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第七章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主要观点
两个人经历了同样的情境,为什么事后 却对发生了什么事有完全不同的印象?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 的不同造成的。
学习内容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论 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 认知流派人格理论贡献和批判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Styles Model (Hashaway, 1998).
普遍性
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维度不仅存在于知觉 过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思维和性格等领域中。 场依存性的人,独立性差,并且容易受暗示;场独 立性的人,有较大的独立性,并且不易受暗示。 场依存性的人,对于需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 新组织材料的任务感到困难,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容 易完成要找出问题的关健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 场依存性的人善于并爱好社交,社会工作能力较强; 场独立性的人不大善于社交。
复习不够充分
粗心大意 昨晚睡觉时外面工地在 施工,没休息好
内部的 成功 稳定的 可控的 勤奋努力
第一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凯利(G.A.Kelly,1905-1967),美国心理 学家 1926年获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 1928年获教育社会学硕士学位 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二战服役期间在军队中对临床心理学的效 用和质量作了很大改进 1946-1965年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任 该校心理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
二、原型
原型(prototypes):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 的典型形象。 人的原型可能是多种特征的组合:如把乔丹当 作篮球运动员的原型。某人不像篮球运动员, 即他看起来不像乔丹。 我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 这些感知的差异又造成行为的差异。不同的原 型就会对人有不同的看法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 交往。
认知的改变:归因
归因
归因(attribution)就是你对所发生事件的原因的解释。
可控或不可控
内部或外部
稳定或不稳定
不是国军不努 力,而是共军 太狡猾了。
内部或外部
可控或不可控
稳定或不稳定
归因方式
一次数学考试没及格…… 我天生就没有数学天赋 老师没教好 发挥失常 数学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 我就是数学天才 老师教得好 考试的题目正好跟我昨天在辅导书 上找得练习题一模一样。 平时比较努力 状态奇佳,超常发挥
四、可能的自我
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当前认知表象中认为自己是 怎样的人影响,还受到“我今后会成为怎样的 人”的认知表象的影响。 对未来的自我进行的想象-可能的自我
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罪犯建立起的可能的自 我就是罪犯(放牛班的春天:亡命徒)
第四节 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
归因模式 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自我指导训练
固定角色治疗
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 们假装成不同的人。 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 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 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 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患者去扮演同他 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象试 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 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
二、评定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 测验
(1)身体顺应测验 :被试坐在一间小的 斜屋内,要求他把身体调正。 (2)棒框测验:被试坐在暗室内,面前 放着一个可以调节倾斜度的亮框,框中 心装有一个能够转动度数的亮棒,要求 被试把亮棒调到垂直。
棒框实验:如图所示:在黑屋里设可发光的棒
与框,其中棒是可以转动的,主试让被试将其调到
(7) 经验定理——说明对实际经验的建构使个人的构 念系统得以验证和修正; (8) 调整定理——说明某些构念比另一些构念更具有 渗透性; (9) 片段定理——说明在尝试建立新构念时可能会出 现反常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一致的; (10) 共同性定理——说明人们的相似性不是因为他 们的经验相同,而是由于他们建构经验的方式相同; (11) 社会性定理——说明为了扮演角色,个人必须 了解他人的构念系统,然后照此行动。
一、图式
图式(schemas)实质上是指一种心理结 构,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结 合成一个有机体的一系列一般知识所组 成。
举例:阅读下面文字,看你的理解程度如何 这个程序实际上很简单。首先,你把总件数分 成几组。当然,如果件数不多的话,一次就行 了,——很重要的是,件数一次不能太多。就 是说,每一次太多不如太少效果好。这在短时 间内似乎不重要,但经常不注意这一点很容易 造成麻烦,而且一旦造成错误,其代价可能是 昂贵的。开始时,整个程序可能看上去比较复 杂,但要不了多久,它就会成为你的生活的一 个组成部分。
认知人格理论产生的原因
内部原因: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 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失败。 外部原因: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 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生活空间的影响, 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关于个体差异 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 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
Hidden Pictures
三、心理分化
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裂 场独立-场依存
心理机能 分裂
神经生理 分裂
认知改 有限的人际 有组织 特殊化 大脑半球 组技能 交往技能 的控制 的防卫 机能单侧化
第三节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 论
Walter Mischel (1930- ) 认知结构:图式和原型 自我的认知表象:自我图式和可能的我
自我图式的研究
1、 独立、依赖、中间类型,在反应30个独立-依 赖的词时,与个人特点吻合的反应比较快。 2、40个词,尽快回答是与否,10个与自我图式 有关的词。后30个不需借助自我图式的题目更容 易回答。 3、让被试评价抑郁和非抑郁的形容词,然后回 忆评价过的形容词;结果具有抑郁症的人在回忆 抑郁形容词比较好。
垂直状态。
(3)镶嵌图形测验(Embedded Figure Test): :简单图形暗含在复杂图形中,要 求被试把简单图形分离出来
Men tend to perform a little better on this visualization task than women. Interestingly, people with autism (over 80% of whom are male) perform better, on average, than nonautistics.
一、 人是科学家
象科学家一样通过创立能使自己准确地 预期未来的理论,力求减少不确定性, 使生活明朗化。 提出“个人构念”法,即个人对周围世 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由 此推导出十一条推论 构念:知觉、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 如 好-坏;给予-获取
(1) 构建定理——个人构念是在重复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 (2) 固定定理——个别差异是由于人们按照 自己的构念来看待周围世界之故。 (3) 组织定理——个人构念是一个有组织、 分层次的系统。 (4) 二分法定理——个人所有构念都具有两 极性。 (5) 选择性定理——人是通过构念选择的限 定或扩展来运用构念的。 (6) 范围定理——说明一种构念仅实用于一 定范围的事件;
稳定性
个人在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连续维度上的相对 位置是相对稳定的。 威特金等人在1967年起对1584名大学生(男女 各半)进行为期十年的追踪研究。 场独立性的学生比较一贯地偏爱需要认知改组 技能的、与人联系较少的学科(如自然科学), 场依存性的人比较一贯地对认知改组不感兴趣, 偏爱人际关系的学科。
原型层次举例
为某种信念献身的人
信徒
社会积极分子
僧侣
哈西德教派
修女
护鲸运动者
反对虐待儿童者
反战人士
举例:鲍勃头发又脏又乱,上课少有兴 趣。 老师心中有一个麻烦制造者的原型,鲍 勃看起来像这个原型。 老师认为鲍勃的成绩会很差。
三、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影响个体对有关自我信息的 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结构,它源于 过去的经验。 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又强烈影响个人的行 为。
详察阶段:个人努力尝试许多命题建构, 尽可能对情境做各种解释。涉及到“假 如-然而”的思考,或认知上的试误。 预断阶段:在前一阶段思考的全部建构 中选择那些似乎同这种情况特别相关的 建构 控制阶段:个人实际上已作出了抉择, 制定了行动过程。
焦虑-个人面临那些在其构念系统之外 的各种事件的再认; 敌意-继续探索有效的证据来赞成某类 已为它自身证明失败了的社会预言; 攻击-对个人认知领域积极的补充; 内疚-对个人明显背离自己核心角色构 念的认知; 威胁-对个人核心构念中将产生一种全 面改变的意识。
第二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Herman A. Witkin , 1916-1979,美国心 理学家 1939年以关于白鼠学习迷津的研究获心 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成为格式塔心 理学大师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 1967)的助手。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场依存-场独立性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 主要依靠外部参照还是依靠内在自我参 照的两种对立的认知倾向。 场依存性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中 的其它事物(包括知觉者本身的状况) 的影响,很难离析出知觉单元; 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少受知觉当时的情 境影响,比较易于离析出知觉单元。
自我图式和抑郁
抑郁属于忧愁、悲伤、颓丧、消沉等多种不愉快的情 绪综合而成的心理状态。 抑郁患者在评价和解释有关自身、周围环境和自己未 来的事件时,由于受到他们特有的负面自我图式对有 关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各种 抑郁的情感和行为。 抑郁心境 消极看待周围环境 意志消沉 消极看待自身 回避的愿望 消极看待自己的未来 自杀的念头 依赖性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