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的组成教学设计(教案)

10的组成教学设计(教案)

四、板书设计:
10的认识和组成
10 10 10 10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和组成
10 10 10 10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作业或预习
回家做10的组成的游戏。
自我评价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猜一猜、数一数、看一看、画一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2、引题:刚才的数字中有一个我们没学过的是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释疑授新、自主探究。
1、教学数数和认数。
出示主题图,问:图上画了什么?
让学生汇报数的结果,引导学生有序的数数。
观察直尺图,写出数字,让学生体会数的前后和大小。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体会9再加1个就是10。
2、比大小。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能很好的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重点突出,一步一步突破难点,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还养成了良好的数数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站队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10和第10 的区别,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来体验了10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这样很好的突破了难点。再让学生通过摆学具,交流10的组成,让智慧在手指尖上跳动,小组合作学习10 的组成,用儿歌来强化记忆10的组成,这样能很好的突破这个重难点。
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内容10的认识和组成,完成“做一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0的写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计数器、学具盒、小棒10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10的读写和组成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教学形式
合作探究
教师
蒋晓燕
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沿湖路小学
课题名称
10的认识和组成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的教学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在认识6-9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感,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学习有关10的知识。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乐于学习,以达到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由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创设了“天宫一号”的发射现场倒计时情境引入10的认识,学生们热情高涨,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而自豪,为了能够与宇航பைடு நூலகம்一起倒计时而喝彩,学生的思维马上就被激活了,同学们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接着通过数数和认数,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数计数器和点子图,再感知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学生站队让学生体会10和第10的区别,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来体验了10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这样很好的突破了难点。然后教10的写法,让学生初步感知10是最小的两位数和以前学的数有所不同,再通过摆学具,让学生经历10的组成的过程,最后整理出10 的组成的简便记法,通过儿歌和练习强化记忆,这样很好的突出了重点。
先画出点子图,让学生体会9和10的区别,再填“﹥”“﹤”“=”比大小。
3、教学10和第10。
找学生上来排队做游戏,教师参与其中。从左数或者从右数,找出10个或第10个学生来贴花朵。
4、教10的写法。
先说说10和以前学过的0—9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再说说10怎样写,接着在田字格里示范写10。学生练习书写10。
在这次教学中我感觉也由不足之处,如果在学生摆小棒后,能让学生收拾好后再总结,可能效果更好,再让学生找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寻找生活中的10用“10”来说一句话, 这样能让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能对学生多多评价,效果可能会好些,希望自己能在今后教学中更进一步。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
5、教学“10的组成”。
让学生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一共有几种分法?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分法。(补充板书“和组成”)
最后归纳成简便写法。
课间游戏,教学生儿歌熟练巧计10的分成。
三、深化拓展,巩固总结。
1、总结:今天学习的事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大家一定要好好牢记10的组成。
2、完成教材第65页“做一做”,集体订正。
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由9月29日晚21时16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倒计时,一起数10-1发射。让同学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大家的爱国感和自豪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