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PPT课件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PPT课件
民族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 辛亥革命 展 维护共和斗争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革命曙光(1919——1924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复习建议:
1 从命题角度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并且高考出现 率不高,因此要注意知识点的记忆 2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要掌 握每次战争的爆发原因、经过、结果、作用和启示。
3 复习中要注意把中国各时期的社会状况放在世界形 势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即把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 史有机结合。
4 要结合必修2和必修3,来分析列强侵华给中国社 会带来的双重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期 时间
1919— 1924 1924— 1927
政治
经济
思想 马克思主 义传入
新三民主 义
革命曙 光 国民大 革命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共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国共十 年对峙 抗日战 争时期
解放战 争时期
1927—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37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土地革命长征
1937— 1945 1945— 1949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 商会议 解放战争
约80年 1949 约30年
1840
旧:纲领不彻底,缺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 相同 乏群众基础,土地问 题未解决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新:彻底的纲领,广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泛发动群众,解决了 土地问题 不同 领导阶级: 旧:民族资产 指导思想: 旧:取得一定成绩,但革命任 阶级 务未完成;前途:资本主义社会 革命发展与 新:无产阶级 新:革命胜利,为社革’作了 群众参与: 的准备;前途:社会主义社会 结果与前途: 旧:资产阶级 思想与理论 旧: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所属世界革 新:马列主义 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命范畴: 毛泽东思想
中国人民抗争史:(必修1第三单元 选修1 选修2) 主要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辛亥革命(1911—1912年) 二次革命(1913年) 护国运动(1915年) 讨逆运动(1917年) 护法运动(1917年) 五四运动(1919年) 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 北伐战争(1926—1927年) 南昌起义(1927年8月)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10月) 土地革命(1931年) 长征(1934—1936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重庆谈判(1945年8月)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 解放战争(1946—1949)
地主
抗争史 探索史 农民: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曲折发展 萎缩发展
必修1:第一单元——列强侵化华史
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九一八事变(1931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
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两对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革命——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民主革命—— 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四条基本线索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反 抗侵略、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间
40年代
政治
鸦片战争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思想
开眼看世界思想
50、60 第二鸦片战争 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60—90 年代
90年代
90年代 末20世 纪初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洋务运动 民族 资本主义产生 民资`初步发展
中体西用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康梁维新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民主共和思想 实业救国思想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 一个形态 • • • • 两对矛盾 • •
2
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鸦片战争爆发——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清朝后期(1840—1911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1927—1949)
3
两个时期
1919五四运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必修2第二单元)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9)
中国人民探索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1和2课; 选修2第六单元第1、2、3课) 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 中体西用思想(19世纪60—90年代) 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 孙中山三民主义(19世纪90年代) 新文化运动(1915年)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 毛泽东思想
近代史的包括的内容
必修一: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侵华史
选修一:第九单元
选修二:第三单元第3课、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第3—4课 必修二:第二单元
抗争史
发展史
必修三:第三元、第四单元第1课 探索史
军事:发动战争
侵华史 政治:签订和约 经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文化:文化侵略 形成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发展史
民族工业发 毛泽 展较快 东思 想 民族工 业萎缩
第一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 中国人民反抗
高考回顾: 主观题:
03上海
06广东
问答题
填空题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列强的侵略
选择题:
06广东X 辛丑条约
07广东综合
中日甲午战争
【课程标准】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武装 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 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 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概述中国军 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 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 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