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国际格局与大国崛起
一、国际社会的本质
1、国际社会是无政府性的。
国内社会是自上而下有政府的。
国际公法是软法(丛林法)、
国内法是硬法(契约法)。
2、国际社会是国家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社会。
因此,国际社会认为国家追求私利是合法的,
以追求国家利益为国际关系的原动力。
国家有权以他国利益为代价维护本国利益,但国家以下的政治组织则这种无权。
不维护自己利益的国家将被国际社会所抛弃,不维护生存的国家将被吞并。
国家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丘吉尔,国家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永久的朋友。
)国家间的等级是实力差别。
3、国际社会的规则是按实力对比进行调整的。
国际法讨论“权利”right,国际政治讨论
“权力”power。
国际规则是大国制定,小国服从,因此强者不断调整国际规则。
国际规则面前各国平等的原则有利于弱国,所以弱者倾向多边主义,强者单边主义。
国际规则的约束力来源于多种利益的均衡。
规则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对主权加以约束,另一方面保护某些利益。
国家接受规则是出于利益权衡的结果,A、不接受规则的损失大于接受(受惩罚,利比亚放弃核计划),B、接受得到的好处大于不接受(获奖励,中国加入WTO),C、同时接受别国比自己损失大的相对收益(约束别人,中国加入ARF)。
二、国际格局
1、格局的三种基本形态。
一极、两极、多极。
一超多强是一极格局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
可以有两极多强。
2、国际格局的构成要素,大国实力对比+大国间的战略关系。
实力对比是等级差别,(世
界强国、地区强国、中等国家、小国)。
战略关系分为(敌人、非敌非友、盟友)。
两者中一者变化,国际格局都可能发生变化。
实力对比质变的速度慢于战略关系质变,因此战略关系变化对格局的影响是经常性的(70年代中美建交),而实力变化则是根本性的(苏联解体)。
3、格局对行为体的影响。
(一国在格局中的地位=格局对其行为的约束力,在一超多强
格局里,美国受约束小于中国;超级大国在两极格局中受到的约束大于多极格局,在多极格局受到的约束大于一极格局)
三、国际体系的要素
4、国际体系三要素:格局性质(单、双、多-主要行为排列组合);体系性质(A、无政
府下的对抗、竞争、合作三种文化结构,B、有政府—世界政府);行为体性质(城邦、诸候、帝国、民族国家、共同体)。
5、国际体系要素的变化速度。
国家关系(几年),实力对比(几十年),行为体性质(几
百年),体系性质变化(千年)(霍布斯、洛克、康德)。
由于体系性质和行为体性质变化慢,而实力和战略关系变化快,因此国际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战略关系与实力对比。
四、大国崛起的性质
1、大国崛起的含义是赶超世纪最强国,只有少数国家具有崛起的机会(能生存的国家有190、能发展的有30多、有机会崛起的只有少数大国)。
2、大国崛起将改变国际格局。
崛起是零和性质的大国权力重新再分配。
因为,崛起只有经过挑战阶段才能实现崛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
3、崛起阶段:准备、起飞、冲刺。
狭义的崛起就是起飞阶段,冲刺是争霸阶段。
4、崛起的基础条件:国际承认,政治稳定无内战之患,有大规模出口能力和技术赶超能力,军事无外部入侵虞。
五、中国的崛起
1、中国崛起的基础。
国际承认(1971年加入UN)经济水平(2000年实现了小康),政治稳定(2002年完成领导人和平过渡),国防安全条件(84年老山之战,无外部入侵危险),社会基础(汉唐盛世的文化融合,崛起的社会要求、东亚模式/北京共识)。
崛起面临的最直接挑战是台独,最大的威胁是美国的军事支持。
2、中国崛起的环境
安全环境是有和平没安全:战略上没有大战,有局部战争危险,分离主义威胁,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升(水、油、金融)。
政治环境是与国际主导力量矛盾加剧:中国是美国主要战略防范对象、中日结构性矛盾出现,中俄欧战略合作加强,与东盟和印度关系改善。
国内政治体制不能与国际主流体制不接轨(武警为使馆站岗),
经济环境是对中国需求增大:全球化加速,迈入知识经济阶段,与国际体系不完全接轨,
六、崛起战略
1、和平崛起:和平是手段,崛起是目的。
手段的选择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
2、崛起战略的类型:搭车战略、反霸改造世界战略、自力更生战略、溶入国际体系的
修正战略
思考题:
1、国际社会体系与国内社会体系的核心性质区别是什么?(有无政府)国家的国际地位由
什么决定?(由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决定)
2、决定国际格局的变量是什么?(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目前一超多强格局是走
向多极化的过渡吗?(不是,过渡时间不能长于格局,一超多强之后可能是两极。
)3、国际体系的三要素是什么?(有无政府、国家形态、格局极数)这三要素的具体内容是
什么?(体系:合作、竞争、争夺;行为体:城邦、诸候、帝国、民族国家、共同体;
格局:一、二、多)
4、崛起的性质是什么?(国际权力再分配,零和关系)和平崛起可选择什么战略?(没有
战略能证,但修正主义战略有成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