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一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专题一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三)解决机制
• 1.自力救济(私力救济)
• (1)文献:[美]E.A霍贝尔:原始人的法, 严存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徐昕:论私立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2005年版
• (2)定义
• A.民法学界通说认为,自力救济是指权利
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依自身实力通
过实施自助(如扣留吃霸王餐的顾客,应
注意限度)或自卫行为救济被侵害的民事
权利。
B.self-help,《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为, 个人无需寻求法院的命令便可自己运用的 某些合法的补救措施。包括自卫、灾难损 害的解救、妨害的减少、罪犯的扭送等少 数几种措施。
C.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来实现或保障权 利。与此定义相对应的即是“禁止私立救 济”的提法。
(5)注意事项
《民事证据规定》第67条:在诉讼中,当 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 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 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其一,对方是村长的儿子,是地方上的强 势人物,他们胳膊抗不过大腿;
其二,不了解正式制度,又“脱离了群众”, 不清楚“乡亲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吃不准自己究竟是不是“占着些理”,不 敢贸然挑战两位“国家干部”的权威。
• 事件的最终结果:仅过一晚,老李反悔。 他的邻居、家人都认为,老李好心帮忙, 却还要赔人家7000元,责任划分不公平, 显然是因为小王的父亲是本村村长的缘故, 这样的解决方案属于“官官相护”。老李 于是公开表示:不再承认协议的效力。彭 长安对此无能为力,小王向法庭提起诉讼。 法庭判决认可协议中规定的责任划分和赔 偿金额。判决书还没有发下来,老李就和 儿子一起去广东打工了。家里只留下年迈 的母亲和年近半百的妻子,泥土砌成的农 家里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供执行。
向因缺乏资源而不能通过审判购买 正义的人民推销质次价廉的“正义”
调解人的立场容易发生偏离
(4)案例
彭长安是东林乡政府派驻到下属某行政村的驻村 代表,某日,他接到其驻村村主任儿子小王的电 话,请他到现场处理一起纠纷,彭长安同时也让 小王通知乡武装部的部长也一起来到现场。
事情经过:某村村长儿子小王的小货车在行驶过程 中突然熄火、抛锚。家住公路边的本村村民老李 主动过来帮忙,认为需要找辆车来拖一下,才能 把小货车给启动起来。之后老李在马路边截下一 辆大货车,车主大牛也是本村熟人,于是便开始 拖车,结果在拖拉过程中小货车发生倾斜并坠入 公路边十多米深的悬崖,所幸的是,在小货车驾 驶室里操作的老李及时跳车,没有任何损伤。
调解者的立场偏离:彭长安事后向调研者 坦承,由于小王是村长的儿子,因此在责 任的划分上,就对其有所偏袒。但是三方 当事人都能够理解,这是情势使然
调解者的行动策略:理顺关系、权衡利益、 评估得失、摆平事件
制造声势(邀请武装部长参加)
转换场景(从纠纷现场转移至 乡政府,规避舆论介入)
暗箱操作
接受调解者的考虑因素:
。。。。200,倘。。击落。。。。。。 齿,则应击落其齿。
血亲复仇
《公羊传•隐公十一年》:君弑,臣不讨贼,非 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
决斗,流行于中世纪欧洲
(3)私力救济之禁止,出于国家对暴力的垄断。 (4)现存的自力救济方式:自助,正当防卫,紧
急避险。主要特征是没有当事人共同认可的中立 第三人介入解决纠纷,纠纷解决非程序性。
现代真实案例,日本赴美留学生旅行途中于 夜晚越过民居住宅栅栏(目的不可考,或 许是希望投宿,或者问路),因未对户主 的示警作出正确反映,被现场击毙。户主 在后来的审判中被认定无罪。
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汉典》第196,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 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197,倘彼折断自由民之骨, 则应折其股。
第一章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 (一)特点:
主体平等 具有民事内容(有关财产关系的纠纷;有关人身关系的 纠纷;二者兼而有之的纠纷) 可处分性(如此才有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存在的空间) (二)产生原因: 侵权(比如,侵犯名誉权,有关学术不端问题的批评 是否构成名誉权的侵害,典型案例,南京财经大学沈木 珠案) 违约 不当得利 。。。。。 归根结底,名利之争
(5)讨论问题: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雇人 讨债,私人侦探,医闹:作为武器的尸体?
2.社会救济:调解
(1)文献:[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 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3
(2)定义
中立第三者居中斡旋,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 解决纠纷的合意。
处理:彭长安让他们三人先到武装部长的办公室里 等一会,然后与武装部长商量对策,彭提出的处 理方案是:应该按照2:3:5进行责任分配,即 小王的责任是2成,大牛的责任是3成,老李的责 任是5成。理由是整个拖车过程都是由李老一手 策划、操作的,因此责任最大,应当承担全部责 任的一半。小货车是大牛的大货车直接拖翻的, 大牛操作不慎,应当承担3成责任。而小王作为 车主默认老李的行为,也有2成责任。武装部长 对此方案没有异议,于是便召来三方当事人宣布 这个处理方案,三人都表示同意。彭长安当场写 了一份调解协议,由三方当事人签字、盖指印。 案件处理完毕之后,小王主动提出请两位干部、 老李、大牛以及一名旁观者吃饭,于是就在乡政 府边上的一家小馆子里喝酒吃饭。
D.社会人类学上的定义,私力救济是指通过 单方面的攻击性行为使不满得以表达的救 济处理方式,包括简单的反对姿态(怒视, 皱眉)、言语非难、嘲笑、诅咒、巫术、 损毁财产、暴力、决斗、纪律惩罚等等 (很多情况并不属于应由法律予以评价的 范畴)。
(3)历史上的表现形式:
自卫,如《汉谟拉比法典》第21条规定:自 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 并掩埋之。
(3)利弊分析——相较于诉讼 诉讼的特征:遵循严格的程序规范;判决内容需以
法律为依据;法院判决一经作出,无论双方当事 人意愿如何都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来贯彻实行; 成本较高(时间与物质) 调解的特征:合意,具有合同效力而无强制效力 调解有利的一面:给予当事人拒绝的权利,无需繁 琐的程序保障,也不需要律师协助处理复杂的法 律及程序问题,当事人能更直接的进入争议问题 的核心。 对调解的批评:和稀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