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检测规程
1.适用范围:大米中铬、砷、镉、铅的测定。
2.测试原理:试样用湿法消解后,用ICP-MS上机分析。
3.仪器设备
3.1 高脚烧杯:50 mL。
3.2 电热板:具有温控功能。
3.3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
3.4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玻璃容器需符合国家A级标准。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级纯试剂,实验用水为当天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等同纯度的水。
4.1 一级水。
4.2 硝酸:ρ(HNO3)=1.42 g/mL,高纯(CNW ppb级)。
4.3 校准曲线:用B-232 多元素混标100 mg/L配制浓度分别为0.0、0.5、1.0、
5.0、10.0、20.0、100、500μg/L的校准点,用1% ppb级的硝酸定容至100 mL PP容量瓶中。
5.分析测试
5.1 准确称取粉碎好试样1.000~1.0500 g于高脚烧杯中,加入12 mL硝酸(4.2),上置一玻璃漏斗,在可调式电热炉上消解,先控温100℃消解20~30 min,至瓶内棕色的烟变淡,控温180℃继续消解,消解30~60 min,消解消化液略带黄色不再冒浓烈黄烟,取下漏斗,200℃赶酸至0.5~1 mL(不能蒸干,蒸干需重做),取下稍冷用一级水转移定容至25 mL比色管中。
同时做空白试验。
5.2 上机测定
开启仪器,将仪器预热半个小时以上,调谐将仪器调节最佳工作条件,用外标法KED模式测试。
5.3 计算公式
X=(c1-c0)×V/m/1000
其中:
X:试样中目标元素含量,mg/kg;
c1:试样消化液中元素含量,μg/L;
c0:空白消化液中元素含量,μg/L;
V:试样消化液定容总体积,mL;
m:试样质量或体积,g。
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 实验所用的器皿容器等需先用自来水洗净(不可使用洗涤剂),再用20 %硝酸溶液(优级纯硝酸配制)浸泡12 h以上,使用前再依次用自来水和一级水洗净。
6.2 消解过程中,禁止沸腾和蒸干,蒸干需重新取样消解。
6.3消解液的酸度应与校准曲线酸度接近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