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腺瘤切除术(MG)

胸腺瘤切除术(MG)


临床分型




1.眼肌型:最多见,可自行缓解,预后较 好,表现为眼外肌麻痹。 2.延髓肌型:主要为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 较严重 3.全身型:表现为四肢和躯干肌无力,可 能会发生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病肌的基本现象是:病态疲劳,即运动后 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晚重的特点。
MG危象



如果争骤发生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 为危象,如不及时抢救,即可危及病人生命。 (一)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病人由于胆碱酯酶抑制 剂用量不足或突然停药,发生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 维持换气功能,在手术创伤、全身感染、分娩后更易 发生。 (二)胆碱能危象:重症肌无力治疗过程中,若胆碱酯 酶抑制剂用量过大,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积聚过 多,持续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胆碱能阻滞而致 呼吸肌无力。 (三)反拗性危象:药物剂量未变,但突然失效,见于 暴发型或胸腺瘤手术后数天,不能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减轻或控制危象
术后护理 ->呼吸系统的护理

2.呼吸机时护理:术后为防止呼吸肌无力, 对通气不足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辅助 时间2-70小时,至患者病情稳定。其呼 吸模式多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呼吸,并视患 者呼吸强弱适当设置呼吸机的触发灵敏度, 鼓励患者自主呼吸,以逐步减少辅助呼吸 的次数,尽早待机。
术后护理 ->呼吸系统的护理
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Nhomakorabea


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 质及表面抗原,X片、CT或MRI及肺功能测定,对于 确定胸腺瘤的存在、 大小,了解患者是否有肺通气功 能的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营养妆况,增强手术耐受力。进食正常者,多给 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吞咽困难进食 少者,可给予静脉营养药, 必要时输血浆、白蛋白、全血,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了解患者肌无力进展情况,为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 后并发症发生,一定要在危象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后 方能手术。 术前准备:备皮、备血,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 晚普通灌肠一次,术前30分肌注新斯的明及阿托品。
MG的治疗(2)
(九)中药:扶正强筋片 (十)淋巴细胞交换疗法 (十一)其他辅助疗法
1.极化液:促使终板功能恢复 2.氯化钾:增加细胞外钾离子浓度 3.葡萄糖酸钙:钙离子在神经-肌肉传递过程中 起重要作用,改善病人运动功能 4.哈伯因
用药选择的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影响肌肉传导,降低肌细胞膜兴奋性或 抑制呼吸的药物。 1.抗生素的选择,首选青霉素、头孢类或氯霉素, 次选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庆大霉素、链霉素、 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禁用。 2.术后尽可能避免使用有一定呼吸抑制作用的镇静 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度冷丁、巴比妥类和 芬酸钠类、利眼宁类等。 3.其它药物:奎宁、奎尼丁等降低肌膜兴奋性,避 免使用。
术后护理->饮食

饮食:术后第一天起流食,吞咽无力、 进食困难者可予鼻饲饮食。
术后护理->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重症肌无力严重影响生活,患 者期盼心理较强,而手术只能缓解不能立 即消失症状,且远期效果较近期效果好。 因此,患者易产生失望、焦虑情绪,护士 应体贴患者,积极与之交流,消除其恐惧、 焦虑情绪,说明乐观是恢复疾病的前提, 使之振作精神,增强信心,自觉按时服药, 主动配合治疗,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

3.严格气管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发生坠积性肺炎,对于痰多,呼吸道分泌 物潴留,排除困难,给予拍背、超声雾化 吸入、鼻导管吸痰协助其排痰,若效果不 佳,应即时行气管切开术。
术后护理 ->循环系统的监测

术后持续EKG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律的 变化,测BP Q30分—1小时一次,待平 稳后改为Q2小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术前护理->药物治疗


1.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应用,如吡啶斯的 明15-30mg、Tid~Qid或Q6-8小时, 适当给予激素治疗,保证患者按时、准确 服用药物,观察 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 2.凡影响肌肉传导,降低肌肉细胞膜兴奋 性或抑制呼吸的药物都可以加重患者肌无 力症状,镇痛药如吗啡、度冷丁,镇静药 如巴比妥,抗生素类如链霉素、新霉素、 卡那霉素等应慎用或禁用。
重症肌无力免疫学发病机制



MG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是以体液免疫 功能紊乱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 内增多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造成骨 骼肌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量减 少和功能障碍有关。 血清阴性的MG:相妆一部分MG病人,AchRab 含量正常,胸腺病理学正常,骨骼肌运动终板 AchR数量和功能正常,称为血清阴性的MG。 因此,MG免疫学发病机制是继续深入研究和争论 的焦点。
术后护理


(一)呼吸系统的护理 (二)循环系统的监测 (三) 危象时观察、判断及处理 (四) 药物治疗 (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保持水电 解质平衡 (六)引流管 (七)饮食 (八)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呼吸系统的护理

1. 术后常规异导管或面罩给氧48-72小时, 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有无紫绀。 由于药物及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较易发 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肌无力现象,导致 呼吸困难发生,常规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呼吸机,必要时尽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 助呼吸。
MG的临床表现



受累的肌群: 1.眼外肌:最常见。表现为双眼睑下垂,复视。 2.咀嚼肌和吞咽肌:进食咀嚼费力,言语低沉, 吞咽缓慢。 3.颈肌:抬头、竖颈困难 4.四肢肌群:以近端肌无力为主,抬臂、抬腿困 难 5.呼吸肌(肋间肌及膈肌);咳嗽无力,呼吸困 难,继发吸入性肺炎而死亡。 6.面部表情肌:面部表情困难、闭目,示齿无力。
MG危象时救治 (1)


以肌无力危象最为常见 一、鉴别危象类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二、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应用 三、掌握气管切开适应症 四、必要时采取干涸疗法:胆碱能危象或反拗 性危象,大剂量胆碱酶抑制剂仍频发肌无力危 象,在人工辅助呼吸保证下采用干涸疗法,停 用胆碱酯酶抑制剂T2小时,以后再小剂量开始 用药。还可应用极化液 五、控制肺部感染
MG危象时救治(2)



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七、血浆交换疗法 八、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 ①丙球每天6-10g,连用5天 ②每次6000mg,每周1次,10次1疗程
胸腺瘤切除术(MG) 手术前后护理
一、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一)常规护理 (二)药物治疗 (三)注意事项 (四)心理护理
肌束颤动
腹痛及肠鸣音 心率
(一)
无,腹部胀气 加快
(十)
有,亢进 减缓
术后护理->危象观察、判断及处理

反拗性危象,其用药并未过量,而是在感 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抗胆碱 酯酶突然失去控制效力而出现,因此应预 防感染,避免产生危象的诱因。
术后护理->药物治疗




严格遵医嘱给予抗胆碱酯酶药,药物过量或不足 都会诱发危象,故药物的正确使非常重要。 1.用药后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唾液分泌,有 无腹痛等,了解药效并以帮助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2.帮助患者制订药物服用情况表,列出每日服 药时间、剂量及机体反映,以指导治疗。 3.术后禁用或慎用止痛剂,并对患者作好解释 工作,取得配合。

抗胆碱酶酶的应用

原则上不增加剂量 手术将完前半小时洽新斯的明2mg+阿托 品0.5-1mg,加入10%葡萄糖中缓慢滴注 (15-20gtt/分)。必要时重复使用。24 小时后改口服吡啶斯的明。注意停静脉给 药前2小时给口服药。
并发症


重症肌无力危象和胆碱能危象 肺部并发症 大出血 其它:切口感染等
胸腺瘤切除术(MG) 手术前后护理
周雁荣
概述


胸腺由胚胎第三、四对咽囊的内胚层分化 而来。它位于胸骨后方,纵隔上部,分左 右两叶。胸腺内的细胞主要分为二类,即 胸腺细胞(正在发育的T细胞)和胸腺基质 细胞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人体免疫机制的 中心。 胸腺的功能主要是培养T细胞,产生胸腺激 素,形成T细胞分化增殖的微环境,使淋巴 干细胞在胸腺内完成准备阶段的发育。
胸腺在免疫,神经及内分泌网络中 的地位和作用


胸腺具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并表达多种递质 受体,故其功能可受神经及内分泌系统调 节。 胸腺合成、分泌的胸腺素对免疫、神经和 内分泌三个系统均有调节作用。
胸腺瘤的临床特征



胸腺瘤通常表现为前上纵隔肿块 常见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心悸及胸骨 下和肩胛间剧痛。 症状的多样性:如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 胞发育不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免疫、 内分泌和血液方面的异常。 治疗:以手术切除效果最佳,不能切除者 可采取放疗治疗。
MG的诊断


临床特点 药物试验:1、腾喜龙试验 2、新斯的明 试验 电生理检查:电刺激试验,肌电图
MG的治疗(1)
(一)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应用:最常用的是新斯的明 (二)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醛,如强的松等,氢化 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三)其它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 (四)免疫调节剂:胸腺素、胸腺肽的应用 (五)血浆交换疗法 (六)胸腺放疗 (七)胸腺切除:MG患者伴胸腺病变者70%-80%。对于 伴有胸腺病的MG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对于不伴有胸 腺瘤而有过危象发作的MG患者,及经内科治疗症状反 复者均应手术治疗。 (八)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100-200mg/Kg,每 周一次,5-10次为一疗程
术后护理->危象观察、判断及处理

重症肌无力术后易出现肌无力危象、胆碱 能危象、反拗性危象,三种危象都可表现 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口唇及肢端紫绀, 烦躁不安等,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 但处理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护士对3种危急 的判断和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