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薛笑丛①(陕西榆林学院外语系,陕西榆林719000) [摘 要]近年在中文媒体、出版物中频繁出现字母词,群众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字母词。
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有学者认为字母词是一种新形式的外来词,对其持肯定态度;也有学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字母词的大量使用影响了汉语的纯洁。
本文对过去十多年来字母词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普遍认为应在承认字母词存在的前提下,规范字母词的使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字母词;规范化;综述[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7)02-0062-08 §0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信息的传递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以致一些人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在一些报刊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些英文字母缩略词,如“A PEC、W TO、GDP、CEO、M TV、DVD”等,甚至一些具有中国独创用法的“N次”、“P K”也大行其道,字母词的使用呈快速上升趋势。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文字的混乱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不少专家学者担忧:这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和发展,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更将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有的学者甚至将其上升到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主权的高度上。
对字母词的使用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学者们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本文的考察范围是从1994年至2006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字母词研究的成果,成果的来源主要是全国语言类刊物和高校学报。
②关于字母词的研究应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刘涌泉在1994年发表了《谈谈字母词》一文,此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文章,主要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18篇)、《语文建设》(10篇)、《修辞学习》(7篇)、《科技术语研究》(7篇)、《辞书研究》(3篇)等刊物上,还有许多研究论文散见于《中国语文》、《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汉字文化》、《山东外语教学》以及一些大学学报。
进入新世纪以来,字母词的使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研究达到了高峰期,一些学者从理论到实践探讨字母词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提高。
§1字母词名称和定义之争刘涌泉(1994)在《谈谈字母词》一文中曾把字母词定义为“汉语中带外文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或完全用外文字母表达的词,前者如B超、卡拉O K等;后者如CD、U FO等。
它是一种①②[作者简介]薛笑丛,1963年生,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
将综述的起始时间确定为1994年的主要原因是,在此之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此后字母词的使用开始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也相继展开。
新形式的外来语。
”2002年他在《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一文中把“字母词”称为“汉语字母词”。
他说:“现在看来,叫汉语字母词或中文字母词(Chinese lettered words)更好些。
原因很简单:英、法、德、俄等语言中都有由字母构成的词,因而就不会有字母词这个术语;而汉语不同,绝大部分词是由汉字构成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字母构成的纯字母词或带字母的词。
因此,字母词只是中文中特有的术语。
”他将现代汉语的词分成两类:一是汉字词,占绝大部分;另一类是字母词,占很少一部分,其中大部分是外来语,并认为字母词指的就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或希腊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
胡明扬(2002)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所谓汉语字母词应该称为外文字母词语或带外文字母的词语,因为这些字母都是外文字母,不是汉语拼音字母”,“只有像G B(‘国标’)和HS K(‘汉语水平考试’)等类型才能说是‘汉语字母词/语’,读的时候不管按过去暂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读法,还是按英文字母的读法,大家心目中还承认这是汉语拼音字母,而更主要的是意思完全是汉语的意思。
”黄文贵、谢英捷(2002)把字母词定义为:“已经汉语化,具有汉语特征的词,它可以或已经融入到汉语词汇系统中”,同时认为外文词不属于这一范畴。
于根元等(2003)认为外文原型或简缩形式如IT、M TV,可以称为外语词。
汉语拼音的简缩形式如RMB,应称为汉语词。
有外文字母又有汉字的字母词如“卡拉O K、AA制、B超”等也是汉语词,是汉语大系统里的词。
潘雪莲(2006)则指出:“刘涌泉对字母词的理解似乎是:由拉丁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或希腊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单位,即只要在汉语背景中出现外文字母(包括拼音字母)就可以认为是字母词。
这样做便于计算机信息处理,而在语言研究中则显得不够严谨。
”她认为字母符号不属于字母词(如Fe(元素铁)、cm 等)、拼音缩写和未经缩写的外文单词原形,如“internet”,不属于典型的字母词。
综上所述,有的学者把字母词叫做“汉语字母词”,有的叫做“外文字母词”,或认为这些字母词或含有字母的词已进入了汉语,直接承认它们是汉语词,或认为外文缩略语仍是外语词。
此外有的称字母词为非汉字词语(王吉辉1996)、新借形词(罗聿言2000)、汉语“含字母词”(鲁金华2000)、原形借词(俞品、祝吉芳2003)、西文字母开头词语、中外合成词等,这些名称或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作为术语都不够准确,还有人戏称为“混血儿”、“杂种文字”,流于谐谑。
我们认为应统一使用“(汉语中的)字母词”或“含有字母的词语”这种命名方式。
§2字母词的读音问题字母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特殊成员,其读音问题曾在学界引起很大的争议。
王吉辉(1999)认为判断字母词语的性质应根据它们的具体音读状况,只有音读形式合乎汉语语音特点,才能认定它们是汉语词语。
曹学林(2000)认为字母词的字母读音受到了汉语语音的影响,应该用汉语音或近似的汉语语音去读这些字母。
贾宝书(2000)也认为大多数字母词是可以用汉语拼音来注音的。
周一民(2000)、王均(2000)、贾宝书(2000)还各自拟构了一套字母读音模式。
周一民提倡使用“京音”;王均建议“大体依靠英语字母的名称改依中国数理化教员的读音”。
但多数学者认为字母词主要用的是英文字母,就应该用英文字母的读音,而不必用汉语拼音去读(沈孟璎2001;刘涌泉2002;刘建梅2002)。
周健(2001)等则提出汉语和英语两套读音并行不悖,都可视为规范读音。
基于以上情况,李小华(2002)对字母词的读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众倾向于用英文字母读音读字母词,即使一些意义来源于汉语的字母词,如“HS K”等,尽管人们知道这是指“汉语水平考试”,仍然采用英语字母读音。
她对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媒体进行了随机监听调查,“所监听到的字母词均是采用英文字母读音,只是发音比大众更规范,是标准的英文字母读音。
”她还对贾宝书所建议的汉语注音和周一民主张的京音进行了比较讨论,认为“欲以汉语语音建构一套规范的英文字母读音难度颇大,主要是缺乏客观的注音标准,难以达到准确与统一。
”基于语言的事实和原则,她建议确立标准英文字母音为字母词的规范读音。
§3字母词的分类与相关研究刘涌泉(1994,2002)从字母种类、字母纯与不纯、字母大小写形式、字母数量、字母位置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类,并对字母词的构成方式和编排方式进行了探讨。
有的从来源的角度分类:第一种字母词大部分是英文缩略词,属于直用原文的形式(杨挺1999),如“ADSL、A PEC、CD、DVD、DNA、EMS、GDP、GN P、GSM、CDMA、ICU、W TO、ISO、IT、KTV、SCI、EI、ISSN、ISBN”等,有的是英文缩写与汉字并用,如PC机,SIM卡,A TM机,B 超,IP地址,IP电话,SA RS病毒,T型台,T恤衫等,这些已经成了汉语的一部分。
第二种数量较少,是汉语拼音的缩写,如G B是Guobiao(国标)的缩写,ZL是Zhuanli(专利)的缩写, RMB是Renminbi(人民币)的缩写,HS K是Hanyu Shuiping Kao shi(汉语水平考试)的缩写, PSC是Putonghua Shuiping Ceshi(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缩写等,多数学者承认这些也属于字母词。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周玉琨(2002)认为“从产生机制上看,从读音和表达的意义上看,从语用上看,它与字母词是不同的。
我们暂且把它叫词语代号(或代码),它有可能发展为字母词”。
李敏(2006)认为“N”是汉语字母词的第三种类型,即含有“汉语创造性”的字母词,它的意义包含着汉语的创造,没有汉语拼音的理据,在外文的日常语言中也没有直接来源,这样的词比前面说的两种更有资格看成是汉语里面的词。
类似的词还有“P K、AA制、A股、B股、H股”等。
原新梅(2002)提到“A字裙、V字领、U形管”等,刘涌泉(2001)认为“T型人才”、“X型人才”等都属于此类。
此外,C HINAN ET(中国网),CC TV(中国中央电视台)等虽然用了英文字母,但表示的是中国事物。
皇甫素飞(2004)则对字母词的分布种类进行了统计,将字母词分成专门名称类、科技术语类、经济术语类等8大类24小类。
曹学林(2000)、刘建梅(2002)、周晓林(2003)、周健等(2001)主要从字母词的语法结构、构成成分、字母词的语言学分类和语言规范等方面对字母词进行考察。
而郑泽之、张普(2005)则对字母词进行了相关的形式化分析,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提取大规模真实文本中的字母词进行量化统计。
北京语言大学DCC博士研究室在“动态流通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字母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实验考察,他们把考察的原则定位为客观、写实、描述,就考察结果、考察问题以及一些相关的分析写成3篇专门文章。
郑泽之、张普(2005)介绍了字母词的界定、形式化分类、字母词的提取难点等问题,着重探讨了字母词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字母词边界认定、字母词种类、字母词中的等义词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关润芝、杨建国(2005)进一步细化了对字母词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考察。
杨建国、郑泽之(2005)则进一步详细考察了字母词和对应汉字词或汉字词和对应字母词在专有名词中同现的情形,如“国内生产总值”和“GDP”、“CEO”和“首席执行官”等。
§4字母词的使用情况字母词的使用始于何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据考证早在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中就有“X光线”的用法。
早在20世纪上半叶,“维生素C、DNA、DD T、阿Q”等早已为人熟知,且已在汉语中立足。
台湾《1984年常用语词报告书》开始收录字母词,主要分为三类:一类英文在前,如“AB车、A片、A来的、CD书”等;另一类英文在后,如“特效CD、名片型PC”等;还有一类是纯粹使用字母缩写构词,如“DJ、LD、OPE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