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00t,900t烟囱工程施工方案

700t,900t烟囱工程施工方案

信义(芜湖)光伏超白玻璃生产线700t/d、900t/d烟囱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009年9月14日第1章工程概况本方案为信义特种玻璃(芜湖)有限公司700t/d、900t/d烟囱滑模施工方案。

筒身为一截面圆锥形连续变截面结构。

全部滑升高度为100m。

筒身直径与壁厚是自下而上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缩小,囱壁外表面坡度:为2%,烟囱下口外径为:10606mm ,出口外径为:5486 mm ,囱身内设有环形悬臂9道,在-0.037m 东西方向设4608mm×4080mm及4513×3950长方形烟道口各一道,在5.1m处设半径为1100mm 余热烟道口两个,在95m处设钢平台,在北边筒身外设从地面到顶爬梯一道。

在烟囱顶部设置三盏航空灯,烟筒顶部设防雷装置,基础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基础及以上部分混凝土采用C30。

砼水灰比不大于0.5,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不超过450kg。

混凝土粗骨料径不应超过筒壁厚度的1/5和钢筋净距的3/4,且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

细骨料不得含有金属矿物、云母、硫酸化合物和硫化物。

为支承内衬,在筒壁内侧每隔10米挑出一道环形悬臂,在环形悬臂内,沿圆周方向每隔1米设一道宽20mm的垂直温度缝。

烟囱筒壁内侧隔热层采用矿渣棉,重力密度为1.2~1.5KN/m3,导热系数为0.031~0.044W/m.k;内衬采用耐火耐酸砖,并用耐酸胶泥砌筑构缝。

此工程工期短,11月份气候进入冬季,受气候影响大,由此给烟囱滑模施工带来影响。

根据上述特点,我公司在组织施工过程中,将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以饱满的精神、拼搏、求实的工作作风,创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作进度,以优良工程为目标完成烟囱工程的建设任务。

筒身、标高、壁厚、隔热层及内衬参数一览表。

第2章编制依据2.1 烟囱施工纸图2.2 国家、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2.2.1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2.2.2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

2.2.3 烟囱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8-85。

2.2.4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

2.2.6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2.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GBJ18-98-6。

2.2.8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3 我公司执行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3章施工准备一.控制施工精度方法1、选择NTS—302R全站仪控制钢筋混凝土,烟囱轴线位移5mm以内,直径偏差最大不得超过30mm。

中心桩的设置: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根据烟囱的中心坐标定出的中心点。

待挖土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再次定出中心点。

此时的中心点仍为临时性的。

在浇灌基础底板混凝土时在中心位置设一块铁板,待基础拆模后,利用地面上的控制桩,用“十”字交会法把中心点测到铁板上,并作出记号。

此时的中心点,就成为烟囱的中心控制桩。

中心控制:根据厂区平面方格网和烟囱的中心坐标,作互成90度方向的半永久性控制桩,每个方向上至少要做两个。

控制桩位置的选择,要考虑附近有无其他建(构)筑物的影响,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通视。

烟囱筒壁施工前,控制桩可以校核烟囱的中心点及其坐标。

在烟囱筒壁施工中,控制桩可以作为观测施工平台是否扭转的基准点。

标高的控制:在起滑点处给定一个标高,作为基准标高然后用钢尺或测绳直接丈量至施工平台小井架的横梁上,再通过水平仪把标高移测至千斤顶的支承爬杆上,用钢卷尺丈量后,用粉笔或油漆作标记。

每5m校核一次。

直接测量法:须先校核施工平台的中心与基底中心控制点是否上下重合,才能直接测半径。

爬梯、信号灯平台的测量控制:爬梯的梯段,为了安装方便和模数化,一般均设定成2.5m高度测定一次爬梯的中心线。

测定中心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地面上用经纬仪直接向上找中;另一法是从施工平台往下吊挂线锤,后者虽较简便,但精度较差。

实际施工中可灵活结合使用。

信号灯平台的标高,应以爬梯为准,必须与爬梯的梯段相协调。

首先,带有人孔盖板的平台板中心线必须和爬梯的中心线相重合。

然后按平台的内测宽度沿筒壁外园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给定连结平台三角架的预埋暗榫的位置。

如果发现有正负误差,而差值不大时,可对各三角架之间进行均匀的平差,以保证平台的安装质量。

二.沉降观测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当进行烟囱筒体施工时,根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分别在烟囱筒壁上埋设永久性观测点。

然后主体阶段每施工30米、测设一次,直至竣工。

竣工后交由业主负责继续沉降观测,竣工当年每三个月一次,第二年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第三年一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若沉降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现象(较大的沉降或突起),要分析出原因及时上报并跟踪观测量;沉降观测必须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采取定人员、定仪器、定时间的三定方针。

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

沉降观测点位置与埋设方法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布置。

工程竣工时,沉降观测提供以下成果:建筑物平面图: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下沉量统计表:是根据沉降观测原始记录整理而成的各个观测点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积下沉量的统计值;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

施工期间采用自配设施(中心盘及中心点)进行控制,在每次提升完毕后用25公斤重锤线进行对中校正及纠偏控制。

三.劳动组织、人员培训1、选择技术能力强、劳动态度好、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安全意识强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2、进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2.1、技术培训:熟悉设计图纸,学习有关的规范、规程、标准,特殊部门技术交底及一超级质量要求的保证措施。

2.2、安全培训:学习国家有关高空作业,安全用电、安全机械操作、爱护设施、安全文明施工的规范、标准,做到人人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方案的选择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施工作业面小、高度高的高空作业,混凝土每工作班用量小,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多,垂直运输不方便,提升设备及配套设施不宜过大等特点,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消除较多不安全隐患,该工程采用内井架物料提升机作垂直运输设备,配把杆(支杆)料斗作外吊垂直运输设施,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内配合内吊笼(内料斗)作垂直运输设备,浇灌混凝土的模板工程采用“单面外滑升模”(俗语:内挂外滑)的支撑施工方法,即钢模制作弧型、外滑升模板、木制弧型内模制安的施工技术。

五.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施工主要材料计划2.劳动力安排3.施工机具计划第4章烟囱工程滑升系统装置设计一、烟囱垂直吊装系统详见:(附图一)“滑升模板吊装系统示意图”1、烟囱工程施工所需设施、设备、物料提升等:烟囱筒外部采用卷扬机(两台)、把杆(支杆)、内井架、钢丝绳、料斗等进行垂直运输。

2、烟囱筒内采用一台卷扬机、配合内井架、吊笼(内料斗)等设备进行垂直运输。

3、操作平台面两台驱动把杆卷扬机,配合使用内井架及地上卷扬机共同完成每次垂直运输工作。

二、设备、设施系统垂直运输方式:1、共六台卷扬机,地上四台,其功率为7.5KW:操作平台二台,其功率为5KW。

其各自功能详见(附图二)“烟囱工程配电线路示意图”。

⑴、地上卷扬机四台,二台由钢丝绳经过操作平台内井架顶部十字天梁设置的定滑轮垂直转向烟囱筒内底部吊运内料斗,内吊笼(内料斗)主要垂直运输内衬、隔热层所用材料。

⑵、地上另两台卷扬机配合钢丝绳通过烟囱筒内设施至内井顶部定滑轮,分别转向于两侧把杆(支杆)自由端顶部的定滑轮,配合第一操作平台上设置的两台卷扬机,各执于一根把杆(支杆)和把杆限位绳(把杆自由端末至内井架上部另设置各一条把杆限位绳)把钢丝端料斗放置于操作平台之外,垂直落入混凝土取料场,装运混凝土至操作平台安全网之上,由操作平台施工作业人员用倒开关,断掉电源,自动刹车,稳定料斗,启动操作平台设置对号卷扬机,配合手拉绳,控制把杆(支杆)转向于操作平台浇灌混凝土作业面。

必要时混凝土另加溜槽于浇灌部位,即完成垂直运程。

2、液压油泵设置于操作平台上,一台液压油泵电机,功率为7.5KW。

它主要是满足油压千斤顶的每次向上行程动力,把施工烟囱部位的设备、设施、操作人员、使用工具等全部荷载随施工进度向上滑行,确保施工需要。

3、油压千斤顶连接与操作:⑴、共14个油压千斤顶设置于平台上的每组放射梁上。

详见(附图三)“操作平台组装示意图”,放射梁由两条14槽钢背顶背用螺栓连接,两槽钢间距80mm,油压千斤顶配合其它一些结构设施安装在两槽钢之间,每个千斤顶也在两槽之间配合¢50螺丝杆(调径器)可向内移动,满足每施工段烟囱筒壁直径所需要求。

⑵、油压千斤顶的支撑点(着力点)由烟囱底部开始浇灌混凝土时,分布均匀预埋在钢筋混凝土烟筒壁内14条DN48mm,3.5mm管厚钢管支撑全部重力体系。

所预埋的钢管,随施工进度变化,钢管焊接接长,焊接接头在一个平面内不得超过2个(2根)。

⑶、油压千斤顶及主要功能:油压千斤顶共十四个,即每组放射梁上均设置一个,通过每施工部位的变化需把各设备,各设施及操作人员等全部重力,向上提升,配合液压泵的进、回油程序,使每个千斤顶缓缓提升,提升高度为每个千斤顶的1—2个行程(每个行程为3㎝),每次行程不得超过15行程,若在气温高达30度左右时,应增加1—2次提升行程。

4、设施系统及使用功能⑴、电焊机选用一台BX-350-1型号10KW电焊机。

主要使用于12条DN48支撑钢管的焊接及部分钢筋焊接。

⑵、中心盘及中心点(对中设施)A、中心盘上设置一个中心点,中心盘在烟囱基础工程完成后,进入烟囱筒壁施工前必须安装,并加以保护。

B、它的功能主要是控制烟囱筒壁垂直误差在验收规范0.5‰以内。

C、每次浇灌烟囱筒壁混凝土,提升程序结束后,必须用重锤线进行对中心盘的中心点校对,随烟囱筒壁收坡变化,每提升部位距中心垂线应控制的尺寸,上下校对人员配备对讲机,与烟囱顶部操作平台上校对人员取得联系,完成制作工作,其结果若超出验收规范要求,操作平台施工人员应采取纠偏措施进行整改,达到符合要求为止。

⑶、内井架组装及使用功能。

A、内井架外型尺寸:共四节井架主体,每节长2M,操作平台以上共8M高,四柱主杆件采用75*75*6角钢,斜杆件50*50*5角钢,每节8条斜拉杆焊接组成,节与节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连结,末端(顶部)两对角线交叉焊接有“十”字天梁。

B、内井架功能:它主要起垂直运输任务中的支撑作用,如内吊笼、两条把杆的起吊等均依靠着内井架的支撑能力来完成。

⑷、斜支撑A、斜支撑采用DN89×6钢管,共4条,每条约9.2m长,为安装、拆除、运输方便,每条分两段,采用法兰螺栓连接,斜支撑上部与“十”字天梁外端连接,下部与操作平台放射外端连接。

B、斜支撑的主要功能:斜支撑与井架、放射梁、操作平台组合成一个吊装系统,它在外吊物料过程中,井架产生偏心受力时,位于受力内侧二条斜支撑起到顶撑作用,对应两条斜支撑起受拉作用,它的受力状态均能起到拉、撑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