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部编(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新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
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确 立 与 发 展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确 立 与 发 展
1.[2018•孝感期中]以下属于商鞅变法中采取的政治方面
的措施有( A )
①确立县制 ③改革户籍制度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④鼓励耕织,废除井田制
(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郡县制。
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 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 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 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改写自《史记•高祖本纪》
(3)据材料二,说明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秦朝相比发
生了什么变化?
由秦朝郡县制到西汉初期实行分封制。
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 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 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 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改写自《史记•高祖本纪》
(4)据材料二,汉高祖刘邦的政策导致后来西汉国家出现了什 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在地方推行的这套管理制度是什么?
郡县制。
材料一 公元前127年,汉皇汉帝武又帝下颁了布一推道恩法令令,规定嫡长子只 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 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令出台的背景。 推恩令。 诸侯国(王国)势力膨胀,对中央造成严重威胁。
巧妙在哪里?
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颁布“推恩令”。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王国势力。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秦始早皇先推在行本郡国县取制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 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 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 新皇帝还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以上三则材料所涉及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或有利于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
A.儒家思想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国家统一问题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学,他们对待儒学的态 度截然不同。
1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
根本着眼点是( B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13.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小文同 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白处的内容应是( C )
B.繁复缜密的法律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度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一切国家大事的决断权都在皇帝手里,所以,其核心 是皇权至高无上。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公全元球前通22史1年》秦中始说皇:“建在立中秦国朝长,达并数千年的 历史上,有过三次大创革立命了,君它主们专从制根中本央上集改权变制了度中。国的政治和 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 ……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A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结合所学,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 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也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
11.毛泽东在其诗词中提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诗
词中提到的两个人物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发
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哪一问题时的态
度截然相反( A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焚书坑儒 D.世袭制的确立
7.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在府秦高朝官,,御他史每大天夫除长了官将监大察臣事们务的奏章 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D )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A.统一文字 C.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 D.张骞通西域
14.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所以,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 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 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改写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 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分封制。
8.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 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代郡、邯郸等郡名和 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D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9.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下列关于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 想。…… (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 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 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又是什么? 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
秦皇汉武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名的暴君
D.都推行儒学教育
10.[2018•黄冈期中]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建议
( C)
①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 ②推动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③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济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是促法进家了代我表国人古物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D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德治国” D.“以法治国”
3.下列哪一人物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实践( D ) A.孔子 B.董仲舒 C.老子 D.韩非
意思是四海之内都是臣子,说明 秦已经完成统一
4.秦代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B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
A.皇权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