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制卷人:方铁铷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a、生活需要;b、能进行;c、能生长和;d、能排出体内的;e、能对作出反应。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底部;的大部;的表面;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等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捕食竞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直接或间接以为食(动物)3、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例1、在食物链“a→b→c→d”中,代表消费者的是A.a B.d C.a、b、c D.b、c、d例2、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

”结合甲、乙、丙三幅示意图,回答问题:(1)皂荚树、桑椹、菜花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

图__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图__是叫天子结构的基本单位。

叫天子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B.细胞→系统→器官→组织→动物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D.细胞→组织→系统→动物体(3)丙是生态系统中的,它能将生物的遗体分解成水、 __ 和。

其结构与甲相比,没有成形的。

(4)在“树→蝉→云雀”这条食物链中,云雀和蝉之间是 ________ 关系。

(5)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于___________ 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甲乙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实施计划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1、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右握左托) 2.安放(略偏左,安镜头) 3.对光(升转看) 4.观察[ 放压降(侧视)看升调]2、3、与植物细胞比较动物细胞的结构没有、和。

例1、用下列镜头观察临时装片,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物镜(①、②、③)和目镜(甲、乙、丙)的组合是A. ①和丙B. ①和甲C. ③和甲D. ③和丙例2、冬枣营养丰富,又脆又甜,带甜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冬枣细胞的A.液泡B.细胞核C.细胞壁D.叶绿体例3、小文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将视野由左图转换为右图状态,他使用的操作方法是A.把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B.把高倍物镜转为低倍物镜C.反光镜由平面镜转为凹面镜D.反光镜由凹面镜转为平面镜例4、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例5、制作临时装片,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②③①保护支持细胞保护并的进出进行的场所含有内含细胞液细胞膜内,细胞核外的物质例6、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例7、下图中某学生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正确的操作是例8、制作临时装片,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例9、把写有“”形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观察到的物像是第二章:细胞的生活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1、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叶绿体:在细胞中,吸收能,将能转换成能,储存在它制2、能量转换器造的中。

线粒体:在细胞中,使有机物和结合,释放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供细胞利用。

细胞生长:细胞逐渐增大3、生物体的生长细胞增多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新细胞。

例1、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顺序是A.a→d→b→c B.a→b→c→d C.c→d→a→b D.a→c→d→b例2、科研人员利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取绿色蛙的卵细胞,去除其细胞核,再取褐色蛙的细胞核植入绿色蛙的卵细胞中并培育成幼蛙。

此幼蛙皮肤的颜色A.与绿色蛙相同B.与褐色蛙相同C.与绿色蛙及褐色蛙都不同D.具有绿色蛙和褐色蛙各一半的性状例3、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6个和3条 B.8个和2条 C.6个和8条 D.8个和8条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衣藻例1、下面两图表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①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能使细胞数目。

(2)甲图②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能使细胞体积增大。

(3)甲图③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能形成不同的。

(4)乙图表示的是甲图①过程,该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病毒(噬菌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上皮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皮肤心脏大脑眼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人猫蛙龟等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分生区细胞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等分生组织保护细胞营养细胞输导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向日葵水稻木棉银杏等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类群 特征 生活环境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生活在水中 苔藓植物有茎、叶和假根 阴湿的环境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潮湿的环境 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双子叶植物) 都有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 茎和叶 都有胚 胚轴 伸长 (新植物的幼体) 胚根 根 子叶 脱落①子叶两片②无胚乳,营养贮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单子叶植物) ①子叶一片②有胚乳,营养贮存在胚乳里 裸子植物:种子 ,无 (松、银杏、杉、苏铁)3、种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有 包被,果实由 和 组成(大豆、桃、水稻)例1、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 、一定的 、充足的 ;2、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 ,伸长区细胞 ;植株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3、一朵花中最重要的两部分结构是 和 ,在花的发育过程中, 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 发育成种子。

例1、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发现每棵大白菜比原来增重不少。

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有机物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1、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水使植株硬挺、叶片舒展,有利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运输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尖 区细胞从土壤吸水 管将水分向上运输 叶脉 管将水分输送到叶的各部分选项4 3 2 1 A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B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C细胞 植物组织 植物器官 植物体 D 器官 肌肉组织 八大系统人体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3、蒸腾作用降低叶片温度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例1、在移栽榕树时,常常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是为了A. 操作方便B. 减少水分蒸腾C. 降低光合作用D. 降低呼吸作用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后变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构建植物体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例1、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因为A.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旺盛B.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C.较低的温度抑制了光合作用D.较低温度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例2、生物体都必须进行呼吸作用的根本原因是:A.二氧化碳必须排出B.氧气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C.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D.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能量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氧气(原料)(产物)例1、右图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其中一叶片,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 B C D例2、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有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根的吸收作用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例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光下进行B.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D.光合作用能使有机物分解,并放出氧气例4、合理密植能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这是由于植物充分利用了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水分C.太阳光能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场所:条件: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