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湖北大学物理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
(612)量子力学和(812)普通物理
参考书目为:
《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普通物理学》,马文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我大概早上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背单词,考研单词大多数是不要求掌握拼写的,在阅读中见到能认出即可,所以速度可以快一点,多重复几遍。
早上大概背一到两个单元,晚上睡觉之前再听一遍录音,第二天再迅速的复习一下,效果还不错。
阅读还是要多读多看,一遍一遍地过。
大家应该也都报了相应的辅导班,老师会有自己的节奏,跟着走就好。
特别推荐大家可以多看一些课外的英语文章,了解下英语阅读的背景知识。
作文从晚些开始就可以,多背范文,自己总结一些好的句子、模板,力争和别人不一样。
作文部分还是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我身边有同学就是客观题做的特别好,但是大小作文分数特别低,导致总分比较低。
英语前期单词一定要抓紧,所以说我觉得听听网课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如果时间紧的话,但是单词必须过关,根据你的记忆曲线滚动复习,可以作为每天零碎时间用,吃饭走路啥的,把时间利用起来。
阅读从始至终不能丢,尤其到了后期,英语这个东西如果一放下,就很难拾起来,那之前的功夫就白花了,所以你可以不用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但是要每天不间断学习。
其次是阅读,我觉得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真的很好。
他的真题解析部分会教一些阅读方法,英语我考的实在是差劲,所以说点教训吧。
首先一定要打好基础,背单词,多背单词,我当时是没有坚持下来,到9月以后背单词特别少,所以就考的不好。
我好朋友她六级考了三次才过,她给我说她背了有七八本单词书。
所
以单词多重要。
阅读也就是老生常谈的,最少做两遍,保证每个单词都认识,每个句子都读懂了,选项也分析清楚,确定到底是什么错误,因为选项的错误就那么几种,最好还要理清楚整篇文章的脉络,逻辑。
新题型我一般都不错,虽然我单词不认识,但是找到一些逻辑关系词啊,同义复现啊,看看逻辑,一般都不会丢分了。
完型我没有怎么练过,但是这几年的趋势就是很简单,所以不要放弃完型。
翻译,我也没有系统看过老师讲,因为我觉得我可以很清楚的看懂句子结构,怎么划分,但是词不认识,所以多背单词多背单词,多背单词,还有就是遇到长难句切忌去一整句话进行直接翻译,而是要进行句子的成分划分。
普通物理
接下来将会对专业课复习进行一下重点介绍。
对于我来说,我将全年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
A.4月上旬——6月中旬,基础复习和院校信息查询。
B.6月中旬——8月下旬,系统复习、形成框架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想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注重笔记与大纲的整理工作,笔记要尽量的做到详细具体。
例如: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波传播到各点,都可以视为发射子波的波源。
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各子波,经传播而在空间各点相遇时,可相互迭加而产生干涉现象。
2、气体的自由度。
自由度本身是一个力学概念,代表物体在空间运动的自由程度,物体运动的自由度越高,则确定它在空间的位置所需的坐标参数就越多,所以可将自由度定义为完全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个数。
C.8月上旬——10中下旬,强化提高、综合复习阶段。
D.10月下旬——12月末,冲刺提高、最后考前复习阶段。
对于专业课复习,学长想说,专业课最近几年比较注重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以及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专业课的复习当然是有一定的方法,学长经过这一年的学习,也总结了不少,对于专业课的常考点,易错点还有拔高题也有自己的总结,我建议大家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下总结,大家一定要注重错题的总结,那些易错题一定要攻克。
总之,大家要记住,错题就是自己的漏洞,所以一定要查漏补缺,跟大家列举一道我自己的易错题吧:
这些真题以及错题可能在考试中反复出现,大家一定要提起注意,多加练习与总结呀。
其实不光是专业课,多做题对公共课同样非常重要,多做几遍《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反复钻研阅读和完型中出现的长难句,对比较难的语法句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剖析,对我们提高阅读理解的做题水平很有帮助,政治同样是如此,李凡《政治新时器》对每个版块都进行了分解,不管是马原、史纲还是分值最重的毛中特,反复刷题不仅是提升做题技巧的方法,更是对基础知识的二次加固,所以不要以为刷题是专业课的专利,对公共课来说刷题同样是很重要的。
好啦,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继续回归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我个人认为要较早的进行,当然基础好的同学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推迟,但是一定要尽快开展。
在进行专业课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课本的复习,注意对课本的理解,结合本科阶段所学知识,一定要充分的理解课本,这在后期将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如果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多看几遍课本,学长在复习阶段将重难点部分写在了笔记上,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私信我,我可以给你。
这个阶段不要过分追求速度,一定要保质保量的理解课本和知识点,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速度,有时候慢工出细活。
比如:1、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是19世纪中叶建立的以气体热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典微观统计理论。
气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的运动遵循经典的牛顿力学。
根据上述微观模型,采用统计平均的方法来考察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为气体的宏观热学性质和规律,如压强、温度、状态方程、内能、比热以及输运过程(扩散、热传导、黏滞性)等提供定量的微观解释。
气体动理论揭示了气体宏观热学性质和过程的微观本质,推导出宏观规律,给出了宏观量与微观量平均值的关系。
它的成功印证了微观模型和统计方法的正确性,使人们对气体分子的集体运动和相互作用有了清晰的物理图像,标志着物理学的研究第一次达到了分子水平。
2、功是物体能量转化的量度。
这就是说物体能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
如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量通常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通常能量减少。
说具体一个例子:电流对电灯的灯丝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内能、光能等)
当课本理解的比较好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下专业课的历年真题,这样可以更清楚学校究竟在考什么,侧重点在哪,同时要注意学校近些年来经常会
出一些与往年类型相似或相同的题目,所以一定要将真题搞懂,然后到了考场,你会发现,好多题目都非常熟悉,千万不要到考试时才后悔。
在11月到考试阶段,应该着重背诵常考的一些题目,同时回归课本,将常考的题目在课本上重点标注,或者自己整理在笔记上,这个阶段非常枯燥,大家一定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样才记忆的比较牢。
当然对于大题来说,同学可以在其他参考书找一些同类型的题目,做一下,因为学校出题模式都比较的固定,一定把大题考察知识点弄明白。
同时我当时在后期做了做研教新版的模拟题,效果还是可以的,其实这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你通过考试,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进而查漏补缺,在上考场前的每一次锻炼都是宝贵的经验,做不好没关系,只要你能根据自己的表现做出积极调整,上考场的时候会有惊喜哦!可是出题角度的不同就决定了题目的多样化,也决定了答案的灵活性。
一味地押某一个重点忽视命题切入点会得不偿失。
这本书从各重点知识可能的出题角度出发总结必备语句,还是非常有用处的。
最后,作为过来人,在这里给各位学弟学妹一些忠告,考研路上非常艰辛,一定要充分做好心理准备,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踏踏实实复习,一年后,回顾来时的路,做到不后悔就好,你只管去努力,结果就任凭它去吧,记住:努力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差。
好了就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比如真题、笔记、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我都分享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