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专题指导之中心论点(教师版)【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2、学习提炼中心论点的方法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教学难点】:学习提炼中心论点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二、专题指导之提炼中心论点(一)了解论点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1、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
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论点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
论点可以出现在文章问题、开头、文章中间和结尾位置。
但是在中学生作文中,中心论点最好在文章的文题和开头就应该出现。
论点不是直觉性的(好或坏)的反应,也不是直观的(喜怒哀乐)的感受。
论点是需要加以证明的一个具体道理。
论点是一个关于做人、做事的正确道理。
2、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
3、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
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二)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要求。
1、正确: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2、鲜明:作者在文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的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
3、严密: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议的人以可乘之机。
4、集中: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
5、深刻: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见解、能够深入的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长谈。
6、新颖: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三)立论的四大原则1、人生原则:观点是由物体、物象、自然现象、科学现象、科学规律而引导出的关于做人做事的人生思考、2、阳光原则:观点要鲜明地表现出对真善美的信心和高扬,对假丑恶的鞭挞和蔑视。
3、求实原则:观点要有事实基础。
事实的剖析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无中生有或者片面化。
否则,就会导致立论的偏颇和绝对化。
4、普遍性原则:观点要有一定的概括性,面对个案、特殊现象或者一个领域的问题要努力推广到类型、一般和其它领域。
就事论事、原地止步难以产生好立论。
(举例材料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3——95页)例1、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提炼出一个合适的观点。
1、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2、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冰心《谈生命》)3、生命中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凄风。
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战。
(高建群《感谢创伤》)观点:○1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
○2热爱生命,感谢生命中的磨难。
○3风雨过后是彩虹。
例2、仔细阅读以下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
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
他听了很高兴。
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
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观点提炼参考意见:a、溺爱使人丧失本能。
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
c、爱也会错。
(爱也要讲究方式。
)d、利诱如刀。
2、站在野鸭的角度来思考:观点提炼参考意见: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依赖只会葬送自己的生命。
c、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寻求帮助。
d、拒绝诱惑,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
(四)提出中心论点的技巧1、开门见山法: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
例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例2:《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2、释题入篇法:在文章开头,就对标题或相关概念的含义加以解释和阐发,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释题入篇法。
这种开头方式往往使文章节奏舒缓,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
例:《舍生取义赞》我赞美“舍生取义”。
因为“舍生取义”是千百万仁人志士的人生哲理,它激励人们为了真理和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它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崇高、圣洁,它使一切见利忘义之辈、苟且偷生之徒变得渺小、丑恶。
3、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巧妙而贴切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例1: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诠释回报》)例2:自负,像一个泥潭,陷进去就难以自拔;自卑,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难以把希望之火点燃。
所以,我们既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
—《自负与自卑》4、引名言、诗文引用名言、诗文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使文章有意蕴。
达到言约意丰、权威夺人的效果,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1: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
”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
我们乘坐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例2:“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所以,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世界因多彩而精彩》5、对比引入法:运用对比引入法,可直接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
辩证说理、对比鲜明、判断曲直、深刻有力。
例1: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就难得成就事业。
由此,我们可以说: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说勤》例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立谏言者事业有成而名垂千古,拒忠言者祸国殃民而遗臭万年。
《忠臣的声音》三、多角度立论(一)多思善想所谓多角度立论,也就是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从不同的方向去审视,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出不同的思想意义即论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例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比如就《南郭先生》的例子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论:①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混不下去,最后逃走,说明名有真才实学的人,最后终会露出马脚,归纳出“人要有真才实学,凭真本事立足”的论点(正面)。
②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侧面)。
③表扬齐闵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侧面)。
④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归纳出“善意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帮助了别人”,“充当好好先生要不得”的论点(侧面)。
⑤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置,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归纳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论点(反面)。
又比如:根据下面材料,进行多角度立意: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
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
他当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
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
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
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儒勒•凡尔纳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这则材料叙述时没有一定的中心,属于开发性材料,分析材料中人物、人物关系、故事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凡尔纳——成功在于不懈努力。
妻子——鼓励给人信心,促人成功。
赫尔哲——从事一项事业需要胆识。
凡尔纳和赫尔哲——世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
凡尔纳与赫尔哲——伟人背后总有无名英雄。
(二)方法(具体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6——97页)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三)最佳角度。
(具体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7——98页)如何选择最佳角度立意呢?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
原因在于:一、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熟悉的。
二、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
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
写作选择最佳角度立意是:1、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2、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四、论点的表述。
(具体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8——100页)五、小试牛刀,根据下列要求运用以上方法提炼中心论点。
(一)读下面的材料,请判断下面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寓言: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第一组:1、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2、没有个人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