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设计与补偿方式研究

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设计与补偿方式研究

总的无功损耗为:(5.75 + 4.171 2 + 1.85)Mvar=
11.772 Mvar
2)如果集电线路采用电缆线路,电缆根据负荷电流
可以选择截面 150 mm2 的铜芯电缆。该电缆的电抗 X =
0.125 Ω /km,对地电容 C = 0.167 μ F/km。
则Δ Q =Δ Q +Δ Q =(P 2 + Q 2) X /V 2 -(V 2
感性无功功率的容量,从而实现调节容性无功功率。TSC 型 SVC 是通过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来实现电容器组的投 入和切除,但无功功率调节的线性度和电容器组的分组 数量之间很难做到两全其美。MCR 型 SVC 和 TCR 型 SVC 在风电场升压站中运用得较普遍,TSC 型 SVC 一般用于 低压领域。第四类是静止无功发生器 SVG(Static Var Generation),通过使用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GTO) 器件 代替普通的晶闸管构成的无功补偿装置,但价格较高,是 风电场无功补偿发展的趋势。我们通过表 3 对主要的几种 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比较。
∑Δ QT = 33 Δ QT = 4.171 2 Mvar
1)如果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导线根据经济电流
密度可选择为 LGJ - 185/30。
则∑Δ QL =Δ QL +Δ QB =(P12 + Q12)X /V12 -(V12 + V22)B/2 = 3I2X -(V12 + V22)B/2 = 1.85 Mvar
10




有功(*100 kW)





断路器状态
0 -1
0.5 1 1.5 2 2.5 3 3.5 5
(4)对于处于电网枢纽中心的风电场或大型风电场,
其无功补偿除了考虑单个风电场内所需求的无功功率之 外,还需要从整个电网的角度来分析无功补偿容量,因 此需要系统专业进行潮流计算来分析,这里我们就不多 阐述了。对于处于电网末端的中小型风电场,其对电网 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缺少系统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 认为在电网接入点处实现无功平衡就不会对电网产生较 大影响。综合上面的几种情况,我们以不同的工程条件 列个表格供参考。
机型
恒频恒速 恒频变速 直驱同步
表 1 50 MW 风电场工程无功损耗统计表(Mvar)(按 33 台 1 500 kW 风电机组考虑)
变压器
5.75 5.75 5.75
箱变
4.17 4.17 4.17
集电线路
架空
电缆
1.85
0.52
1.85
0.52
1.85
0.52
风机
15 5 0
外送线路 LGJ - 185/10 km
集电线路
架空
电缆
3.70
1.04
3.70
1.04
3.70
1.04
风机
30 10 0
外送线路 2*LGJ - 240/10 km
2.6 2.6 2.6
总计 架空 55.64 35.64 25.64
电缆 52.98 32.98 22.98
所以,对于机型为恒频恒速发电机的风电场,建议 升压站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为整个风电场装机容量 的 50%~60%;对于机型为恒频变速发电机的风电场,建 议升压站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为整个风电场装机容 量的 30% ~40%;对于机型为直驱同步发电机的风电场, 建议升压站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为整个风电场装机 容量的 2 0 % ~3 0 % 。
1 风电场升压站的无功补偿容量
一般情况下,风电场升压站的无功补偿容量应该包 括 3 个部分:一是满足系统稳定要求,主要是补偿输电线 路的无功损耗;二是满足升压站稳定运行的要求,主要 是补偿电气设备的无功损耗,例如主变压器、箱变压器 等;三是满足风电电力不稳定时升压站运行的要求,主 要是补偿风力发电机组吸收的无功功率。其中第一条可 以由电力系统专业根据潮流计算的结果和输电线路的长
-2
-3
无功(*100 kvar)
-4
-5
-6
图2 1 000 kW 风电机组并网过程有功和无功功率曲线图
因此,对于布置恒频恒速异步发电机的风电场,要 保证其起动过程的电压稳定,还需要增加无功补偿容 量。对于每一台机组来说,其本身设置有一定的无功补 偿装置,但是其容量不能满足风机起动和脱网时的无 功功率要求,需要从系统吸收 5 0 % ~7 0 % 机组容量的 无功功率。对于整个风电场来说,所有风机同时起动或 脱网的可能性比较小,一般会存在先后时间间隔,而风 机吸收无功功率的时间大约是 0.1 s,因此对于整个风 场的风机部分,建议考虑增加无功补偿容量为 30% 的 总装机容量。
目前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大致分为 4 类:第一类是集 合式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容器组只能通过开关分组投 入或切除,但分组数量有限,一般是 2~4 组。这类无功 补偿装置多用于电网的变电站;第二类是并联电容器组 +调压变压器,调压变压器可以通过机械开关改变变压
46 电气制造· 2011 年第 7 期
电机,例如金风 750 kW 的风电机组;第二类是恒频变速
双馈异步发电机,也就是绕线式异步发电机,例如华锐 1
500 kW 的风电机组;第三类是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例
如金风 1 500 kW 的风电机组。
1)第一类风机在机端并联有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多
组电容器组分组投切的方式进行补偿,补偿容量一般是
风机容量的 3 0 % ~5 0 % ,以保证风机正常运行时的功率
44 电气制造· 2011 年第 7 期
Research & Design 设计研发
Δ QB ——架空线路的充电功率(kvar); X——架空线路的电抗;
B——架空线路的等值电纳。
各种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的电纳值变化不大,对于单
导线线路,B 值大约为 2.8 × 10 - 6 S/km。35 kV 线路的
目前大部分风电场的风机只能实现对自身的无功功 率调节,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吸收风电场升压站的无功 功率。如果能够实现风电场所有的风电机组都联合参与 无功功率的调节,一方面能够减少升压站无功补偿装置 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无功补偿的响应速度,这将 是风电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2 风电场升压站的无功补偿方式
1.00
0.50
0.00
-0.50
-1.00
-1.50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图 1 750 kW 风电机组并网过程有功和无功功率曲线图
12
11
风速(m/s)
度来提供,第二、第三条则需要我们进行计算。
(1 )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Δ Q =Δ Q +Δ Q (S2/S 2)




=(I %/100)S +(U %/100)(S2/S )




式中 ΔQ ——变压器的无功损耗(kvar); T
ΔQ0——变压器的励磁损耗,也就是空载无功损
充电功率Δ Q 相对于线路中电抗的无功损耗Δ Q 甚小,


可以忽略不计。
举例说明,某风电场布置1 500 kW 的风电机组33台,
集电线路三回,每回长度 7 km,采用电缆或架空线路。
主变压器容量 50 MV·A,I % = 1%,U % = 10.5%。


则Δ Q =Δ Q +Δ Q (S2/S 2)=(I %/100)S +
2)第二类风机在转子绕组装设有控制单元,可以控 制发电机机端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控制单元从原理上讲 就是一台变流器,在风机起动和脱网时,控制单元可以 发出无功功率来调整机端电压,从而减少了从系统吸收 的无功功率。但是由于控制单元的容量一般是风机容量 的 3 0 % ~5 0 % 左右,不能完全满足风机起动所需的无功 功率,还需要从系统再吸收一定的无功功率。因此对于 整个风场的风机部分,建议考虑增加无功补偿容量为
Research & Design 设计研发
器的抽头实现有级差的调节补偿的无功功率,但调压变 压器的抽头数量有限,一般是九档,同时还有一定的基 准无功容量,因此无功功率的调节能力有限;第三类是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SVC(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 又分为 M C R 型 S V C ,T C R 型 S V C 和 T S C 型 S V C 。其中 MCR 型 SVC 是将集合式电容器组和磁控电抗器作为一个 整体并联到电网中,通过改变磁控电抗器的饱和程度来 调节感性无功功率的容量,从而实现调节容性无功功率。 TCR 型 SVC 是将集合式电容器组和相控电抗器作为一个 整体并联到电网中,通过晶闸管线性控制电抗器来调节
0.8 0.8 0.8总计 架空Βιβλιοθήκη 27.57 17.57 12.57
电缆 26.24 16.24 11.24
机型
恒频恒速 恒频变速 直驱同步
表 2 100 MW 风电场工程无功损耗统计表(Mvar)(按 66 台 1 500 kW 风电机组考虑)
变压器
11.0 11.0 11.0
箱变
8.34 8.34 8.34

U %——变压器短路阻抗百分数。 s
(2 )架空线路的无功损耗
Δ Q =Δ Q +Δ Q


=(P 2 + Q 2)X /V 2 -(V 2 + V 2)B/2





= 3I2X -(V 2 + V 2)B/2


式中 ΔQ——架空线路的无功损耗(kvar);
Δ Q ——架空线路中电抗的无功损耗(kvar); L
设计研发 Research & Design
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设计与补偿方式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