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2.掌握纸带上运动信息的处理方法。

3.掌握用v-t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略)见课堂讲解和实验报告册P2
四、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电源等。

五、实验方法与过程: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对照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它的结构及作用
(2)将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并按照说明书将纸带装好。

(3)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就会在纸带上打出一行小点。

随后立即关
闭电源
(4)取下纸带,给纸带编号,如:“纸带1”
(5)在“纸带1”上从某个点开始,向后数出若干个点,
如果数出的个数为n,由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可
以计算出从打下第一个点到打下第n个点过程中
纸带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

将上述数据填到“记录数据的表格中”
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重新给打点计时器装上纸带,用打点计时器再打出两条纸带,给纸带编上号,如“纸带2”、“纸带3”。

(2)在“纸带2”上,每隔0.1s取一个点,在纸带上分别标出A、B、C、D、E、F等点,测量出相邻点
间的位移,记录在表二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将上述数据记录到相应的表格中。

(3)在“纸带3”上,选取点迹清晰、间距适当的几个连续点,并标上0、1、2、3、4、5、6。

测量出与
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平均速度,把
它当做打点计时器打下这个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
相应的表格,点0做为计时的开始,即t=0.
六、实验记录及处理
1.纸带采集
图为一条已经编好计数点的纸带,其比例尺为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实验数据记录
表三:测纸带瞬时速度的数据记录表坐标纸:
七、误差分析及实验改进设想(略)详见实验报告册P5
八、注意事项(略)详见实验报告册P6
例题: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速度
D.平均速度
2.某同学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速度时,打出的纸带上不是圆点而是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C.电源频率不稳
D.振针对纸带压得过紧
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在得到的纸带上取一系列计数点,每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5,测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如下表:
以“0”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纸上画出v-t图象n 0 1 2 3 4 5 V(m/s)0.05 0.20 0.45 0.55 0.35 0.25
4.下面表格记录的数据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的位移s和时间t,试对表中的记录分析,得出s随t变化的规律。

所测物理

测量次数
1 2 3 4 5
时间t/s 0.55 1.09 1.67 2.23 2.74 位移s/m 0.2511 0.5052 0.7493 1.0014 1.2547 5.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测量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保留3为有效数字)
速度V B V C V D V E V F
数值
(m/s)
(2)以打点计时器打A点为计时起点,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