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古典经济学派

第四章 古典经济学派

9
三、古典学派为谁谋利
• 古典学派的理论鼓励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长远地
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 商人、工业家成为国家财富的促进者而获得相应的 社会地位与尊严,企业家追求利润的行为也视做在 为社会服务;
10
四、古典学派的影响 • 具有长远影响的主要信条:
– 收益递减规律; – 比较优势理论; – 消费者至上的思想; – 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 市场是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的一种机制;
重要概念几乎都已经被广泛讨论过了。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
1
第五章 古典经济学派
2
主要内容
• 一、古典学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二、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是什么?
• 三、古典学派对谁有利戒为谁谋利?
• 四、古典学派当时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效、有 用戒正确的理论体系的?
• 五、古典学派的哪些信条具有长进影响? • 六、古典学派的先驱者:威廉・配第 • 七、古典学派的奠基人:亚当・斯密
超越重商主义:数量方法的兴起
19
3、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到经济学
• “与其用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词语以及单纯做思维的 论证„„不如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自己的想 法。只进行诉诸人们感觉的议论,借以考察在自然 中有可见根据的原因。至于那些以个人的容易变动 的思想、意见、偏好和情绪为依据的原因,则留待 别人去研究。” —— 配第,《政治算术》 政治算术——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形式
(其中最后3年,73-76年是在伦敦写作的);
• 1778年开始,斯密任海关丏员直到去丑;在去丑
前,他亲自监督将自己的16大开本手稿烧毁。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28
• 所以,和那个时期其他几位英国伟大人物相比,他的生 活平稳安定:既没有像配第那样迚过监狱,也没有如洛
克那样受到迫害逃离祖国,更没有像休谟那样遭受大学
3
古典学派概览 • 古典学派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的出版,结束于1871年杰文斯、门格尔、
瓦尔拉各自出版了新古典理论的著作;
4
主要内容
• 一、古典学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二、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是什么? • 三、古典学派对谁有利戒为谁谋利? • 四、古典学派的哪些信条具有长进影响? • 五、古典学派的先驱者:威廉・配第 • 六、古典学派的奠基人:亚当・斯密
3. 利益的和谐: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利益 最大化做出贡献。
4. 所有经济资源及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土地、劳动力及企业 家才能、农业、商业、生产与国际贸易都增加国家财富; 5. 注重经济规律:经济学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与不可改变性, 比如,比较优势理论、收益递减规律、马尔萨斯的人口理 论、市场规律(萨伊定律)、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货币数量论 及劳动价值论。
13
• 配第的主要著作:
–《赋税论》(1662年)(在世时唯一的一部著作) –《献给英明人士》(1664)、 –《爱尔兰的政治剖析》(写于1672年,出版于1691年)、 –《政治算术》(1690年首次出版)。
14
• 马克思对配第评价:
–“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
–“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
18
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方法论的贡献
培根—霍布斯—配第
1、配第开创了在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中使用统计方 法的先例,并因此成为现代统计学的先驱。
2、配第的新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是,试图 将道德与科学截然分开(培根认为这是人主宰自 然所必须的):
科学本身是道德中性的,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至于目的本身,则未必是道德中性的。
上讲提要
• 在斯密之前一批法国学者们就开始了对经济学问题的
系统化思考。
• 这批称为“重农学派”的学者围绕在魁奈周围,发明
了一套以农业为基础的自我循环的“经济表”系统;
• 杜尔阁的思想既有别亍重农学派又基亍重农学派,他
的理论,特别是“资本”理论影响到了斯密。
• 所以,在《国富论》诞生之前,经济学体系中的各个
“收获最大、因而也是过得最愉快、最体面”的 13年;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 幵丐斯密亍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感论》;
27
• 1764年他辞去教职,作为年轻的巳克勒公爵的私 人教师,前往法国(正是在图卢兹的时候,斯密 开始写“一本书打发时间”); • 1766年底他辞去私人教师的职务,隐居亍柯卡尔 迪潜心写作,幵最终亍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
而丐他们都在海关工作!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26
26
• 14岁的时候他就读亍格拉斯哥大学,在那里他遇
见了哈奇逊博士,认识了休谟;
• 17岁时他在牛津大学求学,而此时的牛津大学教
育相当糟糕;毕业2年以后他到爱丁堡大学讲授
修辞学和文学;
• 1751年开始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讲学,第一年讲授
逻辑学,后转为道德哲学教授,这是他一生中
20
配第主要理论贡献
① 货币理论:认识到货币的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一样重要, 并将其与制度因素联系起来。但是,他未看到货币数量与 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货币不过是国家的脂肪,过多会影响国家的敏捷,过少 也会使国家生病。”(作为医生的配第)
② 劳动分工:认识到经济与劳动力的专业化和工作的分工相 关联,后被亚当•斯密所发展; “当一个人梳毛、另一个人纺纱、再一个人织布时所生产 出来的布料,一定会比当以上所有的操作都由一个人笨拙 地工作时生产出来的布料要便宜。”
21
配第的主要理论贡献 (续)
③ 劳动价值论: (1) “如果收获一蒲式耳谷物与制造一盎司银所付出的 劳动是相同的,他们他们的价值应该是一致的。” ——《赋税论》 (2)“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经济作品集》
④ 地租理论:将地租看作土地剩余,但未区分土地收益与资本 收益,因为那时工具与肥料的作用尚不明显;
• 工业革命与古典学派相互促进
7
二、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
• “经济自由主义”
– 个人自由、私人产权、个人主动权、私人
企业以及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
• “保守派”
– 在今天,将提倡经济自由主义的人称为
“保守派”。
8
二、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
1. 最低程度的政府参与:政府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活动; 2. 自利的经济行为:人的本性是自利行为;
天里我没有犁一英亩地。但是,剩下的900天里我能犁200
英亩的土地。也就是说,上面所说的花100天时间发明出来 的工艺值一个人的劳动力,因为通过这一新工艺,一个人 可以干以前没有这一工艺时需要两个人干的活。” “磨刀不误砍柴功”
23
对配第经济思想的评价
配第的经济学著作都是论述当时的主要经济问题,没有形
的排挤。 • 发生在他身上最“坎坷”的事也许就是在他出生之前几 个月父亲就去丑了; • 最“惊险”的事可能也就是在四岁那年被吉普赛人拐走
了几小时;
• 而最“不并”的事戒许是在牛津求学的六年,因为那时 “牛津大学一大部分教授,简直连表面上装作教师,也 不装了”。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29
• 最著名的八卦也许是他的“独自出神”:
– 他把黄油面包当作红茶放迚茶壶冲泡,然后抱怨茶 太难喝; – 他穿着睡衣在花园中散步,沉思默想中竟然走到了 15英里之外的地方;
– 在签署一份公文的时候,他却写上了身旁同事的名 字;
– 当门卣向他行礼的时候,他毫无意识地仔细模仿了 行礼劢作的每一步骤。
• 然而这就是我们的现代经济学第一人!
• “书是我唯一的情人。”——亚当-斯密
⑤ 资本的重要性:重视资本与生产,适应18世纪出现的工业革 命。
22
配第论资本的重要性
• “我们必须在工艺与简单劳动之间做出平衡。如果仅仅通
过简单劳动,我可以在1000天的时间内犁100英亩土地并做
好播种准备。然后,为达到以上目的,假设我花费头100天 的时间研究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发明犁地的工具,这100
现代经济学之父 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建者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25
亚当•斯密的生平(1723-1790)
• 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 1790年7月17日 • 在我们已经讲述过的所有著名 人物中,斯密博士的一生可以 说是平淡无奇。 • 他1723生亍柯卡尔迪一个文职 官员家庭,他的父亲叫亚当· 斯 密,他的监护人叫亚当· 斯密, 他的堂兄弟还是叫亚当· 斯密!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
–“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
–“政治经济学之父,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15
• 配第的经济思想早期体现的是重商
主义,晚期才称的上是古典经济学 派的先驱者。
16
作为重商主义者的配第
• • • • 赞成自由的国际贸易,避免大规模的走私活动; 应对进口商品征关税(制成品和原材料区分对待); 反对禁止出口金银的法律等; 赞成国家应该拥有大量人口,提出人口众多可以增加对政 府收入的思想; • 反对绞死小偷,却并不出于人道主义的动机,认为将小偷 变成奴隶更合理; • 对“充分就业”观点表现了极大热情,提出人头税主张; • 主张政府雇佣失业人员从事公共事业和生产活动,成为提 倡增加雇佣公职人员以减少结构性、周期性失业的先驱者 (因而也是凯恩斯主义的先驱)。
30
Canongate Church & Adam Smith’s buried site
亚当· 斯密,《国富论》作者长眠于此
31
"Here are deposited the remains of ADAM SMITH. Author of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Wealth of Nations: He was born 5th June, 1723, and died 17th July, 1790." Canongate Churchyard, Royal Mile, Edinburgh, Scotla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