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嘉年华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5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某嘉年华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3项目选址某嘉年华游乐园项目考虑游乐园周边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氛围。
1.1.4项目法人1.1.5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金额为45020.50万元,主要用于某嘉年华游乐园项目的建筑工程投资、配套工程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无形资产费用、其他资产费用、预备费以及充实企业流动资金等。
1.1.6项目建设内容某嘉年华游乐园项目建设用地95950m2,项目总建筑面积32500 m2。
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该项目以一些大型游乐设施为主,拟建成阜阳市首屈一指的游乐天地。
1.1.7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45020.50万元人民币,全部为企业自筹资金。
1.1.8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建设工期共计12个月。
1.2项目法人简介1.3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某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4)《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5)《某“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现代财务会计》;(9)项目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10)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1)项目立项;(12)委托书。
1.4编制原则(1)充分利用建设地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建设地现有条件(设施、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坚持施工安全性原则,采用最先进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确保项目工程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设未来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7综合评价项目将发展成为阜阳市新的旅游目的地,某著名的休闲旅游中心,打造成为某旅游名城的“休闲娱乐名片”,促进某休闲娱乐以及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的运营将为某当前经济发展规划作出有力的推动,将极大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加快当地经济发展进程,为某经济发展增创新的优势。
项目建设是当前某休闲旅游场所的有效补充,市场前景较好,发展前景可观,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与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2.1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
休闲的普及又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发育出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
大型休闲综合型游乐园正是这样一个新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是依据科学发展观,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发,从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推出的重要方略。
我国休闲供给市场存在“战略性短缺”,相关的产业门类增长速度与居民文化、休闲消费实际增长速度,以及居民的文化、休闲消费潜力相比,存在巨大的落差。
2.2项目提出缘由不少游乐园顺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以其高超的策划、精致的建筑、丰富的内涵和一流的管理服务水平,很快轰动海内外。
他们的成功给人们提出启示:一个成功的游乐园,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投入产出效益和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建设游乐园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是对资源、产品的重要补充,在旅游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则是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具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所在地某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某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民众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强,以阜阳、某为轴心的相邻各省、市、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的提高,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文化消费能力足以满足游乐园这一产业的市场需求。
而在此地区还未有大型的游乐设施,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娱乐、休闲设施相对滞后,“环球嘉年华”时尚的娱乐方式能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市场潜力较大,前景看好。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3.1满足某休闲娱乐迫切需求的需要2.3.2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2.3.3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2.3.4整合某景点,提高某旅游目的地地位的需要2.3.5增加当地就业促进相关产业链的需要2.3.6推动项目公司长足发展的需要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4.1政策可行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某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深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近年来,某依托、挖掘传统文化,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基本形成了以自然观光休闲、运动休闲、休闲农业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同时,某深入挖掘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动关联产业发展。
把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树立旅游品牌。
这些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说明了该项目完全符合国家、某产业发展规划,因而项目能够在政策上得到大力支持。
2.4.2市场可行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旺盛的需求,未来的20年将是国内游乐园发展接近国际水平并快速成长的时期。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休闲旅游业快速稳定发展,尤其是项目拟建地某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较强的辐射和集聚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游乐休闲,相得益彰。
同时,本项目的关注度很高,普遍支持,认同度高,这将为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市场优势。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会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可见,本项目的建设市场潜力较大,具备市场的可行性。
2.4.3项目公司实力支持项目公司资金实力十分雄厚,同时运营管理理念先进,经验丰富,具备较好的基础,完全有能力胜任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公司凭借多年在休闲娱乐领域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已形成具有产业运作、品牌运营经验的专业团队。
2.4.4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
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
综合以上因素,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优越的先决条件,项目建设可行性较强,且十分必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地理位置选择某嘉年华游乐园项目拟建地点选址为:某沙颖河三桥南侧向西800米。
3.2用地条件本项目选址用地地块整齐、地势平缓,土方平整工作量较小,规划建设用地面积95950m2。
3.3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周边道路、电力、给排水、通讯、燃气等配套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3.3.1给水工程本项目水源引自当地自来水管网。
3.3.2排水工程本项目采取雨水、污水分流方式排放,就近排入县城市政污水管网。
3.3.3电力工程本项目电力工程主要为配电及照明供电,由县城电网提供。
3.3.4电讯工程本项目电讯工程与县城市政配套网络相接。
3.4选址自然概况3.4.1区位概况某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某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
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某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某”的美誉。
3.4.2气象某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
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
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4.3地貌某境处于淮北淤积平原之西北部,黄泛平原是地貌类型的主体,始于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以来的黄河多次西泛滥淤积而成。
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东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降一万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
按地貌成因分类,可分为剥蚀堆积河间平原和最新泛滥带。
削蚀堆积河间平原广泛分布在河间地区,由青黄杂色亚粘土构成,顶部有50厘米左右的黑色风化壳,地表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青黄杂色亚粘土明显地遭受剥蚀,沿裂隙呈棱块状脱落,剥蚀脱落的亚粘土碎块,重新在附近或移至别处堆积起来。
3.4.4水文某境内水系发达,颍河、茨河和西淝河是某境内的主要河流,形成三大水系,均属淮河支流和分支流,呈西北东南流,汇入淮河。
其中颍河流经税镇、旧县镇、郑渡口至界牌入颍泉区,境内全长40km,流域面积330km2。
而茨河流经清浅、双庙、原墙、关集等四个乡镇,后入颍泉区,境内全长71.5km,流域面积1009km2。
西淝河在本县境内长22.5km,流域面积518km2。
3.4.5地质某城处于颍河的半环抱之中,使得原河漫滩较为发育,造成县城工程地质特征较为复杂,大体分四个区:Ⅰ区旧城区以北、以西。
上部粉土较薄,一般1~2m左右,再向北尖灭。
其粉土以下的粘土层,土质较密实,承载力一般大于200kPa。
Ⅱ区老城区。
上部多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或淤泥,厚度在2~4m之间,大部分素填土无固结,土质强度较差,承载力在70~90kPa间,局部小于70kPa。
Ⅲ区老城区以南至颍河、细阳路与国泰路之间地段。
该区内黄泛冲积土复杂,表现为粉土与淤泥质粉土互层,镜湖古暗滨外为淤泥粉质粘土,厚度一般在3~4m之间,镜湖古暗滨处厚达12m左右,其土质松软,承载力一般都小于90kPa。
Ⅳ区以上区域外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