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对溶液的〝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讨论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和练习,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做到步骤完整、字迹工整有逻辑性。

知道化学计算格式美。

教学重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溶液的组成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
(阅读)课本143页第一,二段。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

(小结) 。

(观察)两杯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大小。

.
(小结) 。

(讨论)决定溶液浓或稀的因素是什么呢?
(小结)
(观察)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讨论)(1)、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2)、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3)、将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4)、原溶液减少溶质,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5)、原溶液蒸发溶剂,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小结):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液的组成
每一份
加水
蒸发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