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小古文阅读(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通国..(_______)..之善弈者也(_______)(2)以为有鸿鹄将至(3)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4)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使弈秋诲二人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吴起守信昔吴起⑧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③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⑥与之④食。
起之不食以俟①者,恐②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⑦不可也。
注释:①俟(sì):等待②恐:恐怕,担心③暮:夜晚④之:代词,指老友⑤令:派;使;让⑥方:才⑦信:信用⑧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6.解释加点的字。
①昔.吴起出(______)②期.返而食(______)③其为信若.此(______)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______)7.翻译句子。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②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__________________8.《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什么样的品质?_________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习之说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①时习:时常地去复习。
②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③知:了解。
④愠(yùn):生气,发怒。
9.填空。
“子日”中的“子”是指_________,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________,________的创始人。
“不亦说乎”中“说”的读音是___,意思是____。
这段话出自《_______》一书,其中关于学习方法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写出下面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1)君子:_________________(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①恻:怜悯。
②苟:假如,如果。
③徒:白白地。
④《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⑤得:能够。
⑥资:费用。
11.解释加点的字。
①凡得.学者(_______)②过.书舍而泣(________)③吾徒.相教(_______)④欲.书可耳(________)12.翻译句子。
①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_________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_________13.本文中的老师有着怎样的精神?________14.从邴原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B.公欣然.曰(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如)16.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雪突然停了。
D.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17.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
18.这篇小古文主要告诉我们()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9.《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______。
20.“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
小孩儿给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孔子不能决也”中“决”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体现了孔子________的态度。
正如他自己所说:“____________。
”22.把小古文补充完整。
23.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句中“汝”指的是_____(谁),全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孩子们的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①壳入口。
或②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③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④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人。
③想要。
④因为、由于。
24.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胡瑷,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26.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①布衣时:________。
②不复展读:_________。
27.在文言文中,“之”作代词时,可以代人、代事、代物,“即投之涧”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_。
28.翻译语段中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自己的话说说胡瑗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0.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
A.老媪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C.没有实际意义31.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
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
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
33.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本文带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34.根据意思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
盛.数十萤火以照书()A.shèng,兴旺B.chéng,把东西放进去3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
36.车胤买不起灯油,想出了什么方法读书?(用自己的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以夜继日”在现代汉语中是______,形容___,与这个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看到车胤如此勤奋,人们会说:_______________。
(言之有理即可)39.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以夜继日”和我们常用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相同的。
(2)夏天的时候,车胤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学习。
(3)这句话说明(____)A.车胤是一个学习刻苦勤奋的人。
B.车胤的家里实在太穷了。
C.车胤是一个喜欢小动物的人。
40.《三字经》有:“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上面的这段话中包含的典故是《________》,与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2)“家虽贫,学不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句话,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国将要到来教导拉2.使/弈秋/诲/二人弈3.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4.因为两个人的学习态度完全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一个人三心二意,所以他们的学习效果大不相同5.《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分析】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1.本题考查字义的理解,可以联系课内学习积累,学会迁移;依据前后语境推断;通过给字组词的方法等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解释完后放回语境中去检验。
2.本题考查古文的朗读与节奏。
根据古文句子语法结构(主、谓、宾)确定朗读节奏。
同时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古文停顿节奏的前提。
3.本题考查古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