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书安全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项目名称共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日期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一、该工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用电不当引起触电;.土方开挖外运容易发生车辆伤害;.土方开挖到深度以后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在夏季高温期间施工容易发生中暑事故。
二、预防措施.基本预防措施⑴遵守劳动纪律,听从指挥,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则、制度、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
⑵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特殊工种要持证操作,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证者操作,在未熟悉机械、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前,不能上岗操作。
⑶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
高空作业正确佩戴安全绳,防滑鞋等。
⑷严禁酒后、穿拖鞋等进入作业场地;严禁非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场地内逗留、玩耍等。
⑸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伤害自己”的原则。
⑹施工作业人员到场后必须进行必要的体检等身体检查,必须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⑺作业人员上工前必须进行班前讲话,必须细述作业内容、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
⑻钢筋焊接施工带齐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防护工具,严禁灼伤眼睛。
.防物体打击预防措施⑴对进场施工的所有施工机械定期检查、保养和维护,特别是运动的部件必须确保安全可靠、性能良好。
⑵在高处修理机械设备和起吊重物时,下面严禁有人工作、停留和通过。
地面人员必须站在安全距离以外。
⑶两人以上合抬机具重物时,应有人指挥,行动一致,进出道路上无明显障碍物影响。
⑷基坑支护周边范围内保持清洁,严禁堆放弃土、砖、机具、钢材与杂物。
⑸任何人都不准从高处向有人或有人经过的地方抛掷物料,工具物料要放置牢固以防坠落伤人。
⑹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防机械伤害预防措施⑴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
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
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
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
⑵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按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各入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⑶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⑷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等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⑸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⑹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力集中,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防触电预防措施⑴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懂得和掌握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如发生漏电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拉断电源并及时上报,由专职电工检查处理,整修完毕后,确实无漏电现象,方可恢复作业。
⑵施工现场用电设施,必须选用检验合格的材料。
并严格按照相关工艺标准进行安装。
⑶施工现场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方式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用电设备配备相应的漏电保护器。
⑷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修,责任到人,由专职电工执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报告解决。
⑸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装臵和保护设备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作业运转,停用设备作业后,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搬迁移动用电设备时,必须由专职电工切断电源作妥善处理后进行,临时供电配电设施处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⑹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用电基本常识和所用设备操作要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所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
⑺所有刀闸要按负荷配备并全部配箱上锁,注明警示标志。
⑻给电工及接触电源的操作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绝缘鞋、电笔、安全带、脚扣、绝缘木质探杆、绝缘手套、绝缘垫等。
⑼严禁私拉电线、私接大功率电器设备⑽施工现场电线应架空,严禁沿地面铺设⑾接电插座、插头等材料应符合要求,严禁不用插头直接将电线接入插座内⑿发现电线有脱皮、老化等现象时,需立即停止施工,待专业人员检修完成后方可继续作业。
⒀振捣器或振动器应安装漏电保护器;电源线规格应符合设备要求,确保绝缘无破损,接头连接牢固;保护零线应符合要求。
⒁检修或作业停止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用电缆线、软管拖拉或吊挂振捣器或振动器。
⒂混凝土振动台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上,地角螺栓应连接牢固。
装置振动器的构件模板应坚固牢靠。
⒃振动器不得在初凝混凝土、模板、钢筋和干硬的地面进行试振。
⒄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的失稳、变形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整修加固合格。
⒅混凝土洒水养护时,作业人员应避让混凝土构筑物顶面的障碍物和孔洞,拉移水管时不得倒退行走,严禁向输电线路及电器设施上喷水。
.防车辆伤害预防措施⑴所有进入场内机动车辆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保持性能良好,驾驶人员必须持有与所驾驶车辆相符的有效驾驶证照,严禁违章驾驶、疲劳驾驶。
⑵未授权的车辆不准进入现场。
⑶任何车辆在场内行驶或移动设备材料时不得超过。
⑷运出场的设备、材料、土方装车牢靠,严禁超高超宽超重,并设有专人对车辆进行冲洗,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场。
.防高处坠预防措施⑴选用证照齐全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并做到正确佩戴。
⑵在≥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安全带使用应垂直悬挂,高挂低用,并要求做到挂点牢固可靠。
⑶对内准高处作业或物体上行走也应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以防作业人员坠落滑倒受伤。
⑷基坑开挖周边必须安装高度不低于的防护网。
⑸严禁在六级及以上强风或大雨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防坍塌预防措施⑴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护设计(方案)必须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并通过当地专家组的安全评审签字方可施工。
⑵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必须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⑶深基坑周边内不准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外堆土高度不得超过,且不超过设计荷载值,严禁重型车辆在基坑周边行驶。
⑷深基坑开挖施工时,项目部实行小时值班,注意开挖过程中基坑的位移变形与漏水漏情况。
⑸深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尽可能避开雨季开挖,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对称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⑹土方开挖过程中挖斗严禁碰撞立柱桩、降水井和支撑体系,机械开挖到基坑底标高前留有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保证土体的原状结构。
⑺雨季开挖,现场应配备足够抽排水设备,以便及时排除因下雨流入基坑内的积水。
.防高温中暑预防措施⑴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则上,气温超过度,严禁至进行室外作业。
⑵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⑶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必要时组织全员进行一次防暑降温及中暑急救的知识培训。
⑷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⑸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⑹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为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
⑺施工现场宿舍和食堂安装电扇。
室外作业场所按区域搭设遮阳棚,供施工人员轮换休息使用。
⑻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佩戴的检查。
严禁赤脚和穿拖鞋上岗,确保劳动防护措施的真正落实。
三、应急处理措施.创伤处理措施创伤是最常见的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跌倒、被机械伤害都会造成创伤。
创伤中最危险的是大量出血,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止住,就会有生命危险。
止血的方法是:用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者其他布包扎。
如果四肢或头部动脉出血,可以用手指用力压迫血管靠近心脏的一端来止血。
手指或者脚趾切断,千万不能用水清洗断指(趾),应将断指(趾)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到塑料袋内。
将此塑料袋放在另一个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断指(趾),然口迅速送往医院。
千万不要把断指放在水中或酒精等消毒药水中,更不要用热水袋保温。
严重撞击或跌倒后没有外伤或疼痛感觉也要到医院检查,以防内伤。
.中暑急救措施人们在烈日或者高温环境下工作,如:建筑工地等,就可能发生中暑。
中暑的主要症状时感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等。
高度中暑就会出现昏迷、神志不清、体温超过摄氏度等情况。
发现有人中暑,应尽量将中暑者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皮带、衣扣,同时用冰块或毛巾冷敷身体,或用冷水喷淋等方法降温。
轻度中暑者,可以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擦涂太阳穴,同时服用清凉饮料。
.触电急救措施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要直接接触带电者,也不能用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助工具,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时触电急救的关键。
如果电源开关或插头在触电现场附近,可以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插头。
如果距离较远,可以用干木棒或者其他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
如果触电者在高处,要采取防摔措施,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摔伤。
人触电后,可能出现“假死”现象,这时不能中断抢救,可以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口立即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急救。
.物体打击急救措施物体打击所造成的事故常常伴随着骨折和出血,对此类事故的紧急救治应立即上报,并由办公室派车、联系医院,同时采取初步的治疗和止血,应遵循以下方案:⑴上肢止血:上肢止血时在锁骨上离凹陷处向下向后模到博动的锁骨下动脉,用拇指按压。
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中断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部出血,压迫手腕内外侧的尺、桡两动脉。
⑵下肢出血:下肢出血时在腹股沟韧带中点股动脉走行出,用拇指或手掌垂直压迫。
足部出血,压迫踝关节外下侧的胫后动脉和足背的胫前动脉。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或敷料、棉垫等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紧紧包扎,也能起到止血作用。
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的机会。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无菌纱布、敷料或干净毛巾、布料等折成比伤口略大的垫子,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适当加压包扎,以压迫止血。
此发多用于静脉出血止血。
加垫屈肢止血法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一棉垫,屈肘;上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一棉垫,上臂紧贴胸壁;小腿出血时,在腘窝部加垫,屈膝;膝部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屈髋。
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位置固定,即可止血。
此法对伤员痛苦较大,不宜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