育研究应当服务于人的培养。
因此,一切教育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性的要求。
4.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是什么?(10)教育研究除了要考虑新颖性和可行性以外,还必须考虑研究的道德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道德涉及是非对错问题,当研究者考虑道德问题时,他们必须先问自己:对某个问题进行某项研究或调查是否正确,某些问题是否不应该进行研究?(1)价值性原则教育研究的课题要经过价值性原则的筛选,即教育研究课题和研究发现是否能够推动人类的知识发展或者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否能够增进教育知识的发展或者推动教育实践的革新。
因此,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在于说明研究的合理性,需要指出研究课题的价值,需要确定的信息,并表明研究者可获得这些信息。
(2)诚实性原则一般而论,公众对研究者经过认真努力而形成的研究成果有一种信任感,也愿意成为这些研究成果的使用者。
因此,研究者应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审慎地解释研究成果或结论,研究者在获得研究结果后,还需向公众作出合理的解释。
错误的结论、不真实的成果和不合适的推广应用,都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3)保密性原则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某些人或事,也会涉及一些与人和事相关的数据或者信息。
研究者的一个基本职责是尽其所能地保护被试,以确保他们免于遭受由于研究所引起的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不愉快或危险。
任何可能引起被试伤害、不愉快或危险的研究,都不应该进行,除非这项研究可能提供对人类极有价值的信息而非做不可。
即使这样,被试也应该被充分地告知所包含的伤害或危险,并得到他们的同意,绝对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参加到这项研究之中。
5.教育研究的操作规范是什么?(10)教育研究有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研究类型都因其自身的特点对具体的操作步骤有特殊的要求。
但无论是哪种研究,都应遵循一些基本的操作规范,这些规范通常是人们广泛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