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力资本及其评估方法研究综述_加小双

智力资本及其评估方法研究综述_加小双

一 关于智力资本的定义与构成
( 一) 国外关于智力资本定义与构成的研究 Senior 在 1836 年指出智力资本是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 技能,实际上是将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使用[1]。 但是,学界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学家 Calbraith 于 1969 年最早 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是一 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 到目的的方法[2]。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学界对于智力资本的关注度 越来越高,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瑞典“知 识管理之父”Sveiby 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相对无限的、以知 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包括雇员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3]。Lynn 认为,智力资本是为组织实 现价值增值而被捕获、被具体化的、能发挥杆杠作用的智力 原料[4]。Stewart 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 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 上 获 得 竞 争 优 势 的 事 物 之 和 ”,而 且 提 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即智力资本价值体现在人 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5]。Hall 指出,智力 资பைடு நூலகம்由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形资源组成[6]。Kaplan 和 Norton 指出,当公司投资于顾客、供应商、员工流程、科技和创新 以创造未来价值,此种价值的累积就是智力资本[7]。Edvinsson 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对专业知识、实际经验、组织技术、 客户关系和 专 业 技 能 的 掌 握,使 组 织 在 市 场 上 享 有 竞 争 优 势[8]。Roos 认为,智力资本是指那些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 反 映 的 所 有 流 程 和 资 产,具 体 包 括 商 标、专 利 和 品 牌 等[9]。 Brooking 认为,智力资本是由使企业得以运转的所有无形资
( 一) 国外关于智力资本评估方法的研究 1. 宏观评估法 ( 1) 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法[17]。该方法由 Edvinsson 提出,是一种粗略计算知识资本的可行方法。企业公允 价值( Fair Value) 扣除企业账面价值,所得差值就是企业知 识资本的总额。公允价值可以用企业的股票市值表示,也可 以通过与同行业中规模相似、收入利润相近的公司进行价值 比较得出。衡量一家公司的知识资本最直接的一个指标就 是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如果某公司的市值为 1000 万元,而账面价值为 500 万元,那么 高 出 账 面 价 值 的 500 万元就是该公司的知识资本价值。这种方法计算简便, 但是由于股票价值不能准确代表公司的市值,而且账面价值 也可能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合,故其计算结果并不准确,只 能视为一种粗略算法。 ( 2) 托宾 Q 值法( Tobin’s Q) [18]。此方法由诺贝尔经济 学奖得主 Tobin 最早提出。Tobin 认为,IC( 智力资本) = MV ( 公司市场价值) - BV( 账面价值) 。在此基础上,Tobin’s Q = 市场价值 / 重置成本。当 Q < 1 时,表示资产价值小于重置 成本,公司将不会购买此资产; 当 Q > 1 时,资产价值大于重 置成本,公司可以投资该资产。Q 值越大,代表公司的投资 行为就能得到超额利润,而超额利润的源泉就是知识资本。 此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测量一个企业的智力资本,还可以用来 评估特定资产的价值,而且账面价值不会因为折旧速度过快 而被低估。但是,这 种 方 法 会 随 着 会 计 方 法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无法对企业决策提供借鉴意义,而且许多资产( 如知识产权 和商标等) 的价值并不一定反映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 ( 3) 智力资本推算法( CIV) 。 [19] 此方法由美国西北大 学 Kellogg 商学院附属机构 NCI 研究中心提出,旨在通过评 估无形资产,帮 助 政 府 扶 植 知 识 密 集 型 产 业。计 算 步 骤 为: ①计算公司前 3 年的税前盈利; ②计算资产负债表中 3 年的 平均年终有形资产价值; ③以资产除以赢利计算公司的资产 报酬率; ④列出 3 年的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 ⑤计算赢余报 酬,赢余报酬 = ① - ④ × ②; ⑥计算前 3 年的平均所得税率, 乘上赢余报酬,再从赢余报酬中扣除,即得到税后盈利。这 个税后盈利便是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代表一家公司运用无 形资产超过同行业的能力。此方法有利于帮助企业了解无 形资产的价值大小,既可以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也可 以用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比较。但是,此方法计算复杂,对 企业的会计资料要求很高,而且若企业的资产报酬率低于行 业平均资产报酬率便无法计算。 ( 4) 实 际 期 权 定 价 法 ( AOP ) 。 [20] 这 是 由 Pricewater House - Coopers 公司研究的一种度量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 应用于交易已经发生且公司总体价值已知的情况下。总体 价值必须根据不同的业务种类和具体资产进行分配,而且强 调通过未来潜在收入法( 贴现现金流) 或市场比较法来评价 各项资产。此方法认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加得到的价 值不一定和公司的市场价值完全一致,公司所有资产( 包括 智力资产) 和公司市值之间的差距是管理团队所得到的期权 价值。有价值的期权包括进入新市场、引进新产品。公式表 示为: 公司的总体价值 = 有形资产 + 无形资产的贴现现金流
笔者以“intellectual capital”和“智力资本”为关键词分别 在 web of science 三 大 引 文 库 ( SCI、EI、ISTP) 和 中 国 知 网 ( CNKI) 分别进行了检索( 截止到 2013 年 2 月 28 日) ,得出 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研究的研究趋势图( 见图 1、2) 。
义、构成、宏观和微观评估方法或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及作出简要评价。
关键词:智力资本; 知识资本; 评估; 模型; 综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4681(2013)03 - 0052 - 05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全球兴起,它实际上是 一种依赖于知识、智力投入的智力密集型经济。在这种时代 背景下,智力资本( intellectual capital,又称知识资本) 及其评 估开始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第 27 卷 第 3 期 2013 年5 月
长沙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Vol. 27 No. 3 May. 2 0 1 3
智力资本及其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加小双,徐拥军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智力资本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有关智力资本的定
图 NKI 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趋势 从图 1 可以看出,国外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可分为三个 阶段。( 1) 萌芽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 期) : 论文数量很少,每年平均不超过 10 篇; ( 2) 发展阶 段
二 关于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
资本是可以量化的。智力资本尽管是无形的,但也应可 以通过一定的评估方法予以量化,因而智力资本的评估方法 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智力资本的价值大小取决 于智力资本的拥有者如何使用,行业不同,适用的评估方法 不尽相同,同一行业的组织不同,所适用的评估方法也不同。
目前,学者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评估方法或模型,根据其侧 重点,可以分为宏观评估法和微观评估法。
* 收稿日期:2013 - 04 - 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有企业境外档案监管体系研究”,编号: 12CTQ036。 作者简介:加小双( 1989 - ) ,女,湖北随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 知识管理。徐拥军( 1975 - ) ,男,湖 南平江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 知识管理。
总第 113 期
加小双,徐拥军: 智力资本及其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53
产组 成,即 知 识、知 识 传 递 过 程 和 知 识 传 递 过 程 的 最 终 产品[10]。
Bontis 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 本三大部分( 见图 3) 。人力资本指员工所拥有的知识的集 合; 结构资本指企业实现目标所必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就是企业在组织日常活动中的知识; 关系资本指企业 与外界的网络关系,包括客户、供应商、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关 系,是企业的组 织 潜 力[11]。 该 方 法 现 已 成 为 智 力 资 本 的 国 际通用分类方法。
54
长沙大学学报
2013 年 5 月
量 + 商誉( 企业期权) 。此方法把期权定价概念应用于真实 的商业环境,适应竞争白热化的经济环境的特点。
除了上述几种 方 法 之 外,还 有 其 他 一 些 宏 观 评 估 法,如 投资者分配市场价值 ( INMA)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法 ( HRCA) 、经济附加值法( EVA) 、知识资本价值法( KCV) 、知识资 本价值法( KCE) 等。这些方法以传统会计方法为基础,通过 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计算公司从智力资本获得收益的净现值。 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进行财务分析,即通过若干个财务指标 的计算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而推算智力资本的价 值。这种宏观评估法将智力资本与有形资产进行直观比较, 有利于计算出 智 力 资 本 的 实 际 价 值。但 是,对 于 组 织 来 说, 这是一种事后 评 估,也 是 一 种 短 期 评 估。因 而,这 种 基 于 财 务的评估方法并不能提供战略性的借鉴意义,容易导致经营 者的短期行为。
图 3 Bontis 的智力资本结构图
( 二) 国内关于智力资本定义与构成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科学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 本国实际,对 于 智 力 资 本 的 定 义 和 构 成 也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观 点。严若森认为,知识资本本质上是整合于组织结构、制度、 文化、员工素质 以 及 经 营 关 系 等 之 中 的 无 形 资 产[12]。 袁 艺 等认为,智力资本是可规范、掌握并施加影响后能够产生更 大价值的资 本,其 表 现 方 式 是 企 业 帐 面 价 值 和 市 场 价 值 之 差,其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显著的流动性,其作用是 能给企业带来 未 来 的 收 益[13]。 袁 锋 等 认 为,智 力 资 本 不 仅 包括会计中认可的知识转化过程的最终产品,而且包括各种 蕴藏在企业及员工头脑之中的知识或其转化物[14]。闫化海 等认为,凡是可以增加公司价值者、或为公司创造并享有竞 争优势者、或超出公司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都可以视为公 司的智力资本,它 包 括 人 力 资 本、关 系 资 本 和 结 构 资 本[15]。 王喜连等认为,智力资本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有价 值的、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所有资产总称,是企业市场价 值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16]。 到目前为止,国 内 外 还 没 有 形 成 对 智 力 资 本 概 念 的 共 识。近年来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研究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 是从智力资产的资本属性出发,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察,注 重智力资本的质和量及其对企业资本负债表的影响,这个角 度的定义占大多数; 二是从智力资本的无形属性出发,从知 识管理的角度考察,注重对智力资本的分类,强调其无形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