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与做小事
前几天车胎有点儿漏气,早上出门只要不打气晚上就得推着回来。
可早上时间又紧,连吃饭也顾不得扒上几口就匆匆地去打气。
父亲见我在打气就叫我顺便帮把他的车也加些气,母亲在一旁看了一下钟,一边看一边不停地催我,她实在耐不住了,就急忙跑过来夺下我手里的打气筒,一边打气一边在埋怨父亲:“这点小事自己不做非得叫别人做,小孩子都快迟到了!”父亲在一旁听着就不乐意地说:“帮助长辈做点事情是应该的”。
母亲把打气筒往地上一丢说:“我儿子是干大事的人,给你做这些小事像什么样子!”父亲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随手把碗往桌上重重地一放:“一屋不扫,怎么(何以)扫天下?连小事都办不了的人怎么能办大事?”我在一旁听到这句话时心中有些窃喜,但此地不可久留,父亲把名人的典故都搬出来了,听起来很有说服力。
为什么一间屋子不扫就不能扫天下?无论是从古人或者现代人的角度来想:打扫一间屋子是件简单的体力活,而古今中外能够治理天下的人屈指可数,可你连扫一间屋子的那份耐心那点力气都没有又怎么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呢?那是否就意味着你能将自己的屋子打扫的很好就能将天下治理得好呢?答案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将现实生活联系一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同学在做基础类的题目时想要打瞌睡,可是在做拓展类的题目时却做得热血沸腾。
假设基础是件小事而拓展是件大事,反过来就是一些人不屑于做小事,只热衷于干大事,但这并不违背这一道理。
拓展总是从基础出发,就像一栋房子如
果它的基础牢固就不能建的太高。
同样,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从小事做起。
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机会不仅少而且任重道远。
在这个时刻,我们只有通过做一些小事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刘备告诫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做了件好事心中就多份光明,德行自然也就高了一些。
小事可以磨炼人的性格,做小事的一些过程往往是做大事过程的缩影。
其实做大事并不一定要做的轰轰烈烈,做小事也不能马马虎虎。
任何事情都可能改变你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它们之间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
我们每一个人都自以为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但仔细地研究一下什么都不知道。
书本上的巨人,生活中的矮子。
由于我知识的匮乏,无法列举更多翔实且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但如果让自己来实践这句话我认为事情不分大小,只要你亲自去尝试,只要事情对他人有益,那么这就是大事。
九(5)班:马健华
指导教师:刘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