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常用名词解释

安全常用名词解释

进行的组 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无忧PPT整理发布
56、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57、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 急组织结构及相关 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 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58、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 (如煤矿瓦斯爆炸、 危 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 、 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 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 预案的程序 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 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59、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 应急处置措施。现 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 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 逐一编制,做到事 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 反应、 正确处置。
30、安全预警参数:能够预测、 预报, 表征事物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的 物理量或化学量。
31、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 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 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无忧PPT整理发布
32、危险物品: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 危及人身安全和财 产安全的物品。 33、有毒有害物品:是指因生产的需要需在生产过程中,或清洁、 消毒、设施运作、害虫防治、化验过程中需使用到的清洁剂、消 毒剂、杀虫剂、机器润滑油、化学试剂等化学品物质。 34、隔离贮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 定的距离,非禁忌 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35、受限空间:符合以下所有物理条件外,还至少存在以下危险特 征之一的空间。
a)物理条件: 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无忧PPT整理发布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空间。 b)危险特征: 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机械、电气等危害; 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 作业人员的物料; 内部结构可能将作业人员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 斜收拢) 注:受限空间可为生产区域内的炉、塔、釜、罐、仓、槽车、管 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或半封闭 的空间或场所。 36、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临时作业。
无忧PPT整理发布
46、定性风险分析(评估):以工程判断和经验为基础,分析失效概 率和后果的方法。 定性风险分析的结果依赖于分析的背景、分析 人员的经验以及分析的目标。失效模式、 影响和危险程度分析 (FMECA)以及危险和可操作性(HAZOP)都属于定性风险分析技术, 将 后果和失效概率数值与有关描述输入共同进行评估时, 就成 为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风险分析(评估)分析包括: a) 识别和描述事件的组合,如果这些事件出现,将引起严重后果(例 如重大爆 炸)或其他严重的事件; b) 评价每一组合事件发生的频率; c) 估计后果。
无忧PPT整理发布
24、安全监督:指各企业从事安全监督工作,并持有集团公司核发 有效的《安全监督 资格证书》的专兼职人员。
25、注册安全工程师: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 资格证书(以下简 称资格证书),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 产管理、安全技术工作或者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生产 专业服务工作, 并按照本规定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 全工程 师执业证(以下简称执业证)和执业印章的人员; 26、安全培训:一般是指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 全生产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而进行的 职业教育和训练。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还包括对全社会 人员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
19、四不放过: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整改措施未落实 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无忧PPT整理发布
20、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21、特种作业人员: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 特种作业是指容 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对操作者本人、 他人及周 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无忧PPT整理发布
51、一般事故隐患:除以上的其它为一般事故隐患; 52、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 损失、生态环境 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 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 53、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 故扩大或恶化,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 救援措施或行动。 54、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 而预先制定的行 动方案。 55、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
常用安全名词解释
无忧PPT整理发布
1、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2、安全生产: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 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了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3、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 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 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4、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件。根据生产发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 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2、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工人进行的入厂教育、车 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13、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是指针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 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 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 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因素,确保生产的安全。 14、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 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 估。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 价四个方面。
37、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特殊情况下 1.5m)、45°斜坡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无忧PPT整理发布
38、大型设备吊装:指吊装工件质量大于或等于 80t 或高度大于或 等于 60m 的各类设 备、钢结构的吊装过程。
39、危害因素: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 害或疾病、财产损 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 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40、风险: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的结合。在某些情况下,风险就是 指与期望(值)的偏 离。概率和后果量化后,风险就是二者的乘积。 41、风险分析:应用系统的信息识别风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风险 分析是风险评价、 削减风险和可接受风险程度的基础。所使用 的信息中包括历史数据、理论分析、被告知 的意见和风险当事 方关注的问题。
27、培训计划:对培训活动的安排,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师资、 内容、方式及考核等;
无忧PPT整理发布
28、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 气瓶,下同)、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 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9、安全监控预警系统:为限制、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用检测、控 制仪表和器材等设施所装备的,以实现预测、预报和警示事物安全 状态的工程技术整体系统。
无忧PPT整理发布
8、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系统本 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 故。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 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安全;二是物的 安 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 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 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事故,形成“人机互 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培训教育 到位。杜绝管理失误,企业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从而基本 形成无灾可救、无险可抢,无事故发生的格局。
无忧PPT整理发布
47、事故隐患:指生产区域、工作场所中,存在可能导致人身伤亡、 财产损失或造成 重大社会影响的设备、装置、设施、生产系统等 方面的缺陷和问题;
48、特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 10 人及以上,或者中毒 (重伤)50 人及以 上,或者造成一次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 1000 万元及以上和社会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 事故隐患。
9、事故法则: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 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10、“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无忧PPT整理发布
1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 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 责的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的组织措施。
无忧PPT整理发布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 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 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危险: 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承受程度。 6、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 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 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稳定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7、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和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