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我汇报的主题是“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建立概念”。

我将从六个方面阐述我的设想。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课标指出: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布鲁纳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发现法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和解决问题;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二、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关于《空间与图形》
在不同的教材版本中,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编排思路是不同的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安排是分别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学底和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编排是给四边形分类,再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概括出定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思路是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在对边中看出两种图形的不同点,有利于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图形的本质特征,建立概念。

认真思考教材的编写意图,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观察、比较、概括,掌握图形的特征。

我做了如下设想:
2、我的设想。

四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在发展,思维也在由具体形象状态向抽象逻辑状态过渡,初步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

本节课,通过画、摆、量、剪等多样化的数学活
动,促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3.学情分析。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建立了一定的表象,课前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测查。

前测题
(1)辨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特征
(3)在点子图中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根据课前访谈,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表象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描述两种的特征时,呈现出很大困难,还不能用平行的知识来说清图形特征。

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实践验证中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引导学生把感受与数学语言相对接,建立概念。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依据新课标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突出探究性活动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如下三条教学目标: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辨析,理解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建立概念”这一主题,落实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四、教学流程
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想一想剪一剪看一看”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画一画,引出新知
1.利用点子图,画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四边形
2.实物投影,展示作品。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的四边形
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图形
3.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都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4.揭示课题: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来介绍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它们有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两个四边形中的新朋友
板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通过画一画,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摆一摆,初知特征
1.用学具袋中的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每个同学动手摆图形
2.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发现?
(1)独立思考
(2)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小组中推选1名同学发言
(4)全班交流
学生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够初步感知两种图形的特征。

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种图形的不同点,图形的特征变得更加清晰。

三、量一量,探究特征
这是我们观察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
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验证一下它们的对边平行吗?拿出你的工具开始吧!
预设:(1)量一量对边之间的距离
(2)用画平行线的方法
(3)折一折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指生实物投影就平行四边形图说明。

3.师:通过验证,说明了什么呢?
2.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随着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的深入,在开放的活动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看一看,体会用途
数学源于生活,联系身边的实物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我认为这样设计的板书,能体现知识之间的内涵与联系,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凸显数学学科特征:简洁美观。

评价方式:学生问卷部分,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1.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填空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
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r
学生访谈部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最后说一说我的教学亮点
一、动手操作,亲历新知形成过程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研究,我尽可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先通过观察,自己猜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然后小组合作验证猜想(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二、引导探究,对比归纳图形特征
传统教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各个图形单独进行研究的,根据新教材的编排意图。

我为学生创设充分探究的学习情境. 采用两个图形进行对比的方法, 帮助学生一下子抓住图形的本质属性。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验证中探索,在探索中归纳,逐渐抽象出数学语言来描述图形的特征.建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