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解题思路:一看轴(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零点的意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六想规律(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和化学平衡移动规律)
1. 速率-时间图
1. 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上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
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A. B. C. D.E.
(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 )
2. 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
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是M浓度的2倍3. 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4. 可逆反应m A(s)+n B(g )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6. 可逆反应m A(s) + n B(g) p C(g) + q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T
2
>T
1
),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p+q
7. 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_ _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 _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___ _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
8.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 2 C(g)(正反应放热),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右边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4. 恒压(温)线
9. 如图所示,反应:X(气)+3Y (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
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
2
)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
化的曲线应为()
10. 反应aA(g)+bB(g) cC(g),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方程式中的系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
(A)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1. 某可逆反应L(s)+G(g)3R(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本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
(B)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
(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
12. 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s)+G(g ) 2R(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y 轴表示的是()
(A) 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B) 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C) G的转化率
(D) L的转化率
13.A%为气态反应物在平衡体系中的百分含量,符合曲线的反应是()
(A)N
2
(g)+3H
2
(g )2NH
3
(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C(s)+CO
2
(g ) 2CO(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
2
(g)+O
2
(g ) 2NO(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CaCO
3
(s ) CaO(s)+CO
2
(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4. 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中m、n、p为系数,且m+n>p。
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 o C、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15. 能正确反映出N
2
+3H
2
2NH
3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关系的是()
16. 由可逆反应测绘出图像,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
(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
(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5. 全程速率-时间图
17.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 投入盛有 500 Ml0.5 mol·L -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0→a 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由a→b 段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由b→c 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曲线由c 以后,产生氢气的
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其他图像
18. 对于mA (s )+nB (g ) pC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B 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n <p (B)n >p (C)x 点的状态是v 正>v 逆 (D)x 点比y 点的反应速度慢
19. 图中C %表示某反应物在体系中的百分含量,v 表示反应速度,P 表示压强,t 表示反应时间。
图(A)为温度一定时压强与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图(B)为压强一定时,在不同时间C %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同时符合以下两个图像的反应是( )
(A)4NH 3(g )+5O 2(g )
4NO (g )
+6H 2O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N 2O 3(g )
NO 2(g )+NO (g )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3NO 2(g )+H 2O (l )2HNO 3(l )+NO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CO 2(g )+C (s )
2CO (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0.图7表示mA(g)+nB(g)
pC(g)+qD(g)
△H =Q,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8表示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v正=v逆)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 )。
A.m+n>p+q
Q>0 B.m
+n>p+q Q<0 C.m+n<p+q
Q>0 D.m+n<p+q
Q<0
21、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 、0.1mol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右图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平衡体系中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条件,所用条件均不同。
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1)若t1=15s 时,则t0-t1阶段以C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 .
(2)若t2-t3阶段,C 的体积分数变小,V(正)小于v(逆),改变条件的是____________ (3)若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___________,B 的起始物质的量 ___________ 。
(4) t5-t6阶段容器内A 的物质的量共减小0.03mol ,则此反应正反应为___________ 反应。
(填吸、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