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双峰县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产业园概念规划方案
双峰县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产业园概念规划方案
第一篇 现状分析篇 Ⅰ宏观背景分析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首次提出建设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建设概念
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是指以绿色食品生产为基础,融合绿色食品种植(或养殖)、加工、休闲、 消费、旅游于一体,充分展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标准化生产模 式,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运营良好、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性强,经农 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予以认定公布的绿色食品 产业园区。
2016年,雅安被授予“全国绿色(有机)农业 示范区”称号,成功创建为全国唯一的全国 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
2018年,农业部验收雅安全国绿色食品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总体要求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部印发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工作方案》
成就湖湘有机农业明珠 打造湘中经济新引擎
双峰县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产业园
——“中里阳光”项目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方案
项目策划机构:北京绿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级试点: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试点
项目定位
产 业 兴 村 强 县 示
产以 村产 融兴 合村
经构 营建 体现 系代 和农 生业 产产
2、参考结合《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及《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在市域产业布局中,规划形成“构建一轴、强化三心、五极联动”的产业总体布局框架,其中双峰县产业布 局为低碳经济与绿色产业增长极。
“一轴”即沿娄底大道并向东西两端延伸的产业综合发展轴; “三心”即以娄涟为依托的两型与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核心、以双峰为依托的低碳经济与绿色产业中心和以 新化-冷水江为依托的两型环保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核心; “五极”:娄底两型产业综合发展极、涟源新型工业与休闲健康产业增长极、双峰低碳经济与绿色产业增 长极、冷水江循环经济与环保产业增长极、新化生态经济与旅游产业增长极。
b)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 加快提升国内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无公害农产品
c)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 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龙头企业 和科研机构建设运营产业园。
绿色食品
有机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大举措 :助力”三块地“改革全面推进
三块地改革:
三条底线:
a)农村土地征收改革
a)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
b)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b)耕地红线不突破
c)宅基地制度改革
三大亮点:
c)农民权益不受损。
提出建设“三区”“三园”加“一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 “一体”:田 园综合体
第一篇 现状分析篇 Ⅱ上位规划分析
结合娄底城镇带城镇体系 规划(2016—2030)要求
1、参考结合《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及娄底城镇带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 在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中,双峰县在功能上属于农工型城镇,规划为低碳经济与绿色产业中心,在项 目核心腹地,永丰镇在功能上属于综合型城镇。 构建“轴带引领,核心驱动,园区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一轴双核两板块,四心多园区”的产业空间 布局。 一轴:沿娄底大道的产业发展轴; 双核:东部主中心、西部次中心; 两板块:娄涟板块、冷新板块; 四心:冷水江市(循环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中心)、涟源市(新型工业与休闲产业中心)、双峰县(低碳 经济与绿色产业中心)、新化县(生态经济与旅游产业中心)。 多园区:分布在城镇带的多个园区。
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向各地绿办(中心) 发出关于印发《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试点办法》 的通知,明确指出:
第一篇 现状分析篇 Ⅰ宏观背景分析
示范园由园区建设单位或企业自愿申报 a)县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县绿办)根据本办法向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省绿办)进行推荐。 b)省绿办负责所辖区域内示范园的申请受理、现场检查及材料核验等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 园区,向农业部绿办和中心进行推荐。 c)农业部绿办和中心负责示范园的审核及认定工作。
产促乡 业进村 融农振 合村兴 发一战 展二略
体业
三
系体
范
系
第一篇 现状分析篇 Ⅰ宏观背景分析
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再次聚焦到三农 改革,文件明确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 村三产融合的发展。全文分6个部分、33条政策措施,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两大板块谋篇布局
第一篇 现状分析篇 Ⅱ上位规划分析
结合娄底城镇带城镇体系 规划(2016—2030)要求
1、结合《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及《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城镇带整体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一主两次,组团多点,轴网相连,融合发展”的空间结构。 一主两次:即形成以娄涟为主中心,新化-冷水江和双峰为次中心的总框架,娄涟主中心内包括娄星区、 涟源两个核心组团,新化-冷水江次中心内包括新冷新中心、新化、冷水江三个核心组团,双峰次中心 主要为双峰县城。 双峰次中心发展布局 双峰次中心以现有的双峰县城为基础,重点发展不锈钢、农机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乡村休闲旅游 等产业,控制建设用地规模30平方公里左右(含城镇带上的乡镇建设用地)。 产业空间体系中重点打造农产品加工业,以粮油、肉类、中药材、果业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业。 产业发展方向:机械制造业(农机制造)、制鞋业、农产品加工业、不锈钢产业为主导。依托曾国藩 故里、“女杰之乡”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第一篇 现状分析篇 Ⅰ宏观背景分析
指导思想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a)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 品一标”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