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漫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1406班
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
中国动漫的起源和发展
要说中国动画,其实历史实在不短了,大伙都知道的米老 鼠,第一次和世人见面,是在1928年,那是世界上第一部有 声动画《威利汽船》而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 生在1926年,比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只晚了20年, 算到今天已经有80年的历程了。
中国动漫缺少创新
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去年,我国生产了26多万分钟动画片, 大概是日本的3倍;动画产业总产值大约为600亿元,但与日本一年 1.67万亿元的产业规模、迪斯尼一年400亿美元的产值相去甚远。 量高质低仍困扰着中国动漫产业,缺乏创意是主要软肋。
国产动画中平庸之作还占有相当比重
如今动漫作品所呈现出的思想贫乏、创意萎缩,让人难以想象:中国动画 的美好时光早过日本、韩国、欧洲。当年,中国动画学派屹立于世界,80分 钟的《铁扇公主》是世界上第二部动画长片,仅比1937年的《白雪公主》晚 了4年,并开启了日本动漫产业生父——手冢治虫的职业生涯。
止。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
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
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
路线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动画进入成熟期后,便出现数部
佳片。
中国动漫的怪状
从产量上看,中国早已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动画 第一大国。
但现在问题来了
动画片在电视台贱,在电影市场里挤
让人愤怒与绝望的体制
诉诸时间与内心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调研,尽管中国原创动画企业的收入近六 成依赖 电视动画片的播出,但全国的电视台年均用于动画片采购的经费 总值只有 不到5000万元人民币。换句话说,电视台买动画片的钱平均下来 每分钟不 到10元,实际成交价格大约在每分钟几百元,而业内质量稍高的 电脑动画 制作成本每分钟要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有些动画片甚至是 倒贴钱给 电视台播出的,有个古怪的名词叫‘频道占用费’。‛
这些政策条文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在中国做动画,有利可图。
补贴政策造成的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电视台猛压动画片的收购价。‚电视 台又不傻,知道你的片子只要播了就能拿到政府补贴,而且排队等着播的动画 片多的是,凭什么要出高价买? 业界的现实状况是,动画被当作吸引热钱的所谓创意产业,很多人本来不 懂动画,蜂拥进来打着动画的旗号圈地、圈钱,比如申请建设一个文化创意园 区,真正目的是做房地产。 资本市场对动画行业的认识,专业化程度也不高,确实存在'人傻钱多速来‘ 的怪现状。
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动画正在前进的路上, 但这个市场何时能够成熟,原创动画人何时能变 得更为专业,并且顺利找到那座预想中的大金矿, 就像你问别人‚永远有多远‛一样 仍然是个未知数……
谢谢欣赏!
要说中国动画的起源,就必须提到万氏四兄弟,(万古蟾、 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
新中国美术电影于1947年开始摄制,在东北解放区兴山镇先后产生了新 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 1949年专门摄制美术片的机构-美术片组在长春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
五十年代前期(1950-1956)是它的成长阶段,艺术人员的增加,带来创作 的发展。通过制片实践又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艺术、技术人才,为美术电影事 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从此,美术片进入了彩色 片时期。 成功。 1958年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剪纸片,第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一举
应扶持、鼓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要调整现行政策,按分钟数奖励的‚动画片播出奖励 政策‛要逐步淡化。扶持要有选择。‚应该扶持、鼓励第一个做某种题材作品 的、有原创价值的人或企业。有限的资金应该投入到最有原创价值、最有创意 的部分。‛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常虹说。 ‚应该让第三方进行市场调研,根据数据了解这个企业以往作品在市场上的 表现如何。再结合专家评审意见与产量,判断是否要扶持这家企业。不能只看 分钟数。‛沈乐平说。
日本动漫的成就
2005 动画市场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三大块:电影市场、电视节目和录像带、 DVD版的动画市场。二十世纪70年代,日本动画作为文化产业概念迅猛发展。
1、日本动画的国内市场来自2、日本动画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
日本动画产业风生水起,在国际舞台上大施拳脚,展露异彩,每年都有非常 成功的动画影片输出海外。一般的规律是:当动画产品在日本国内市场上流行起 来之后才会被拿到海外开发国际市场,但目前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动画 产品在开发之初,瞄准的就是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在海外市场上获得良好 业绩的大多是日本的电视动画,而2001年《千里千寻》的轰动,成功地打造了日 本电影动画的声誉,使更多的日本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辉煌。
风格创新期——自1993年到现在。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
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 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
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
日本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 日本国内的动画市场不断扩张,规模已经突破2000亿日元,国际 市场上日本动漫亦是风生水起展露异彩,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 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 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动漫作品广泛的社会 基础、运行良好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拥有顶尖级的动漫大师和制作 机构、政府的支持等。
1960年创造了水墨动画片,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形成 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影片因此获得 极大成功。
1961年至1964年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是这一时期 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把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形象 地再现于电影银幕,有丰富的想象力。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 1960年,拍摄的《聪明的鸭子》,是新生的折纸片,这种充满儿童情趣的 纸偶艺术,又成为美术电影家族中新的一员。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1966-1976),美术电影遭受严重破坏,极大地 影响了这一事业前进的速度。 1977年开始恢复了创作生产。从此,美术电影又进入了一个再度繁荣的 新时期。从结束“文化大革命”到1984年的八年时间里,共拍摄了一百多部影片。 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果。由于实行开放政策, 扩大对外交流,使中国美术电影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1979年为庆祝建国三十年而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一部宽银幕动画长 片,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象丰富”的作品,在国外深受欢迎。它 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中国美术电影的创作会更加繁荣。
打通动画与漫画、动漫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
打通动画与漫画,以及动漫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创意的流动和 脱颖而出,却是不争的事实。
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
日本动漫的起源与发展
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时期的前期
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 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薛燕平说:‚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中国动画缺一样的东西,那就 是时间——给中国动画20年时间,让它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律发展,我相信20年 后我们有实力跟迪士尼、梦工厂竞争,这不是吹牛。问题在于,这个行业太浮躁, 从官方到民间都急于求成,恨不得花一年半载做个片子就火遍全球挣大钱,这怎 么可能呢?" 以梦工厂、皮克斯等好莱坞一流动画制作公司的经验来看,制作一部品质精良 的动画电影,从立项、制作到上映,需要4到6年时间。而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周 期大多在一年左右。陈廖宇和薛燕平都提到,他们现在判断业内公司‚靠不靠谱‛, 首先看他们做的是长线规划,还是想捞一把就跑。‚如果你说打算投几个亿做个动 画片,我觉得没什么稀罕,中国有钱人太多了。但是如果你说现在开始做动画片, 第一部电影四年后上映,那你才叫厉害,因为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耗得起时间。"
在2004年之前,进口动画片几乎占领了中国动画市场,2005年,国家广 电总局《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开始实施,规定在动画片 收视黄金时段,国产动画片的播出总量不得少于60%。针对原创动画片的扶 持政策陆续出台,比如,动画制作公司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立项,再报给广 电总局,只要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制作公司就可以拿到每分钟800元到30 00元不等的补贴。其他还有三费减免、办公场地租金减免、人才奖励基金等等。
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
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尝试 不同的动画题材。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
题材确定期(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
中日动漫的发展前景
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
与动画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的动画投资、动画人才发展 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同时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数码技术广泛应用,消费 方式进入 读图时代,人们的动画文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影视动画的延 生产品市 场总值将进一步提高,前景看好。
日本动漫的发展前景:
在繁荣的背后,日本动漫产业的缺陷和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威 胁却制 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包括:日本国内动漫创作的空壳 化现象、 动漫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具有将动漫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 的能力的 专业人才的不足,以及来自国外日益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