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吴江市交通局文件(交通运输)吴江市交通局文件吴江市交通局文件吴交工〔2007〕57号★关于印发《吴江市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整治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交通各有关单位:现将《吴江市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整治工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六月六日抄送:局监察室、工程科、安全办吴江市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整治工作管理办法1.安全管理的范围和原则1.1安全管理的范围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三个方面。
1.1.1劳动保护侧重于政策、规程、条例、制度等形式,规范操作或管理行为,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1.1.2安全技术侧重于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管理。
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安全技术规范、技术规定、标准、条例等,以规范物的状态,减轻或消除对人的威胁。
1.1.3工业卫生侧重工业生产中高温、粉尘、振动、噪声、毒物的管理。
通过防护、医疗、保健等措施,防止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危害因素的危害。
1.2安全管理的五种关系在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为了有效地将施工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1.2.1安全和危险且存安全和危险在同壹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相互依赖而存在的。
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
安全和危险且非等量关存、平静相处。
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安全和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
1.2.2安全是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有了保障,生产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如果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出现事故,生产势必隐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需要把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之后,才能继续生产。
1.2.3安全和质量的联系从广义上来讲,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
安全和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
1.2.4安全和速度互保速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
我们应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
速度和安全成正比关系。
壹味强调速度,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
当速度和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1.2.5安全和效益的兼顾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情,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
相反,如果出了安全事故,经济上也必然要造成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和效益完全是壹致的。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排。
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仍要考虑力所能及。
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安全不惜资金的盲目高标准,都不可取。
1.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3.1管生产的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且对生产发挥促进和保证作用。
因此,安全和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在安全和生产管理的目标上却表现出高度的壹致和完全的统壹。
管生产的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壹切和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
由此可见,壹切和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和安全管理且在管理中承担责任。
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壹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1.3.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目的。
1.3.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壹,预防为主”。
安全第壹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和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进行安全管理不只是处理事故,仍有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和健康。
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
在安排和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的、坚决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1.3.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即在生产活动中,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壹切和生产有关的人共同的事。
缺乏全员的参和,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
当然,这且非否定安全管理第壹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1.3.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可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和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见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
从事故发生的原理见,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做安全管理的重点。
1.3.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
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和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2.常规安全技术措施2.1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因素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因此,安全技术措施的制订也必须从人和物俩个方面考虑。
2.1.1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
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壹次不安全行为不壹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迟早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1)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质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
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和非理智行为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逞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
在安全管理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要的,也是非常严肃、非常细致的壹项工作。
(2)人的失误原因人的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且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
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
也有和外界刺激要求不壹致时,出现要求和行为的偏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
此外,仍由于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楚,有意采取不恰当的行为等,从而导致完全错误的行为。
2.1.2物的不安全状态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壹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如果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就会引发安全事故。
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
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
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在进行施工组织、工艺安排和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壹。
2.2常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是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控制生产因素不安全状态、预防和消除危险因素对人产生的伤害的科学武器和有力手段。
安全技术包括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壹切技术方法和措施,以避免损失扩大的技术手段。
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具体的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控制,预防和消除事故危害。
发生事故后,则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是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损失,避免引发其他方面的事故。
安全技术和工程技术具有统壹性,是不可割裂的。
这正是我们经常要求的“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控制效果是评价安全技术措施的唯壹标准.其具体标准有如下几个方面。
2.2.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是否能有效的防止工艺过程、操作过程中,导致产生严重后果的人失误。
2.2.2控制人失误后果的能力出现人失误或险情,也不致发生危险。
2.2.3防止故障或失误的传递能力发生故障、出现失误,能够防止引起其他故障和失误,避免故障或失误的扩大和恶化。
2.2.4故障、失误后导致事故的难易程度至少有俩次相互独立的失误、故障同时发生,才能引发事故的保证能力。
2.2.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对偶然、超常的能量释放,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具有能量的再释放能力。
2.2.6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采用限量蓄积和溢放,随时卸掉多余能量,防止能量释放造成伤害。
2.3安全技术措施的优选顺序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应遵循预防性措施优先选择,根治性措施优先选择,紧急性措施优先选择的原则,依次排列。
以保证采取措施和落实的速度,也就是要分出轻、重、缓、急。
安全技术措施的优选顺序:根除危险因素→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联锁→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或失误→校正行动。
2.3.1根除、限制危险因素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工艺,选用理想的原材料和本质安全的设备,且控制和强化长期使用中的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对人的伤害作用。
2.3.2隔离、屏蔽以空间分离或物理屏蔽,把人和危险因素进行隔离,防止伤害事故或导致其他事故.2.3.3故障—安全设计发生故障、失误时,在壹定时间内,系统仍能保证安全运行。
系统中优先保证人的安全,依次是保护环境、保护设备和防止机械能力降低。
2.3.4减少故障和失误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是经常采用的减少故障和失误的措施。
2.3.5.警告生产区域内的壹切人员,需要经常的意识或注意:生产因素变化、警惕危险因素的存在。
采用视、听、味、触警告,以校正危险的行动。
警告是提醒人们“注意”的主要方法,是校正人们危险行动的措施。
3.公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公路施工应当符合交通部发布的《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各项要求。
这里仅介绍主要工序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3.1桥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1.1桩基施工。
首先要做好河道内的防洪抢险工作。
河道的主要用途是排涝防洪,特别是季节性河流,必须从计划安排上避开汛期施工,如果因特殊情况部分桩基需要在汛期施工时,要和当地水利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
遇有险情,施工设备和人员可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3.1.2围堰打桩。
围堰设计必须满足河道最高水位和有利于洪汛期施工,要设专人值班,现场必须备足抢险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