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讲座六 速率、平衡图像
2018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讲座六 速率、平衡图像
第9页
化学
百分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压强)的图像
已知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的转化率 α(或百分含量)与时 间的关系曲线,推断温度的高低及反应的热效应或压强的大小及 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以 A(g)+B(g)―→C(g)中反应 物的转化率 αA 为例说明]
D . 2C6H5CH2CH3(g) + O2(g) 2H2O(g) ΔH<0
第17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解析:选 A。由温度—时间图像可知,T2 先达到平衡,因此 T2>T1,温度升高,水蒸气含量减少,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 B、 C 不符合题意;由压强—时间图像可知,p1 先达到平衡,即 p1>p2, 随着压强增加,水蒸气含量增加,因此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 反应,D 不符合题意,只有 A 符合题意。
第12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 对点练习 3]
化学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aA(g) + bB(g)
cC(g)在不同温度(T1 和 T2)及压强(p1 和 p2)下,混合气体中 B 的质量分数 w(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第13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A.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T1>T2,p1>p2,a+b>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第5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对点练习 1] (2017· 江西新余质检)可逆反应 mA(g) +pC(s)
化学
nB(g)
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 )
别符合下图中的两个图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第6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A.m>n,Q>0 C.m>n,Q<0 B.m>n+p,Q>0 D.m<n+p,Q<0
第15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对点练习 4]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 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如图的是( )
第16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A.CO2(g)+2NH3(g) B.CO2(g)+H2(g) C.CH3CH2OH(g)
CO(NH2)2(s)+H2O(g) ΔH<0 CO(g)+H2O(g) ΔH>0 CH2===CH2(g)+H2O(g) ΔH>0 2C6H5CH===CH2(g) +
第10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解答这类图像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化学
分析反应由开始 (起始物质相同时 )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的长 短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变化。 ①若为温度变化引起,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如甲中 T2>T1。 ②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 如乙中 p1>p2。
第7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对点练习 2] 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反应: 2A(s)+2B(g) 2C(g)+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正、 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曲 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
第8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解析:选 C。无论是升高温度还是增大压强,v(正)、v(逆)均 应增大。B 项中 v(逆)减小,D 项中 v(正)和 v(逆)均减小,故 B、D 项均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 ,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v(正)>v(逆),A 项错误; 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v(逆)>v(正),C 项正确。
第11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需时间短。如图丙中 a 使用催化剂。 (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
化学
③若为是否使用催化剂,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
①图甲中,T2>T1,升高温度,αA 降低,平衡逆移,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 ②图乙中,p1>p2,增大压强,αA 升高,平衡正移,则正反应 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③若纵坐标表示 A 的百分含量,则甲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乙中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大一轮复习
化学
专题讲座六
速率、平衡图像
第1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对应学生用书 P154] [题型特点]
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类试题是化学试题中的一种 特殊题型,其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 ,把所要考查 的化学知识寓于图中曲线上,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该 类题目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因为图像是用二维坐标表示的,所 以该类题目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 ,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以及对学 科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数形结合的试题将频频出现 。
第14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解析:选 B。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 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这叫做“定一议二”。解答该题要综 合运用“定一议二”和“先拐先平”的原则。由(T1,p1)和(T1,p2) 两条曲线可以看出: ①温度相同(T1), 但压强为 p2 时达到平衡所需 的时间短,即反应速率大,所以 p2>p1;②压强较大(即压强为 p2) 时对应的 w(B)较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 a+b<c。由 (T1,p2)和(T2、p2)两条曲线可以看出:①压强相同(p2),但温度为 T1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短,即反应速率大,所以 T1>T2;②温度 较高(即温度为 T1)时对应的 w(B)较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 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2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解题策略]
化学
第3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题型一 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 2NH3(g)
化学
例如:N2(g)+3H2(g) 下图)
ΔH=-92.4 kJ· mol-1(如
第4页
返回导航
大一轮复习
化学
曲线的意义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 响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图中交点是平衡状态,温度增大后逆 反应速率增大得快,平衡向逆向移动;压强增大后正反应速率增 大得快,平衡向正向移动。
化学
解析:选 C。由图像可知,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交叉 点为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且 v(逆)>v(正),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 ΔH<0 即 Q<0; 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 v(正)、 v(逆)都增大, 且 v(正)>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 m>n, C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