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消化生理

第八章 消化生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
一、填空题
1、消化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2、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是蠕动。

小肠平滑肌特有的运动形式是分节运动_。

3、不同性质的食物胃排空的速度是糖大于蛋白质大于脂肪。

4、排便反射基本中枢在脊髓腰骶段。

5、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粘液。

6、胰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

、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胃肠激素主要有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生长抑素等。

、交感神经系统对胃肠的作用是抑制。

11、胃的运动形式有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二、选择题(在下述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并把其序号填在括号中)
1、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C)
、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2、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D)
、Cl- B、K+ C、Na+ D、HCl
3、下列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B)
、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4、下列无直接消化作用的酶是:(D)
、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肠激酶
5、关于促胃液素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
、促进胃液分泌 B、促进胰岛素释放
、促进胆囊收缩 D、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6、小肠特有的运动方式是:(C)
、紧张性收缩 B、蠕动 C、分节运动 D、集团运动
7、以毛细淋巴管为主要吸收途径的物质是:(C)
、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微粒 D、无机盐
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胃液中缺乏(D)
、盐酸有关 B、胃蛋白酶有关 C、粘液有关 D、内因子有关
9、关于胃蛋白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由壁细胞以酶原的形式分泌 B、由HCl激活胃蛋白酶原变成
、必须在酸性环境中起作用 D、能将蛋白质水解为月示和胨
10、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能够使:(C)
、唾液分泌增多 B、胃液分泌增多
C、胃肠蠕动减弱
D、吞咽困难
11、不属于胃防御功能的是:(C)
、HCl的杀菌作用 B、胃粘膜屏障作用
C、胃排空作用
D、胃粘液屏障作用
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呕吐会失酸 B、患肝炎时脂肪消化吸收不良
C、腹泻会失碱
D、大肠内的细菌能制造维生素D
13、营养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C)
、十二指肠、胃、小肠、盲肠、大肠
14、迷走神经兴奋可以引起(A)
、胃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多
B、消化管的活动减弱
、胃泌素的分泌减少
D、奥迪括约肌收缩
E、促进唾液腺分泌含粘蛋白多的粘稠唾液
15、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C)
A、肝细胞
B、肝索
C、肝小叶
D、肝门管区
E、肝血窦
16、合成、分泌盐酸的是(B)
A、主细胞
B、壁细胞
C、上皮细胞
D、颈粘液细胞
三、名词解释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管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指咀嚼和吞咽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的平滑肌舒张。

、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为胃的排空。

、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它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郜张运动。

、胃肠激素:由胃肠道的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液与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生成的HCO3—结合在一起构成保护胃壁的屏障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排入小肠后,达到回肠末端时,绝大部分被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再回到肝脏,组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四、问答题
1、消化管壁一般分为哪几层?
消化管壁一般分为四层,由内至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浆膜)。

2、写出肝的形态和位置。

肝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大部为右侧肋弓所覆盖。

肝的上面,隆凸光滑,称膈面。

肝的下面凹凸不平,中间的横沟是肝门。

3、胃底腺的主要细胞及其功能?
胃底腺的主要细胞是壁细胞、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

壁细胞功能是合成与分泌盐酸,盐酸有杀菌和激活蛋白酶原的作用。

主细胞的功能是分泌胃蛋白酶原。

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4、胆汁的产生与排放途径?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进入胆小管,流到左右肝管,在肝门附近左右肝管汇合成肝总管,再与胆囊管合成胆总管,在十二指肠降部和胰头之间与胰管汇合形成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5、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答: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胃蛋白酶、盐酸、粘液和内因子。

它们的作用如下所述:(1)胃蛋白酶:它的作用是将蛋白质水解为示和胨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

它是胃液中唯一能消化营养物质的酶。

(2)盐酸:它的作用是:①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酸性环境。

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③抑制和杀灭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④进入十二指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⑤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3)粘液: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4)内因子:与维生素B12 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其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从而利于维生素B12在回肠内的吸收。

6、简述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答:胰液和胆汁液的成分和作用简述如下:
(1)胰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碳酸氢盐的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并为小肠内多种酶提供pH环境。

胰淀粉酶的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胰脂肪酶的作用是分解脂肪。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是分解蛋白质和多肽。

(2)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等。

胆盐的作用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胆汁的分泌。

胆固醇、卵磷脂等也有乳化脂肪的作用。

7、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主要吸收方式和途径如何?
答: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主要的单糖有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占80%。

单糖的吸收形式是主动转运,转运的途径是血液。

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氨基酸。

它的转运形式和转运途径与葡萄糖基本一致。

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是通过小肠上皮的胞饮和胞吐进入淋巴和血液,其中淋巴为主要的吸收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