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编辑学概述
基本信息 统一认证
用户中心
消息管理
好友管理 积分管理
邮箱管理
四.内容规划思路与实施建议
1. 完善两个基础平台,实现“流水线”生产
确立信息生产标准与规范
视频制作标准 图片制作标准 文字信息制作标准 专题制作与维护标准 栏目制作与维护标准 互动内容审核标准 新产品研发流程
四.内容规划思路与实施建议
1. 完善两个基础平台,实现“流水线”生产
网络新闻编辑学概述
网络新闻编辑学是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正在建立和完善的新兴的学科。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不断出现的许多新情 况、新问题,都是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的新起点。
宁良红 2011/09
目录
1.
网络媒体在国外的发展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它的雏形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阿帕网。 1983年,TCP/IP协议被指定为网络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的网络采 纳,互联网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网络。网络媒体在国外的嬗变 如下: 1969 美国国防部的内部阿帕网开始接入互联网 1987 《圣何塞信使报》 90年代中期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 《华尔街邮报》 《洛杉矶时报》 《时代周刊》 1998 “第四媒体”
2 、“把关”过程的实质 把关”
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 活动。 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3. 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特点
关于“把关人” 关于“把关人”
一.网络媒体在国内外的发展
2.网络媒体在国内的发展 网络媒体在国内的发展
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到了1997年网民为62万,2004年用户达 到8700万,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我国 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中国网络媒体走到今天,大约经过了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1999),技术媒介阶段。 第二阶段(2000——2001),信息仓库阶段。 第三阶段(2002——?),准媒体阶段。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2. 网络传播的受众特点
个体性
自主性
网络传播 的受众特 点
虚拟性
社会性
参与性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3. 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特点
蕴含原创性
把关人
兼具被动性和 主动性
网络新闻 编辑的角 色特点
跨专业、 跨专业、跨媒 体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3. 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特点
一.网络媒体在国内外的发展
1.基本概念的界定 基本概念的界定
网络新闻:传送者和接受者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功能, 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所作的信息和意见的双向交互性 传播。 网络新闻编辑:一是基于网络媒体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对网络 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组织的编辑工作;二是指网络媒体从 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两层含义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内容报道团队: 内容报道团队:
1、调用上网栏目视 频,维护栏目并深 度加工。 2、根据定位与报道 需求选择视频素材, 聚合编辑。
四.内容规划思路与实施建议
1. 完善两个基础平台,实现“流水线”生产
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互动平台
互动规划团队: 互动规划团队:
1、对公共互动平台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实现 互动平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2、一级审核快速通过,确保信息无害。 3、统一规划用户中心,实行个性积分消费,增 强用户粘性。优化用户体验。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2. 常见形态运用状况
栏目主页(官网) 栏目主页(官网)
基本信息构成 1、栏目简介 2、主持人介绍 3、播出时间 4、节目介绍 5、节目视频
部分栏目播出前预告 1、经济生活 2、科教文化 3、热点事件深度报道
99%的上 的上 网栏目拥有 主页或官网 (空间 空间) 空间
二.央视资源网络运用形态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3. 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特点
关于“把关人” 关于“把关人”
1 、关于“把关人”理论 关于“把关人”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 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 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 传播的管道。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4. 网络新闻编辑的四个层面
网络新闻 的选择
• 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新闻信息的价值,同时做好 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新闻信息的价值, 把关。 把关。 • 要考虑到你所在的网站的受众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要考虑到你所在的网站的受众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网络新闻 的加工
• 一方面是对所选择的内容进行修改。 一方面是对所选择的内容进行修改。 • 另一方面就是对新闻信息的外在形式进行改造,如 另一方面就是对新闻信息的外在形式进行改造, 搭配图片、视频等来丰富新闻内容, 搭配图片、视频等来丰富新闻内容,从而让受众能 够更好地获取信息。 够更好地获取信息。
3、网络时代依然需要把关人 、
把关人的失职, 有可能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把关人的失职, 有可能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例:最典型的例子是几年前的“木子美事件”。为了通过推销木子美来提高访问量, 某商业门户网站在其首页推出《遗情书》的长篇连载,其中还附带照片和对作者的 采访,这种推波助澜的做法使得“木子美事件”影响迅速扩大,也使其网站访问量一 下子暴涨1000多万。在受到《北京晚报》猛烈抨击后,这家网站才大大收敛,但不良 社会影响已经造成,对该网站的形象和信誉也造成了伤害,得不偿失。 “把关人”意识的巨大差别,也使结果截然不同。 把关人”意识的巨大差别,也使结果截然不同。 这一点在“周老虎”和 “平江虎”新闻的处理上,体现得最为充分。2008年3月, 湖南省平江县电视台记者吴华自称拍下野生华南虎的20秒左右视频,后经湖南省林业 厅专家组深入实地调查后被证实造假。对于此次事件,网络媒体吸取了此前处理“周 老虎事件”新闻的教训,在弄清事实真相之前,普遍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没有贸然轻信, 而称之为“疑似华南虎”,加上真相及时被查明,使网络媒体避免了再次“吃苍蝇”的 尴尬。
角色特 点 被动性和主 动性 原创性
新闻网站目前在采访方面的空间有限。 1. 新闻网站目前在采访方面的空间有限。 新闻内容的原创性、新闻组合结构的原创性。 2. 新闻内容的原创性、新闻组合结构的原创性。 整理好稿件、梳理好文章之间的关系, 1. 整理好稿件、梳理好文章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 进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组织。 进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组织。 设计出好的互动形式,管理好社区, 2. 设计出好的互动形式,管理好社区,充分挖掘受 众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源
把关人
网络新闻编辑就是网络媒体中最主要的“把关人” 1. 网络新闻编辑就是网络媒体中最主要的“把关人”
跨专业、 跨专业、跨 媒体
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力、网络新闻发布系统的运用能力、 1. 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力、网络新闻发布系统的运用能力、 基本的网页制作技术等。 基本的网页制作技术等。 胜任不同类型的信息处理工作。包括文字、图片、图表、 2. 胜任不同类型的信息处理工作。包括文字、图片、图表、 声音、视频、动画等。 声音、视频、动画等。
1. 完善两个基础平台,实现“流水线”生产
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视频数据库
输入
调用 视频数据库: 视频数据库:
1、包含央视各档上网栏 目、特别节目、赛事、 晚会等各类视频。 2、视频按节目属性归类 组合、检索。
视频制作团队: 视频制作团队:
1、7×24小时运作。 2、按标准生产央视节 目视频。 3、选择入库并发布上 网。
的
视频制作团 队输入视频 总编室: 总编室:
1.建设视频、图文 等系列内容的制作 标准与规范体系。 .建设 、 体 的标 准与规范体系。 . 、 的 与规 。 . 内容与 的 、 。
视频
调 用 视 频
内容 团队
内容输
实施建议
3. 考核制度与办法同步跟进
考核制度同步跟进 • 随着基础规划与平台的建设、业务结构关系的梳理调整、各项标准 化制度与规范的落实执行,与之相应的考核制度与办法也需要同步 跟进。 多方位多角度综合考评 • 建议结合上述目标、定位与规划,根据内容多寡、资源长短决定各 团队的人、财、物力配置与考核指标,达到有效考察各业务部门工 作绩效,客观反映本网资源利用率与生产力水平的目的,为公司决 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4. 网络新闻编辑的四个层面
网络新闻的 整合
• 内容整合:基本层面,挖掘各种新闻或信息之间的 内在联系。中间层面,策划新闻专题与组织报道。 宏观层面,构造整个新闻网站或频道的内容框架。 • 形式上的整合:主要体现在网络新闻的形式组织和 页面设计。
网络新闻的 延展
• 通过评论、互动、博客等多种手段的结合来解读、 延伸与发展新闻报道。 • 通过网络论坛管理、网络受众调查和网络新闻传播 效果评估来辅助网络新闻报道。
三.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1. 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
互动形式 评论 跟帖 论坛 在线调查
博客
互动
在线交流
小结: 小结:当然一个新事物就犹如一把双刃剑,有他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网络传播
的全时性,虽然能较好地满足受众对时效性的要求,但也容易造成新闻的碎片化,也容 易带来信息的简单化快速处理和信息的快餐式消费。存储的全时性,则可能带来信息数 量的膨胀,受众在产生迷失感。 日益复杂的信息迷宫中容易。虽然网络具有海量性,但是对网络新闻必须要进行筛 选,以免网民被信息淹没。