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单选题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
这是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
据此完成1~2题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A.先后穿越了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B.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C.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D.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2.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12月2日凌晨1:30成功发射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随后把“嫦娥三号”运送至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与“玉兔”相拥直奔“广寒”,她们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
继俄美之后,月球将喜迎中国访客。
请回答3~4题3.有关月球的叙述,据你的常识及所学知识判断,错误的是A.月球是一颗卫星B.月球表面有很多月坑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D.月球上的流星雨现象比地球壮观4.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据此完成5~6题5.地球具有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A.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6.读地球所处天体系统简易层次图,正确的判断是A.①是总星系B.②是太阳系C.③是河外星系D.⑤是地月系下图为2009年10月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据此回答7~8题7.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A.1级B.2级C.3级D.4级8.当“三星伴月”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C.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9.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2018年8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着陆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就位探测(下图)。
据此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否为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天体B.2018年12月20日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天体C.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天体D.“嫦娥四号”探测器就是天体11.“嫦娥四号”探测器既要抗高温,也要抗低温,主要原因是月球①自转周期长②公转周期长③没有大气④月面物质比热容小⑤距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⑥距离太阳有时近有时远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④⑤⑥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人类长期生存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
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
2016年8月31日凌晨,地外文明搜寻机构SETI表示,其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天文望远镜接收到了来自编号为HD164595的恒星的地外文明信号,这颗惶星距离地球约95光年。
其大小是太阳的99%。
它至少拥有一颗行星HD164595b,体积大小与海王星类似。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运转轨道示意图。
(1)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主要来自哪里?并且在图中进行标注。
(2)曾有人认为在②星球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是个不错的选择,理由是什么?(3)行星HD164595b如果真存在地外文明搜寻机构所认同的地外文明,那么它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13.读“‘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__。
(2)图示时刻,西昌航天城的工作人员是否有可能看到月亮?为什么?(3)地表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你认为地表有适宜温度跟哪些因素有关?14.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和“江苏海安某朝阳房屋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____。
(2)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的____作用所致。
(3)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处中的____点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在____点位置时,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长。
(4)此图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____。
(5)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11点时,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____。
(6)地球由图中B公转到D期间,窗外昼长时间的变化为____。
参考答案1.C2.B【解析】1.A.根据材料可知,“旅行者”1号飞出了太阳系,故先后穿越了地月系、太阳系,没有飞出银河系,故A错误;B.在穿越太阳系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故B错误;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在飞出太阳系的过程中,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故C 正确;D.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并不完全相同,比如金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其它的行星自转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C2.“旅行者”1号若在今后的飞行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可能的条件是存在液态水,因为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故B正确;自转周期对生命存在影响较小;相对于液态水来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次要因素;表面有肥沃的土壤无生命存在关系不大,故ACD错误。
故选B3.D4.B【解析】【分析】3.据月球相关知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流星雨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故月球上不存在流星雨现象。
故选D。
4.天体层次系统:总星系(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和月球,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
排除ACD,故选B。
5.C6.B【解析】【分析】5.地球拥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主要原因是:(1)日地距离适中,这使得太阳辐射量适中。
(2)地球公自转周期适当,使得昼夜、年温差变化小。
(3)拥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和保温作用。
“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指的是地球的外部环境安全,与温度无关。
因此选择C。
6.本图由左到右天体系统层级依次增大,⑤是总星系,④是河外星系,③是银河系,②是太阳系,①是地月系。
选择B。
7.B8.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7.依题意,月球属于地月系,水星、金星、土星属于太阳系,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共有两级.故B正确。
8.据题干中的时间10月16日,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故C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9.B【解析】【详解】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故B正确。
地月系比银河系低二级,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总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
选B。
10.B11.C【解析】【分析】10.嫦娥四号探测器只有发射升空,在宇宙空间运行,才属于天体,A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没有在宇宙空间运行,因此也不属于天体。
C 选项错误。
故选B。
11.因为月球自转周期长,升温降温周期长;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月面物质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幅度大,故“嫦娥四号”探测器既要抗高温,也要抗低温,①③④正确;月球公转周期短,②错误;地球不发光,不发热,不是月球的能量来源,⑤错误;距离太阳有时近有时远,但变化幅度很小,对月球表面温度影响小,⑥错误。
故C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点睛】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天体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人造天体是人类创造的航天器。
12.(1)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标注略在图中①和②之间。
(2)②是火星,火星属于类地行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类似;火星与太阳的距离较为适中。
(3)拥有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
【解析】【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1.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原始的大洋【详解】(1)行星的弧形轨道是绕太阳公转,所以图中①是木星,②是火星。
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主里来自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标注在图中①和②之间。
(2) ②是火星,根据所学知识,火星属于类地行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类似。
火星与太阳的距离也较为适中,温度较适宜。
(3) 行星HD164595b如果真存在地外文明搜寻机构所认同的地外文明,那么它自身要象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一样,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层。
【点睛】太阳系结构,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向外星移民面临的困难。
13.(1)地月系(2)不能。
此刻西昌位于地表背对着月球的一侧。
(3)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地表有广阔的海洋,大气层保护等。
(答案合理三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地表温度适宜的原因,考查学生利用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有地球和月球,因此该天体系统是地月系。
(2)从图中可以看到此时,西昌航天城的工作人员不可能看到月亮,因为此刻西昌位于地表背对着月球的一侧。
(3)地表温度适宜与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地表有广阔的海洋,海水升温和降温速度较慢,使地表温度适宜;大气层保护,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使昼夜温差较小。
14.逆时针散射A C两地球135˚E先变长,后变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较综合,涉及到地球公转轨道的判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天体系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点较全面。
要求学生较熟练掌握基本的原理规律,如地球运动基本特征、天体系统的级别、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方时的计算等。
【详解】(1)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断A处靠近近日点,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以判断此图为从北极俯视图。
又因为地球公转与自转方向一致,为自西向东,故在此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