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傻瓜来看印度的文化特征
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分析
∙高权力距离
印度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社会。
师长对于后辈有着绝对的权威和十足的话语权,后辈们也倾向于顺从长辈。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镜头看出来:
三人在水塔下喝酒的场景(电影片段)
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父亲的命令,法汗不得不就读自己并不喜欢的工程学,并且藏匿了自己写给大摄影家的信件整整五年时间。
第二个场景,是女主角向父亲坦白哥哥的死亡真相(电影片段)
由于无法达成父亲的期望,哥哥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
∙男性主义
印度社会的男性主义,在整部电影中,特别是在对三位主角大学生涯的回忆部分中,有着充足的体现。
第一个场景是开学典礼上院长对新生的训话。
(电影片段)
印度的男性主义还体现在以下几个场景:
在考试放榜之后,成绩好的考生(男主)就可以坐在前排校长的旁边,成绩差的考生则只能站在后排角落;(图片展示)
大家在考试之前向各种各样的神灵祈祷;
在考试之前往其他寝室投放XX杂志;
因为考了第二名而沮丧的“消音器”;
“消音器”和兰彻定下赌约;
我们可以看出印度是一个相当强调竞争和能力的社会,这一点深深地根植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并为学生所接受。
∙集体主义
这在新生入学之后的“传统仪式”上有所体现。
年长的学生会以某种方式来对待低年级的学生以便建立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地位。
这一点在日本的文化中也有类似的体现。
不过这一点在电影中体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
强不确定性规避
兰彻和校长在办公室争执的场景(电影片段)
印度的教育推崇传统和既定的规则,不鼓励创新,通过严格的教学体系来确保毕业学生的素质。
这反映了印度人对不确定性的主动规避。
这和实际的情况有所冲突,可能反映了近二十年来印度社会的文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