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设计 2010级化学师范(四)班王容 222010316011250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制取气体方法、步骤的延续和深化,从研究方法看,通过探究方式,总结出不同于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同时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奠定了基础,它是初中化学制取气体的重点之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以直观教学贯穿始终,通过活动与探究,提高科学素质,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收集方法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了解实验室制氢气的步骤、验证氢气的性质。
3、认识制氢气所需仪器的名称及知道这些仪器的连接和使用方法。
4、熟悉启普发生器的构造,熟练掌握其安装和安全操作。
5、知道实验室收集氢气的方法(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方法与技能
1、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对实验的观察、比较能力。
2、通过小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查阅资料、解释与结论。
3、感悟用分类、对比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验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制取氢气的仪器连接和组装,氢气的纯度检验。
【实验准备】
实验仪器:启普发生器、烧杯、集气瓶、毛玻片、导管、水槽、硬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止水夹。
实验药品:硫酸溶液(1:4)、洗涤剂、凡士林、硫酸铜、锌粒。
【板书设计】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
一、实验目的:
1、知道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收集方法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熟悉启普发生器的构造,熟练掌握其安装和安全操作。
3、知道实验室收集氢气的方法(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4、掌握氢气的性质。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实验仪器:启普发生器、烧杯、集气瓶、毛玻片、导管、水槽、硬质试管、酒精灯、易拉罐、铁架台。
实验药品:硫酸溶液(1:4)、洗涤剂、凡士林、硫酸铜、锌粒。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
(一)普发生器制氢气
1.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三部分组成
2.把锌粒由容器上插导气管的口中加入,然后放正仪器,再将装导气管的塞子塞好。
3.接着由球形漏斗口加入稀硫酸。
4.使用时,扭开导气管活塞,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再上升到中
部跟锌粒接触而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
(二)氢气纯度的检验
1.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2.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
3. 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则要重复1、2两步操作。
4. 如爆鸣声轻而沉闷,说明试管内收集的氢气纯净。
四、注意事项
1、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2、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备氢气,应远离火源。
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
3、由于氢气易燃易爆,因此我们在使用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