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供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供求理论
让鹦鹉成为经济学家
19世纪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卡莱尔说过:只要你 教鹦鹉学会说需求和供给,就能把它培养成经济 学家。
由此可以看出供求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微观经 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几乎每一章都牵涉 到价格,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作为价格理论, 而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所以本章是 本门课程的基础。
P
P0 P1
S0
E0
C
D
短缺
D0
Q
0
QS Q0 Qd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位移
P
S0 如果供给不变,需求与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同
P2
方向变动。
E2
P0
E0
P1
E1
D2 D0 D1
Q
0
Q1 Q0 Q2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位移
P
如果需求不变,供给 与均衡价格反方向变 动,与均衡数量同方 向变动。
讨论:供给定理的例外。 稀缺物品 P,Q 。
供给规律的例外情况:
第一,劳动,当工资增加到一定 W 程度时,如果继续增加,则劳动 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 减少。
第二,某些特殊商品,如土地、 W0 文物等,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 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如 何上升,其供给量也无法增加。
0
E
L0
要 素
流
要素市场 D
流
要素流
要素流
产品和要素的循环流动图
回顾: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 和单个市场等。
从三个层次进行考察:第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 生产者的经济行为,消费者如何以最优决策获得最大 效用,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它是由单个市场中 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 果。第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它 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P
(一)需求弧弹性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 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求弧弹性公式为:
Q
ed
Q P
Q • P P Q
P
在计算同一条弧的需求弧弹性时,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因此,降 价和涨价的计算结果不同。如果仅是一般计算某一条弧的需求弧弹性,并未 强调是作为降价或涨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通常取两点的 价格和需求量各自的平均值(中值)来作为P和Q值。即需求弧弹性中点公 式为:
需求与需要的区别?
需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渴 求和欲望,是成为人们行动的直接导因和原动力。当消费者 只有购买消费品的欲望,而无能力支付货币时,就只是需要; 只有当他既有对消费品的欲望,并且有货币支付能力时,才 是需求。
例如,一个有1000万户居民的地区,居民都需要一台电冰箱, 但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其居民户中只有15%的家庭对电 冰箱有支付能力,这样,该地区对电冰箱的有效需求将是 150万台,而不是1000万台。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 均衡的定义:(Equilibrium)
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 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 需求价格及供给价格 1)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 的最高价格。 2)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 接受的最低价格。
L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供给曲线)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
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
返回
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的图示
P
s
●
●
O
Qs
供给量的变化 (点的移动)
P
S2
S
S1
O
Qs
供给的变化 (线的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 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 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P,Q;P,Q。
讨论:需求定律的例外。 吉芬商品 P,Q;炫耀商品 P,Q。
需求规律的 —特例
(1)吉芬商品Giffen’s Goods :
P→Q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P
P1 P0 P2
0
S1 S0
S2 E1
E0
E2
Q1 Q0 Q2
D0 Q
供求定理 ——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 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 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 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 Simultaneous
Shift
供求定理:
P
供给与需求的变
化引起均衡产量与
均衡价格的变化。
P2
D↑:P↑Q↑
P1
D↓:P↓Q↓
P4
D1
D2
E2 E1
S1
S3 E4
S ↑: P↓ Q↑
P3
E3
S ↓: P↑ Q↓
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 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 上升
O
Q1 Q3 Q2 Q4
Q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基本概念
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被用来表示作为因变 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 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名牌商品与同种 的非名牌商品;这应作二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计
划购买量的变动。 2.需求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 起消费者计划购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一章 供求理论
一、需求理论 二、供给理论 三、均衡价格理论 四、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与需求函数 1.需求(Demand)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 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有效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 。这 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例:英国商人的失算——消费欲望与需 求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 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 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 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 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 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 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相对变动 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注意:弹性概念是就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因此, 弹性数值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f (X)
若△X、△Y各表示变量X、Y的变动量,e表示弹性系数,则
弧弹性公式为:
Y
e
Y X
Y • X X Y
Hale Waihona Puke X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则弹性就等于因变量的无
微观经济学
名家箴言
• 经济学的理论并未提供一套 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 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 的技巧。它帮助拥有经济学 的人作出正确的结论。—— 凯恩斯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产品流
产 品 流
家 庭
货币流
产品市场 S D
产品流
货币流
产 品 流
企 业
要 素
货币流
S
货币流
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 反而增加。
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原因:土豆涨价引起英国靠工资生活的低收入者购买更多 的土豆,而不是买得更少。
(2)炫耀性商品。 Conspicuous goods
由凡勃伦提出。炫耀性消费: 如果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 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
Q
P1 P2
ed
Q P
Q • P P Q
Q • P
2 Q1 Q2
P
2
例
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件下降为15元/件(P=20, ΔP=15-20=-5),需求量由20件增加到40件 ( Q=20,ΔQ=40-20=20),这时,该商品的 需求弹性为:
ed
Q • P P Q
20 20 5 20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A
2
B
3
C
4
D
5
E
6
供给量 (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2.供给(Supply)的表达之二:供给曲线S
以图形(几何)的形式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P
H
S
G
特征:向右上方 倾斜。
O
Q
3、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 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 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P,Q ;P,Q 。
P A
需求量的变动
O
需求的变动
B
D'
D
Q
返回
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的图示
P
D
●
O
● Qd
需求量的变化 (点的移动)
P
1.0
D1
O
D2 D Qd
789
需求的变化
(线的移动)
第二节 供 给 理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