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U(2002)量认(国)字(U0859)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环监字()第()号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单位:年月承担单位:主任: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方案编写人:一审:二审:签发:职务:协作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电话:传真:邮编:地址:目录1、前言 (1)2、验收监测依据 (2)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2)3.1工程基本情况 (2)3.2处理工艺简介 (6)3.3管网工程简介 (7)3.4环评结论及环评批复的要求 (8)4、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 (9)4.1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 (9)4.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 (10)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10)4.4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 (10)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11)5.1废气排放标准 (11)5.2废水排放标准 (11)5.3厂界噪声评价标准 (12)5.4总量控制指标 (12)6、验收监测内容 (12)6.1 废气监测 (12)6.2废水监测 (13)6.3厂界噪声监测 (13)7、监测质量保证及分析方法 (13)8 监测结果与评价 (15)8.1 监测期间工况 (15)8.2 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15)8.3 废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17)8.4 厂界噪声结果与评价 (18)9 污染物总量核算 (18)10、环境管理检查和“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19)11 结论与建议 (21)11.1 结论 (21)11.2 建议 (21)1、前言江苏省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位于常熟城区东南,是常熟城市工业的集聚区和现代化工业新区。
2003年5月7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南开发区正式成为省级开发区,内含五个特色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常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高特纺织纤维园、东南科技产业园和东南物流园。
其中高特纺织纤维园主要以印染纺织类企业为主,为了便于同类废水的集中处理排放,由凯发新泉水务(常熟)有限公司承建并以BOT方式运营江苏常熟东南(古里镇)污水厂。
该项目2003年11月由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项目环评报告表,2004年9月江苏省环保厅予以批复(苏环便管(2004)145号),项目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化学沉淀的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该项目分2期建设,最终规模6万吨/日,其中一期规模3万吨/日,于2004年底开始动工,2005年10月完成主体和配套工程的建设,2005年7月底开始试运行。
至2007年8月实际污水处理量达到 2.3万吨/日,已具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条件。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和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受凯发新泉水务(常熟)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常熟市环境监测站于2007年12月对该项目中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源排放现状和各类环保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进行了现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现场环境检查情况,编制了本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为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及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验收监测依据2.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2001年12月);2.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2.3《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江苏省环保局,苏环控[97]122号文);2.4《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令);2.5《常熟东南(古里镇)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2003年11月);2.6《关于对常熟东南(古里镇)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04]145号,2004年9月)2.7《关于对常熟东南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东南开发区古里污水处理厂(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苏州市环境保护局,苏环建[2003]601号,2004年1月)。
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3.1工程基本情况该污水处理厂位于纺织园东部,在常熟市东南开发区东北角的白茆塘南岸-张港滃和白茆塘岬角地带,一期工程在张港滃南侧,占地78亩。
主要处理高特纺织园内纺织印染企业的印染类废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废水以及部分生活废水。
该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3-1,项目平面布置见图3-2。
一期工程总投资12645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资6748万元,配套管网工程投资5897万元。
具体工程建设情况见表3-1,建设内容见表3-2。
表3-1本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表序号项目执行情况1 环评2003年11月由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
2 环评批复2004年9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苏环便管【2004】145号文对环境影响报告表予以批复。
3 试生产2005年7月,由江苏省环保厅批准同意试运行4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一期3万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相应的配套管网工程。
5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无锡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6 环保设施安装单位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7 本验收项目建成时间2004年底开工,2005年10月完成建设安装工作8 现场踏勘时工程实际建设情况环保治理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投入运行,处理能力达到设计规模。
表3-2 本验收项目建设内容表序号类型环评/初级审批项目内容实际建设情况1 建设规模建设3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及相应的配套管网工程。
按环评建设2 主要工程污水处理厂 (包括隔栅、进水泵房、调节池、厌氧酸化池、活性污泥池、混合反应池、污泥浓缩池等)及相应的3个提升泵站等。
建设项目★图3-1 项目地理位置图常熟东南(古里镇)污水处理厂(一期3万吨/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5图3-2 项目平面布置图及噪声监测点位综合楼一级曝气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清水池调节酸化池一级曝气池提升泵房一沉池一沉池反应沉淀池电房白茆塘张港滃N大门注:▲表示噪声监测点位▲Z5▲Z1 ▲Z2▲Z3▲Z4武夷山路3.2处理工艺简介本项目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工艺,同时针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耗氧微生物分解,以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工艺为主导生化处理工艺。
具体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3。
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3-3。
图3-3 污水厂工艺流程图及废水监测点位格栅进水泵调节池★S1一沉池活性污泥池二沉池混合反应池三沉池计量排放污泥浓缩池污泥泵调质罐带压式滤机泥饼外运进水泵PH 调节泵空气回流污泥CLO 2PACC AC污泥污泥污泥PAM回流污泥栅渣注:★S 表示废水监测点位★S2厌氧酸化池表3-3 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统计项pH COD Cr BOD5SS NH3-N 色度(倍)TP设计进水水质5~12 ≤1500≤500≤500≤40≤1000≤5(mg/L)设计出水水质6~9 ≤100 ≤25 ≤70 ≤15 ≤50 ≤1.5 (mg/L)3.3管网工程简介古里污水处理厂厂外污水管网的建设与污水厂的建设同步实施,管网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污水收集范围包括开发区纺织工业园全部工业污水,高新产业区金华路以东工业污水,上述区域内居民生活污水和古里镇区生活污水,面积共约16.2km2。
其中,东南开发区内收水面积约为9.2 km2,具体范围为:西起经二路和银河大道,东至苏嘉杭高速公路,南起东南大道,北至204国道;古里镇收水区域为7 km2。
管网图见图3-4。
图3-4 古里污水处理厂管网图3.4环评结论及环评批复的要求3.4.1环评结论(1)本项目不属国家限制和禁止的,是鼓励的区域环境治理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本项目所在的东南开发区符合常熟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为主城区工业用地的发展方向。
本项目位于开发区的东北角的白茆塘南岸-张港滃和白茆塘岬角地带,是古里工业组团的一部分,其东部为纺织工业园,南侧临近白茆塘。
项目周边无敏感目标,其选址合理可行。
(3)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较好,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指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要求,项目纳污河道白茆塘水质IV类。
(4)工程分析表明,一期项目建成后,每天将处理3万t/d的市政污水管网来水;此外,本项目还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上将采用并入市政管网来水集中处理的模式,不再新建专门的污水处理装置。
正常运营期间,达标排放后将有效改善白茆塘水质。
本项目有微量恶臭气体产生,设置150m的卫生防护距离。
项目运行均采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降噪措施,满足相应标准。
生产过程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污泥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厂区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定期清运,污泥则需定期安全填埋,不会对环境构成不利影响。
项目工艺设计、设备选型体现节能要求,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尽量减少水耗和能耗,实行清洁生产。
(5)总量控制指标为:一期:COD Cr1095t/a、NH3-N 164t/a、TP 16.4 t/a、SS 766.5t/a,并且已在区域内得到平衡,平衡方案切实可行。
3.4.2环评建议(1)加强厂区内部环境保护管理的制度建设,监督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状况,严格将“三废”排放控制在相应的国家标准范围以内;(2)加强废水收集和固废运输过程中的管理,防止事故和渗漏,特别是对物化污泥的管理;(3)厂区四周建设4米宽的绿化带,美化厂区环境,同时起到净化空气和减少噪声的效果。
3.4.3环评批复的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及苏州市环保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见附件。
4、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4.1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该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厌氧酸化池、活性污泥池及带式压滤机产生的含H2S等恶臭气体,废气排放及治理措施见表4-1。
表4-1 废气排放及处理措施污染源名称排放方式污染物名称排放规律处理工艺环评及批复/初步设计的要求实际建设厌氧酸化池、活性污泥池、带式压滤机无组织排放H2S、NH3连续及时干化清运污泥;加强厂区绿化,栽种槐树、泡桐等;营造隔离林带,减轻对周边的影响隔离林带尚未建成4.2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的城区污水,通过污水干管进入污水厂,厂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均通过厂内污水管道系统收集,随城市污水一起通过进水泵房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废水排放及处理措施情况见表4-2;公司废水排放走向及监测点位见图3-3。
表4-2 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废水项目环评接纳/产生水量主要污染物处理设施环评及批复/初步设计的要求实际建设园区污水3万m3/dCOD、SS、TP、NH3-N、BOD5等采用水解酸化、活性污泥和化学沉淀工艺处理污水,排入白茆糖。
同环评厂区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8m3/d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污水厂引进的水处理设备均为低噪声设备,只有鼓风机为噪声源,噪声排放和防治情况见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