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行为及其体系

法律行为及其体系

呈现出来的瑕疵 # 虚假表示,外部表示而内心不希望实现 # 伪装表示,以通谋行为掩盖真实意思 # 隐藏表示,表示虚假而真意另有图谋 # 错误表示,因认识缺陷而作表示 # 误传,因传达人无意识错误传送
四、意思表示的状态与效力
2)意思表示的不自由
即因他人的不当干涉致使表意人的意 思表示存在有瑕疵
一、法律行为制度的产生发展
1、法律行为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意义
(1)法律行为制度源于罗马法
要式交易
(2)法国民法典奠定法律行为
制度基础
(3)德国最早提出系统法律行为理论
(4)德国民法典首次确立法律行为制度
一、法律行为制度的产生发展
2)法律行为制度设置的意义
(1)有利于区分不同
类型的民事活动
上后果的意思要素 (3)表示行为,即行为人将内心意思
表达于外部并为外部所理解的行为要素
三、法律行为的形式与要素
3、意思表示的分类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与无相对的意
思表示 2)对话的意思表示与非对话的意思表
示 3)对立的意思表示与非独立的意思
表示 4)健全的意思表示与不健全的意思
表示
四、意思表示的状态与效力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4)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1)特征
# 成立时效力不确定
# 效力取决与第三人的意思
# 可能生效,也可能无效
(2)辨析
效力待定与无效、可撤销行为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3)类别 # 欠缺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 # 欠缺处分权的行为 # 欠缺代理权的行为 # 欠缺债权人同意的法律行为 (4)效力待定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 # 追认有效 # 否认无效
1、意思表示的状态 意思表示的状态即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
否自由,它决定意思表示的效力。 2、意思表示真实,即内心意思与外部表达一
致,它包括 1)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与外部表示为一致的
状态 2)行为人是在意志自由的前提下进行意思
表示的状态
四、意思表示的状态与效力
2、意思表示的瑕疵 1)不真实,即内心意思与外部表达不一直
1、法律行为的形式
1)口头表示
简便、自由,适用于小额交易,但
不易取证。
2)书面表示
有文字凭据,适用于大额交易,重
大法律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般书证、特别书证
三、法律行为的形式与要素
3)推定方式 以特定行为根据一般社会经验推知其
意思表示。 4)默示方式 既无行为也无语言表示,根据法律特
别规定判定其沉默状态具有的意思表示。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3)撤销权人及其撤销权的行使
# 撤销权人须是重大误解、显失公
平的受害人
# 撤销权人自愿决定行使撤销权
# 如撤销则须通过法院、仲裁机关
# 如不主张也不放弃则视为放弃
#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1年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4)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后果 # 自始无效 # 恢复原状 # 赔偿损失 # 追缴违法所得 # 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5讲
法律行为
主讲人:邓河
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与法律关系发生
联系的重要方式
2、应掌握的重点问题:
1)法律行为制度的形成发展及意义
2)了解法律行为的特征及分类
3)了解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与核心要素
4)了解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5)了解法律行为效力的不同类型
重点讨论法律行为的体系
三、法律行为的形式与要素
2、意思表示及其构成 1) 概念 是行为人为使特定目的 意思发生特定效果意思 而以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 的行为,它是法律行为的 核心要素
三、法律行为的形式与要素
2)构成(三要素) (1)目的意思,即指明法律行为具体
内容的意思要素 (2)效果意思,即行为人欲引发法律
(2)反映了立法技术
的进步
(3)丰富了民法的
调整方式
二、法律行为及其分类
1、法律行为的概念
民事主体意欲设立、变更、终止法律 关系的表示行为
2、法律行为的特征
1)是人为的法律事实
2)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表意行为
3)是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
行为
二、法律行为及其分类
3、分类
1)身份行为与财产行为
为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
为 # 内容缺乏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行为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 # 返还财产并孳息 (恢复原状) # 赔偿损失 # 追缴违法所得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3)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1)概念,已发生效力但缺乏要件可作 撤销的法律行为 (2)分类 # 因重大误解导致的法律行为 # 结果显失公平的法律行为 # 因受欺诈导致的法律行为 # 因 受胁迫而为的法律行为 # 被乘人之危而为的法律行为
2)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
(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
3)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
4)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
5)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二、法律行为及其分类
6)单方行为、双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7)主行为与从行为 8)独立行为与辅助行为 9)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10)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
三、法律行为的形式与要素
2)生效要件 (1)一般要件 # 行为人具备相应行为能力 #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 # 内容是确定的和可能的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2)特殊要件 即基于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行政法的规
定,对法律行为的效力除一般要件外还 须具备的特别生效条件。 如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如亲自实施 法律行为。
(1)被欺诈表示
(2)因胁迫导致
的表示
(3)被乘人之危的表示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1、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1)有当事人
2)有完整意思表示
3)有意欲达到的
法律后果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2、法律行为的生效及其要件 1)生效 已成立的法律行为具备了 生效要件就发生特定法律效力
五、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3、法律行为的效力类型 1)生效的法律行为 即为民事法律行为 2)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1)欠缺有效要件、不能发生法律
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自始无效、确定无效、绝对无效
五、法律行为的效力
(2)具体类别; # 不具备相应行为能力的行为 # 意思表示不自由而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